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導語:做增長,最簡單的兩件事就是新增、留存,也是不可少的兩件事;但是本文作者經過一年的經驗和思考,發現這兩個只是手段而已,作者認為想要提升留存不止這兩種手段,我們一起來學習一下。
距離上一次的分享已經有一年時間了,我不是一個筆耕不輟的人,但我會盡量克服自己的懶惰,接下來會繼續分享做增長的案例和在增長上的一些理解。
另外,公眾號的消息功能弊端很多,我能看到有些關注我的人給我發消息,但因為查看不及時,很多已經不能回覆了甚至有些消息內容也無法查看,只能統一説一句抱歉了。今後會盡量每天都打開後台,及時查看的。
和一年前相比,現在對增長的理解,我增添了很多內容。
這些內容是能夠幫助一個增長的實操者,更準確的制定策略,更快速的拿到效果。
雖然增長本身就是一個不斷試錯,快速做測試的實踐學科;但是如果在全面的對用户的瞭解和紮實的產品理解的基礎上,做出的策略嘗試,還是會大大降低試錯率。
一年前我認為增長只需要做兩件事,一個是新增,另一個是留存;之前的分享基本上涵蓋了新增的方式,渠道價值判斷,新用户轉化和留存,促活方式等。
留存是最難的課題,也是在增長中最容易被忽視的部分。雖然這部分還沒開始分享,但那時我認為做好留存就是需要做好push和活動。
現在回想下,覺得這兩塊也只是手段而已,手段做的再好都無法避免快速到達瓶頸。
Push的點擊率,紅點的點擊率基本是恆定的,通過push帶來的用户一定也是有限的;同樣,活動的參與率、分享率、同比和環比差別也都不會不大,何況大部分參與活動的用户已經是活躍用户了。
所以,想要提升留存,一定不止這兩種手段。
那接着來聊聊我對增長的新認識。
我將這兩三年來對增長的實踐和思考繪製成了上面的圖譜。
這是我認為包含了增長的全部內容,當然這是目前的認知,通過不斷的實踐應該還會有新的內容加入。
我認為增長應該包含兩種類型和四大塊內容。
分別是產品體量的增長,包含增長設計和增長優化兩大塊內容;另一種是戰略型的增長,包含功能場景和賽道場景兩大塊。
一、產品體量的增長先説產品體量上的增長,需要從兩個方面去實現。一個是增長設計,這是以傳播為目的,通過對產品功能上的設計達到用户體量上的增長。比如,巧妙的分享功能的設計,用户主頁留腳印的設計,會呼吸的朋友圈分享圖標的設計,以及類似螞蟻森林的產品功能,等等。
另一方面是增長優化。這是以提效為目的的策略優化。比如,push的提效,對用户行為的提效,以提升轉化率為目的的策略制定,等等。
(這兩塊的內容在上一篇《對於創業,很多人第一步就錯了》中也有詳細的描述)
二、戰略型增長另一種增長是戰略型增長,也包含了兩個方面,一方面是開發新的功能點;另一方面是開闢新賽道——微博當年的二次崛起就是一次很好的戰略型增長的案例。
我很希望自己能有這種增長上的實戰,但可惜的是這種機遇可遇不可求,而往往遇到的時候職位權限不夠根本做不了任何嘗試。
所以,這一部分都只是我的學習和理解。
事實上,戰略型增長離我們並不遠,我們常常聽到的某產品遇到了增長的瓶頸,基本都是時候需要去思考戰略型增長了。
比如,現在被短視頻擠壓下的傳統泛娛樂型產品。
在殘酷的競爭下,面對快速下降日活量,大部分的產品都會匆忙選擇上線短視頻功能;並不是説上線短視頻功能不對,而是應該花點時間先去調研和分析下,新功能對原產品的主用户羣是不是合適的真需求。
你的用户是真的缺少一個短視頻的工具而離開你的嗎?你為你的用户運營的短視頻內容和抖音快手的又有什麼不同的呢?這個功能是在給你的產品做加分,還是在消耗原本來體驗你價值主張的用户呢?
在這個圖譜中,左邊兩列是增長包含的兩種類型和四大塊內容,中間部分是每塊內容下的細分落地項;其中每兩行可以成為一個體系,分別包含在這塊內容下應該去思考,分析和測試的內容,以及產出的功能和策略。
最右邊的一列是支持增長所需要的能力,將效果好的活動產品化的能力,建立數據模型實時分析的能力,進行快速A/B test的能力,以及用户調研和觀察分析的能力。
接下來的分享,我還是會按照日常碰到的課題進行,比如,找到AHA moment就夠了嗎?
分享對產品來説不僅僅是用户的活躍,更深的價值是用户之間關係鏈的體現,該如何設計好分享呢?其中會穿插的聯繫到圖譜。
圖譜是我近一年的思考和總結,只是一個做增長的思路和能力體系,並不像AARRR模型是一種執行的list;但我認為還是能夠起到一定幫助的,所以分享給大家。
作者:瑞寧Rita,微信公眾號:喋喋不休小姐
本文由@瑞寧Rita 原創發佈於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 基於CCO協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