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高德要幹掉司機?

出品 | 虎嗅大商業組

作者 | 李玲


出行巨頭先後試點自動駕駛網約車。6月27日,滴滴自動駕駛服務在上海上線。在央視“名嘴”朱廣權兩個小時的直播中,滴滴自動駕駛網約車看起來似乎與普通網約車並無不同,夜晚甚至是雨天的環境下,最終都安全達到目的地。

 

無獨有偶,6月23日,高德打車在廣州上線自動駕駛網約車,提供服務的是國內L4級自動駕駛出行公司文遠知行。

 

滴滴告訴虎嗅,選擇此時上線是因為技術、運營、商務合作、團隊組織等各方面都已具備向公眾開放體驗服務的條件。“現在業務已經發展到了向公眾開展載人示範應用的節點。”

 

但出乎意料的是,滴滴選擇的試點城市是上海。去年滴滴因頻頻收到上海交管局罰單而上熱搜,此時選擇上海,滴滴對虎嗅稱是因為在自動駕駛領域,上海本身具備人才、政策優勢。上海是全國第一個頒發自動駕駛示範應用牌照的城市,目前集聚了全國1/3的人工智能人才,超過1000家人工智能核心企業,人工智能相關產業規模超700億元,位居全國第一梯隊。

 

高德打車選擇廣州試點自動駕駛更多傾向於政策,“廣州是國家級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示範區,發放自動駕駛路測牌照數量居全國前列,開放道路測試路段長度居全國前列。”

 

自動駕駛對網約車平台的吸引力在於,規模化應用能極大地降低人力成本,改變成本結構,也能避免甚至杜絕人性之惡對乘客的潛在安全隱患。但現如今,自動駕駛成本高昂,每輛車成本在100萬左右,技術上也存在尚未解決的難題。

 

對網約車平台來説,成本之困與用户的安全質疑之外,最重要的是需要給司機羣體一個定心丸——你們不會被自動駕駛技術替代。


自動駕駛,巨頭相爭


不論是外觀還是內部設定,滴滴與高德的自動駕駛網約車都很相似——車頂上突出的雷達和攝像頭,駕駛位全程配備的安全員,副駕駛位坐着的數據記錄員等。

 

對於接納或嘗試自動駕駛網約車,人們首先想到的是其安全性。自動駕駛汽車主要通過頂部安裝的雷達和攝像頭獲得路況數據,能準確感知障礙物並根據情況採取行動。滴滴自動駕駛汽車進行了矇住擋風玻璃的極限實驗,結果顯示,遮住擋風玻璃對自動駕駛汽車正常行駛沒有影響。

 

硬件設施上,光線對自動駕駛系統毫無影響。人的因素下,行駛的全過程都有安全員坐鎮主駕駛。安全員的設置是我國法律規定,一方面為了把控突發情況,一方面為了消除人們對無人駕駛方式的恐懼。所以從一定程度上來講,自動駕駛對路況的把控能力比人好。

 

滴滴的試點區域上海嘉定,是其根據網約車供需數據、路網安全數據、自動駕駛技術數據三個維度的數據分析後決定的。滴滴自動駕駛公司CTO韋峻青在直播中稱,滴滴自動駕駛擁有1000億公里數據,滴滴的車載設備桔視覆蓋了滴滴50%以上的訂單。

 

目前市面上的自動駕駛車輛均是改裝車,只能在政府劃定的限定區域、限定城市道路上運行。滴滴稱,在上海嘉定的載人示範應用區域內的速度,基本滿足市內交通的要求,大概對應的是五六十公里。“超高速場景,並不是自動駕駛的落地場景。”

 

相比而言,滴滴是自營網約車平台,運力供給本身就是平台商業運營的重要部分,自動駕駛對其意義不言而喻。但高德打車是聚合平台,其運力來自與第三方平台,本身沒有運力成本壓力,接入自動駕駛公司看起來性價比並不高。

 

高德打車對此回應虎嗅稱,聚合打車平台需要為乘客提供多樣化、可選擇的出行方式,自動駕駛是面向未來的嘗試。且高德打車可以讓自動駕駛走上更大的平台,更快地推動技術完善。


自動駕駛要“幹掉”司機?


在27日的直播中,滴滴自動駕駛車順利通過了“圖靈測試”。高科技使人們的交通成本降低固然值得欣喜,但更多人關心的是,網約車司機這一職業是否會被替代?

 

“圖靈測試”指計算機科學先驅艾倫·麥席森·圖靈提出的一個假想,一個人在不接觸對方的情況下,和對方進行一系列的問答。如果在相當長時間內,他無法根據這些問題判斷對方是人還是計算機,就可以認為這個計算機具有同人相當的智力,即這台計算機是能思維的。

 

從自動駕駛技術的發展情況來看,對原有職業羣體的影響微乎其微。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戰略研究院互聯網經濟研究室主任李勇堅告訴虎嗅,15年內,自動駕駛替代不了人,也不會對原有的司機職業產生衝擊。他給出了三點原因:

 

第一,自動駕駛在15年內不會被廣泛應用。因為需要大量的數據,儘可能多地測試來保證安全駕駛。

 

第二,自動駕駛成本高昂,難以投入規模性商用。“一個激光雷達就將近10萬塊,差不多頂的上一輛車了。”激光雷達的成本不高,量產之後價格可能會降低,也可能被新的技術路徑替代。

 

第三,自動駕駛還有技術上的難關沒有克服。比如夜間、雨天等極端場景的自動駕駛安全控制,一直是全球自動駕駛公司在持續解決的問題。對激光雷達來説,雨點、地面上的積水以及濺起來的水花可能引發噪點,這就相當於“駕駛員”視力變差,需要算法去除噪點,否則容易引發各種急剎。

 

自動駕駛技術的安全性在2017年就達到人類駕駛的五倍,但人在刻板印象和固有習慣下,始終認為自己開得比機器好。李勇堅認為,等到自動駕駛安全性達到人類的十倍,才有可能被廣泛應用。

 

他指出,自動駕駛最好的應用場景不是出租車或網約車,而是在高速路上行駛的大貨車,集裝箱貨車。高速公路上的運行環境比較簡單,貨車的運行路線也較為固定。一旦自動駕駛應用到高速公路場景,能省去停車休息的時間,在時間和成本上有很多優勢。

 

也就是説,自動駕駛的大規模應用,首先影響的是我國幾千萬的貨車司機。

 

但受影響不代表着失業,自動駕駛會帶來全新的職業。自動駕駛汽車並不能像人一樣可以隨時看到車的狀況,就需要專門的車輛管理員。且自動駕駛的維護和修理完全不同於普通汽車,因此會需要有程序員背景的維修人員,解決電子方面的問題。再加上自動駕駛研發、測試等諸多必要操作,都會衍生出更多新職位。


就像滴滴CEO程維所説:“司機有温度的服務不會因新技術出現而消失,自動駕駛也會給網約車司機創造新的職業和崗位。”自動駕駛有限定的合適區域,人類司機永遠會被需要。且這種有人類温度的服務價值會越來越高。

滴滴高德要幹掉司機?

正在改變與想要改變世界的人,都在 虎嗅APP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456 字。

轉載請註明: 滴滴高德要幹掉司機?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