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交易房產下載7個APP 智能時代:不動手指不行的負擔

一些超市裏的手推車掃碼才能用,房產交易有的APP使用前得先學習17頁Word文檔

智能時代:動動手指就行,豈能不動手指不行?

本報記者 趙琛《工人日報》(2020年09月03日 04版)

閲讀提示

數字化、移動化服務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便捷,但也帶來了困擾。隨着生活中越來越多的基礎性、日常性服務被“裝進”手機,“不帶手機出不了門、沒有APP辦不了事”成為智能時代的常態。

掃碼點餐、雲上繳費、網上訂車、線上買菜,在移動互聯網時代,只要有手機或者平板電腦,“動動手指”就可以享受到多種生活服務。

然而,各色數字化、移動化服務在帶來便捷的同時,也帶來了新的困擾。隨着生活中越來越多的基礎性、日常性服務被“裝進”手機,“不帶手機出不了門、沒有APP辦不了事”成為智能時代的常態。

有消費者直言,“動動手指就能享受到的方便,漸漸變成了不動手指不行的負擔。”

“不裝APP,很多事情辦不了”

“現在很多事情都要在網上辦理,但是我不太會用手機裏的應用軟件,都得找人幫忙。”年過六旬的李大爺,住在北京市西城區。因為多年前就辦理了內部退養,李大爺社會交往並不多。

一次需要乘坐出租車回家時,李大爺站在馬路邊招徠車輛,但停下來的都是其他乘客通過手機APP提前預定的。手機裏沒有裝打車軟件,也不會在線操作的李大爺等待了近1個小時,最後只得打電話給家人尋求幫助。

難倒李大爺的並不僅僅只有出行這一件事。“去了趟超市,發現使用手推車都要先下載APP,掃碼後才可以使用。”李大爺感到很費解,明明是隨手一拉的事,為何非要靠手機。雖然超市方面稱有人工解決的途徑,但並未在顯著位置標明,現場也沒有專人進行解釋和引導。

記者在超市手推車前看到,不僅許多老年人放棄了使用手推車,不少年輕人也抱怨掃碼用車很麻煩,“只要進店,就有掃不完的二維碼。”

“雖然聲稱非強制下載APP,但產品設計的邏輯是‘軟強制’,人為設置障礙。”北京市民張小姐向記者表示,現在大到單位辦證,小到水電繳費、購物買菜,都可以在手機上完成,的確便利了生活。但現在,有些企業和單位將原本常規、基礎的服務與APP強行捆綁,不下載就辦不了事。

記者採訪發現,一些老年人不僅要克服APP使用障礙,還不時擔心個人信息和資金的安全,每次點擊手機屏幕前都得仔細斟酌,害怕操作出現風險。李大爺感慨説:“畢竟年紀大了,接受新事物的能力有所下降。如果越來越多的事都得下載APP才能辦,那真是一道又一道的坎兒。”

“為了交易房產,我下載了7個APP”

近1個月來,正在出售自家房產的李女士已經為房產交易下載註冊了7個APP。“除了之前已經提前下好的一個支付APP,現在又多了另一個支付類APP、一個政務類APP、兩個房源類APP和三個分別涉工資、公積金和貸款發放的銀行APP。註冊的時候,這個APP要求設置密碼要數字開頭、那個又要求包含特殊字符……”

李女士説,籤合同那天跟買家只談了半小時,下載註冊APP卻耗費了1個多小時。李女士印象最深刻的是一款售房流程中只會用到一兩次的APP,使用前得先學習17頁圖文並茂Word文檔、完成人臉識別驗證才能夠登陸。李女士刷臉時,經過五六次人臉識別失敗後,戴上隱形眼鏡才順利登陸上APP,完成相關流程。

需要多個APP共同“折騰”的場景也出現在校園裏。洗衣裝個APP,打水裝個APP,連WIFI裝個APP,查成績裝個APP……近日,北京某高校的大學生張欣悦向記者表示:“進入校園要下載多個APP,普通手機的內存不夠用。”

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布的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7月末,我國國內市場上監測到的APP數量為357萬款。極光發佈的《2020年Q1移動互聯網行業數據研究報告》顯示,2020年第一季度,移動網民人均安裝APP總量為63款。

有業內人士表示,雖然近年來國內應用市場發展很快,但這並不代表真實的使用需求。一方面,少數領域APP扎堆同質化問題嚴重;另一方面,大量APP設計不友好,功能單一,缺乏整合。

“説的是服務,到最後都是生意”

在北京市西城區一家金融機構工作的陳女士説,雖然有各種場景需要下載APP,但每隔一段時間她都會清理掉並不常用的APP。“APP太多太氾濫了,很多原本線下順手就能解決的問題,非得做個APP。”

“我們這做的APP,都必須完成一定的下載量,可能是公司有指定任務或上報了一定產出,有業績考核的需要。”在北京從事互聯網應用開發的程序員孟昕對記者説。此外,互聯網最有價值的數據是用户和用户信息。“促使用户下載APP可以獲得一些權限,比如購買記錄,可以分析用户行為、做用户畫像,方便將來做運營推廣。”

8月31日,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布的2020年第四批存在問題的應用軟件名單顯示,未完成整改的APP普遍存在違規收集和使用個人信息、強制索取權限、強制用户使用定向推送功能等問題。

記者梳理發現,位置信息、相機麥克風、通訊錄和通話記錄等等,均為各類APP常要求獲取的權限。一些APP甚至會要求獲取用户面部特徵等生物特徵信息。

“説的是服務,到最後都是生意。”最近,陳女士按照公司要求,下載了一款打卡APP。APP頁面裏充斥着“精準推送”的廣告,還設置了諸多社交功能,讓用户進行生活分享。陳女士説:“增加黏性、誘導消費,套路我都懂。個人信息可能泄露,風險我也知道。但沒辦法,不下載APP,沒法正常工作和生活。”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162 字。

轉載請註明: 為交易房產下載7個APP 智能時代:不動手指不行的負擔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