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斷供華為第三十天,比亞迪突然宣佈,和中芯小米三十家企業反壟斷

由 伯國平 發佈於 科技

相較於一般的科技產品,中國科技巨頭對於芯片,無疑有些後知後覺。1971年,美國聖塔克拉拉谷因半導體企業雲集,享譽“硅谷”。15年後,國內的四位有識之士,提出中國應該自研芯片。1987年,張忠謀意識到自研自產不合理,成立台積電。13年後,張汝京受父親感召,覺得大陸應該要有自己的芯片代工廠。2003年,中興認為芯片週期太長,追逐小靈通的風口。13年後,聯想力挺高通,楊元慶稱“科學無國界”。


有的時候,筆者就在想:倘若“漢芯一號”的謊言沒有被揭穿,也許業界還不會知道“彎道超車”這麼難;倘若任正非沒有堅持己見,也許中興事件還會在華為身上重演;倘若大陸聽從了張忠謀的勸誡,芯片代工會不會永遠都是大陸芯片的死穴?這是一些很有意思的問題,分別關於芯片的難度,芯片的重要性,以及能否相信台積電。前兩個問題,大家都心裏有數,“相信台積電”這件事還有很大的探討空間。


之所以説值得探討,是因為大陸呼籲建芯片代工廠的時候,八十有餘的張忠謀語重心長,説什麼“芯片代工太難了,大陸廠商應該繼續相信台積電”。這很有意思,台積電短期內根本無法繞過美國的技術,而且還在這個緊要關頭,為了利益答應“赴美建廠”,如何能相信?更有意思的是,國內還有相當一部分人覺得張忠謀是好言相勸。忘了台積電對張汝京的百般阻撓?忘了台積電是怎麼打壓的中芯,忘了張汝京是怎麼離開的?


前有中興,後有大疆,現有正經歷着新一輪斷供的華為,竟然還有這麼多人活在夢裏。好在國內還是有一些有識之士,比如比亞迪。大多數人對於比亞迪的認識,還停留在新能源汽車。但事實上,這家在富士康搖擺不定的那段日子,已經在3C產品代工領域站穩腳跟,和華為有着極深的交集。除了電子產品代工之外,比亞迪還進軍了國內正稀缺的芯片代工領域。比如前段日子特別紅的14nm芯片麒麟710A,據説就是比亞迪和海思合作的作品。


6月15日,36氪曝出“比亞迪將會採購華為710A,作為自己即將推出的中大型轎車的車載芯片”,很多人才意識到這家企業的不簡單。同一天,比亞迪突然宣佈,旗下的比亞迪半導體計劃增資控股。投前估值高達75億,融資目標8億,準備向股市進軍。這是一個好兆頭,過去大家的精力普遍放在了研發環節,生產環節也就只有一家中芯國際拿得出手。但搖擺不定的台積電又是中興國際的大股東,比亞迪的入場,給“中國芯”上了一層雙保險。


更讓筆者感到驚喜的是,有三十家企業選了投資比亞迪,其中甚至包括了中芯國際和小米。中芯投資比亞迪,意味着認可和技術支持,使之不至於獨自摸索,大大縮短了比亞迪半導體的成長時間。而小米是全球第四大手機廠商,多年來慣用高通芯片,除了可以帶來巨大的代工訂單之外,還代表着國產手機廠商“打造反壟斷聯盟”的態度和支持。回顧美商務部宣佈新規,也不過是過去了三十天時間,反應比過去快得太多太多了。大概台積電也沒有想到,宣揚代工難度,入股中芯,仍然沒有改變大陸科技巨頭“沒有就自研”的決心。(李雙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