作者|王煜全 來源|全球風口(ID:haiyinwangyuquan)
你好,我是王煜全。這裏是王煜全要聞評論!
今天,我們來説説滴滴出行,也就是大家熟知的滴滴打車。
5月29日,滴滴打車單獨拆分出來的自動駕駛公司完成了五億美元融資,是由孫正義的遠景基金領投的。
滴滴打車為什麼要把研究自動駕駛的部門單獨拆分出來融資呢?正巧滴滴打車的總裁柳青今年4月份接受了彭博電視台的採訪,談到了這個問題。
採訪柳青的是凱雷投資集團的董事總經理大衞·魯賓斯坦,他在問到滴滴為何拆分自動駕駛時説,這是你們的“非核心業務“。柳青也默認了這種説法,對於拆分的解釋是,自動駕駛還需要大量的資金和人力投入,拆分可以吸引頂尖的人才加盟。
現在人工智能人才確實很貴,尤其是自動駕駛相關的。但其實研發人才一直就很貴啊,難道説企業都要把自己的研發部門獨立出去才養得起嗎?
而更大的疑問是:自動駕駛真的是滴滴的非核心業務嗎?
我們在2016年帶中國企業家拜訪美國Uber總部的時候,他們説自己的核心競爭力是車輛調度能力。但我當時就反駁説,如果那樣的話,Lyft就不會從Uber的眼皮子底下冒出來了。可見車輛調度能力不能構築足夠的競爭壁壘。
當然,今天Uber的體量比10個Lyft都大,原因在於Uber的先發優勢造成車輛的數量優勢。我在美國很多個地方同時用Uber和Lyft,大多數情況下Uber車會先到,而且很多偏僻的地方Uber有車Lyft沒有車。可見Uber其實是個互聯網公司,要靠用户數量來建立競爭優勢。
但是問題來了。今天Uber是輕運營模式,不擁有車輛,只負責調度。但自動駕駛大規模普及之後,車輛容易做共享,又沒有駕乘樂趣,願意擁有一輛自動駕駛汽車,又願意拿出來提供租車服務的人估計就少了。
Uber自己擁有車隊倒是可行,但會變成重運營模式,這可不是Uber的優勢,反倒是租車公司們的傳統優勢,像美國剛破產的Hertz和中國的神州租車。想想也容易理解:反正都不需要司機開,打車和租車就沒有區別了。
但區別是,人家租車公司一直是重資本模式,懂得如何把每輛車資本化運營,而輕資產的Uber可不懂。別忘了,Hertz自己擁有70萬輛車,懂不懂資本化運營是成敗的關鍵。在中國也一樣,滴滴到時候會遇到神州租車的強力挑戰的。
這説明一個問題,如果我們確知自動駕駛一定是未來的話,Uber和滴滴們如果不全力介入自動駕駛,等自動駕駛成熟了,自己的好日子也就到頭了,因為租車公司會買來自動駕駛的車輛,加上調度系統,直接給客户提供打車服務。
但Uber和滴滴們還有一線生機,畢竟和車廠比起來,他們更懂調度和運營。所以Uber和滴滴必須全力介入自動駕駛,把自動駕駛的核心技術掌握在自己手裏,這樣當自動駕駛市場成熟的時候,Uber和滴滴們可以和車廠直接對接,用自己的自動駕駛能力平衡車廠的資本處置能力,就可以繼續經營自己的業務,避免被替代。
所以,毫無疑問,自動駕駛就是滴滴們的未來技術,屬於核心中的核心!
我們再來看看Uber是怎麼做的呢?Uber確實在自動駕駛上下了重注,我們在18年去參觀贏得了DARPA自動駕駛挑戰賽冠軍的卡耐基梅隆大學機器人實驗室的時候,他們告訴我們,當年的整個冠軍隊伍幾乎被連鍋端到了Uber。當時Uber就已經有6000輛自動駕駛汽車,每天為匹茲堡提供試商用服務了。
不過Uber也在分拆自己的自動駕駛部門,而且在去年19年4月份剛剛給這個部門單獨融了10億美金,而且就是在Uber整個剛剛公司完成了10億美金融資的一個月之後。猜猜誰是投資人?你猜對了,這兩次又都是孫正義的遠景基金。
不過Uber倒是很坦率:為什麼單獨融資?因為養不起。Uber自動駕駛部門不能給企業帶來任何眼前收入,但每月花費高達2000萬美元,也就是一年2.4個億,融10個億也才夠燒4年而已。
對孫正義來説,支持分拆並做出投資是正確的選擇,畢竟有Uber和滴滴的支持,自動駕駛團隊成功的幾率會大得多。假設未來自動駕駛真的成功了,其價值有可能超越Uber和滴滴本尊,現在以更低的估值投自動駕駛,孫正義肯定不虧。
但Uber和滴滴們就不一樣了,你們是把自己下金蛋的鵝,在開始下蛋前就作價賣掉了。雖然有人會説,畢竟還是母公司控股嘛。可是資本就是資本,一旦企業發展碰到挫折,資本就會強勢介入。
孫正義最著名的,就是用資本催熟企業。而企業一旦達不到發展預期,衝突就不可避免。這些,你看看孫正義的遠景基金和WeWork的矛盾就清楚了。
而自動駕駛雖然是未來,但很可能要走五年以上,甚至十年的路。如果四五年時間拿不出收入利潤表現,錢又燒得差不多了,企業和資本方的矛盾就會爆發。
所以,對於有遠見的企業家,寧肯用企業利潤去支撐燒錢,也要把未來的核心業務養在自己公司裏。
像亞馬遜、像阿里巴巴,之前雲計算多年不盈利,也沒見他們做什麼拆分融資。谷歌拆分了很多不相關的業務,但從來沒想過把移動操作系統安卓拆分出去,更沒想拆分谷歌雲平台。
而Uber這麼做,很大原因是因為鋒芒畢露的創始人已經被趕走,新的繼任者更是職業經理人,希望公司的財務表現不要太難看,而不是在一個業務站穩腳跟之後繼續奮鬥,希望登上下一個業務的高峯。而創始人正是年富力強的滴滴,卻處處都在學着Uber的做法。
只能説:中國的企業家們仍然缺乏領跑的能力,只好亦步亦趨地學習海外的對標企業。
領跑能力,一方面要有承擔巨大風險壓力的勇氣,另一方面要有洞悉產業未來發展的的眼光,真需要向堅持了十年的王堅博士和始終力挺王堅的馬雲致敬!
勇氣是企業家精神,是不可培養的。而眼光則是可以培養的。我們的【科技特訓營】就希望培養中國企業家掌握這樣的眼光,決勝科技未來
編者按: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全球風口(ID:haiyinwangyuquan),作者:王煜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