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手撕人類,只是時間問題?細思恐極
在過去幾年,人工智能已經從實驗室逐漸走向世界。
2017年,谷歌的人工智能程序阿爾法狗3比0大勝中國棋手柯潔九段,這是第一個戰勝圍棋世界冠軍的人工智能。
同年,深圳無人駕駛公交車上路了。
這款公交車的駕駛位是空的,方向盤自己能操作,在開放的道路上進行無人駕駛,周圍都是真實的路況和往來的車輛。
再到最近新冠肺炎期間,武漢有些醫院出現了一批特殊的工作人員,它們就是送餐機器人。
這些機器人不僅降低了醫護人員被感染的風險,同時也提高了配送效率,節約了一次性防護用品。
可以説人工智能正在不斷改變我們的世界,它已經慢慢融入我們的生活中。
比如機器人可以代替工人,不僅能在危險場所完成工作 ,還可以在流水線上高效完成重複工作。
再比如這幾年非常火的無人駕駛技術。它可以通過傳感器、 計算機視覺等技術解放人的雙手和感知。
以目前人工智能的發展,未來可能還會取代大量人類的工作。
那麼你的工作是不是會被機器取代呢?
科技發展
我們知道科技的出現是一種必然的結果,並且科技的發展是有先後順序的。
比如蒸汽機的發明一定是在計算機之前,而人工智能則一定是在計算機出現之後。
根據科學家們推測,2045年將會是人類社會的下一個奇點。
奇點是會造成人類的生活方式產生巨大轉變的一個點。
人類在過去曾經有很多次奇點的經歷,主要有下面幾個:
第一次是認知革命。
認知革命,讓人類擁有了講述虛擬故事的能力,也因為這個能力讓人類登上了食物鏈的最頂端。
第二次就是農業革命。
農業革命讓人類告別了居住遷徙的生活,取而代之的是集體定居的生活。
第三次是工業革命。
工業革命讓人類逐漸告別了過去勞動力密集的時代,轉變為機械自動化的時代。
2045年左右會進入下一個奇點,而這可能就是人工智慧革命。
任何的鉅變之前都會有前兆,在奇點來臨之前,人類可能就已經面臨了很多變化。
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從誕生的那天起,發展日益成熟,應用領域也在不斷擴大。
在服務領域,人工智能不僅能充當客服,也能擔當獵頭,或者成為攔截騷擾信息的個人保鏢。
比如我們現在在各行各業出現的智能客服。它們可以承擔夜間諮詢工作,解決高頻問題,提升溝通效率。
在招聘領域,人工智能通過使用信息抽取、知識圖譜等技術來處理大量的簡歷。根據僱主需求進行篩選、併合理安排候選人順序。
在醫學領域,人工智能正在協助醫生閲片診斷,構建疾病知識圖譜,促進新藥研發。
它可以通過學習放射科醫生標註好的影像資料數據,就能快速判斷病變的位置 以及類型。
舉個栗子:
如果按照目前全球100萬新冠肺炎確診人數來計算,假設每一位病人的CT影像有100張左右,醫生對每一個病例的CT影像肉眼分析,耗時大約為5到15分鐘左右。
如果全部由人工來進行判斷,這無疑是巨大的工作量。而且由於過高的工作量所帶來的的疲勞,會造成醫生一定比例的誤診。這時候就可以由人工智能機器來處理,可大大提高準確率。
這裏要提下:
阿里達摩院最新AI算法診斷技術,可在20秒內對新冠疑似案例CT影像做出判讀,分析結果準確率達到96%。
人工智能還正在幫助人類提升風力發電效率,規劃城市電網,甚至優化城市交通,管理港口運輸,預測地震和海嘯。
人工智能能力
可以預測在未來30年,目前人類絕大部分的工作都可能被機器所替代。
因為人工智能有兩樣我們沒有的能力,那就是可連接能力和可更新能力。
假設今天我們通過了一項新政策,明天讓所有的汽車都靠左邊行駛。我們很難將消息立刻通知到所有人。
但如果路上全部都是人工智能汽車的話,只要連上網絡,人工智能就會立刻自動更新,所有人工智能汽車都會在同一時間遵守同一個交通指令。
在未來,那些規律化,機械化的工作會優先被人工智能取代,比如説收銀員、司機、醫生、甚至律師等等。
現在高速上的人工收費站在陸續取消,取而代之的是ETC。
物流公司的倉庫裏,忙碌的是一個個分練機器人,他們效率高,幾乎不出錯,而且可以全天工作。
在未來,我們身體裏可能會裝上傳感器,醫療機器人會很快對我們的身體做一個全面檢查。能夠在第一時間對症下藥,甚至在我們生病之前就發出警告。
總結
機器人也許會替代一些工作,但是它也能同時創造另一些工作。
馬伕消失了,汽車出現了,而且出現了跟汽車相關的龐大產業鏈。諾基亞消失了,智能手機出現了,通訊行業出現大量新的機會,光手機貼膜就是一個很大的行業。
相比傳統行業,移動互聯網更是帶來了無數的就業崗位。
智能技術的確在逐步取代人力,但是仍是在人類控制下作為輔助工具。
相反的 那些最可以體現人類藝術能力的技能。
比方説審美能力、情感表達、創造力等技能,這些是人工智能目前還沒有辦法取代的。
不管人工智能以後會不會把我們人類所取代。有一種人,是無論怎麼樣都不會被取代的,那就是可以快速適應改變而且調整自己的人,未來的工作需要的是人的綜合應變能力。
那麼對於這麼一個話題,大家有什麼看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