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惜!兩位巨星隕落

中國第一顆原子彈功臣王明健逝世
7月7日上午,解放軍原基建工程兵部隊高級工程師王明健在廣東逝世,享年87歲。
王明健發明了從礦石中提取重鈾酸銨的方法,辦起了中國第一家水冶廠,為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解決了原料問題,是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的燃料功臣。
視頻來源:韶關廣播電視台
王明健出生於1933年,1955年畢業於中南礦冶學院。1961年5月至1964年4月在北京第五研究所任萃取組組長,期間發明了“簡易煉鈾法”“受控萃取法”以及中性有機化合物對陰離子萃取劑協同效應等,解決了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的原料問題,為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作出了巨大貢獻,並於1959年出席全國羣英代表大會,被授予全國先進生產者稱號。
他曾兩次榮獲全國勞模稱號。1988年被中共中央國防科工委授予“獻身國防科技事業”勳章,1995年退休。
痛惜!兩位巨星隕落
一生奉獻中國原子能事業
王明健在中南礦冶學院就讀的是選礦專業,從那時起,他便與原子能事業結下了不解之緣。
“我還在讀大學時,有一次在圖書室看到了一本介紹原子彈的俄文小冊子,就一口氣把它讀完了。”王明健曾對自己説,如果中國有原子彈,就不會被人欺負了。他暗下決心,今後就搞原子彈研究。
痛惜!兩位巨星隕落
1956年7月的一天,一紙調令讓王明健和另外10名同學一起被分配到位於長沙郊區的一個單位,直屬國務院領導。到了單位之後,王明健才知道他們來這主要是從事原子能研究,這讓對原子能特別感興趣的他興奮不已。
第二天,他便到化驗室跟着蘇聯專家學習。雖然這對他來説是個全新的領域,但通過刻苦學習,2個月之後他便學會了相關的知識。隨後,他又被先後調到物探室、光譜室。
創造中國首顆原子彈原料鈾提煉方法
當時,中國的整個核工業體系還處在初建階段,沒有正規的鈾礦和處理鈾礦石的工廠。
二機部決定在廣東某村建立309大隊水冶廠,任命王明健為廠長兼技術負責人,要求半年內製取出原子彈所需的二氧化鈾原料。王明健沒有退縮:“黨交給我的任務,必須完成!”
痛惜!兩位巨星隕落
“雖然跟着蘇聯專家學習了一年,但是他們對我們很多都是保密的,從來沒提到過鈾是怎麼從礦石裏提取出來的。”王明健説道。
他絞盡腦汁苦思冥想,夜以繼日研究試驗。有一天,王明健在澡堂洗澡時突然有了靈感:“何不試試給鈾礦石‘洗澡’的方法提取鈾?”
就這樣,在當時我國的工業基礎比較薄弱、缺乏不鏽鋼和塑料的情況下,王明健從老一套煉鈾方法中解脱出來,創造了簡易煉鈾法,後來也被人們稱作“土法煉鈾”。
進行科研曾險些喪命
1958年底,家中發來電報説奶奶病危,但那時正是科研生產緊張時期。“我沒辦法回去,我面對的是國家大事。”王明健説。
第二封電報發來時,奶奶已經去世。王明健對着電報磕了一個頭,又投入到工作中。生前接受採訪時,王明健老人平靜地訴説着這件事,淚水卻漸漸打濕了眼眶。
痛惜!兩位巨星隕落
“我從小是奶奶養大的,可直到她過世,都還不知道我在外面幹什麼!”後來的年月,王明健一直深感愧疚。
在那段緊張的時期,他帶領着50餘名工人日以繼夜忙生產,晚上只能和衣而睡四五個小時,終於在半年後完成了上級交辦的任務。
“和王明健在一起,不是在做科研,而是在玩命啊!”助手經常發出這樣的感嘆。在試驗中,王明建兩次經歷了含有核輻射的爆炸,身上多處被燒傷,險些喪命。
痛惜!兩位巨星隕落
“我沒有任何要求。”
就這樣,王明健一直默默為中國的核工業發展奮鬥着。在1959年的全國羣英代表大會,他被授予全國先進生產者稱號;在1977年11月的全國基建工程兵工作會議,他被授予基建工程兵先進生產者稱號。2008年,他被授予”獻身國防科技事業”勳章。
痛惜!兩位巨星隕落
經歷了兩次爆炸以及長期的輻射暴露,這些年,王明健長期飽受着病痛的折磨,身體十分衰弱。但一提及傷痛,王明健就會有些愠怒:“不需要問這些,特殊使命,必須完成,死也要去完成。”
“那些歲月,我除了在實驗室就是在工廠工作,我把青春獻給了中國人民最需要、最輝煌的事業,為中國人民爭了口氣,我無怨無悔。”王明健在接受採訪時曾這樣説。
幾十年來,王明健對為第一顆原子彈爆炸作出的貢獻閉口不談。
直到2014年慶祝原子彈爆炸50週年,國家“兩彈一星”辦公室找到王明健,問還有什麼要求時,王明健揮揮手:“我沒有任何要求,只要祖國和人民需要,我無上光榮。”
中國科學院院士童秉綱逝世
2020年7月9日
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大學教授
童秉綱因病醫治無效
於北京逝世
享年93歲
痛惜!兩位巨星隕落
童秉綱,1927年9月生於江蘇張家港,1950年畢業於南京大學機械工程系,1953年哈爾濱工業大學力學專業研究生畢業。1961年到中國科技大學工作,歷任流體力學教研室主任、近代力學系主任,1981年擔任教授、博士生導師。1986年到原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2012年更名為中國科學院大學)任教。1997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痛惜!兩位巨星隕落
他跟錢學森一同工作,是我國航空航天與國防事業背後的無名英雄;他幾經起落,卻篤志科研,無怨無悔;他很晚創業,卻大器晚成,成就斐然。
他率先開拓了導彈動導數的計算方法,並發展了氣動熱力學理論和新方法,在航天工程中取得顯著成績;倡導和引領了我國非定常流和渦運動的研究,推動了空氣動力學的發展;建立了飛行與遊動的生物運動力學交叉學科,產生了廣泛持久的國際影響。
痛惜!兩位巨星隕落
他曾在哈工大主持創建全國首個理論力學教研室,曾任中科大近代力學系主任、中國空氣動力學會副理事長、國家教委教材和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等職。他還出版了《氣體動力學》《渦運動理論》和《非定常流與渦運動》等專著。
就想做點事,以求無愧於人生
童秉綱一生始終堅持“我始終是一個習慣向前看的人,只要有點自由,就想做點事,以求無愧於人生”。帶着這樣的人生信條,童秉綱一直活躍在科研第一線。
痛惜!兩位巨星隕落
▲1985年,童秉綱院士美國田納西大學講學留影
1978年到1984年,童秉綱撐起了中科大的流體力學教研室,為中科大的崛起發揮了重要作用。
上世紀80年代後期,童秉綱開始涉足生物運動學領域,完成了多項有國際影響力的研究成果,為中國的生物運動力學研究打開了新局面。
痛惜!兩位巨星隕落
▲童秉綱院士正與學生討論
要給學生一勺水,自己就要先有一缸水
童秉綱主要從事非定常流與渦運動、運動生物流體力學、空氣動力學與氣動熱力學的研究,並作出了系統的創造性工作。“做科研不能一成不變,要不斷髮現新方向。”他一直秉承着與時俱進的科研理念。
童秉綱從教60餘年,是我國第一批博士生導師,培養了22位博士生。在執教生涯中,他始終堅持“要給學生一勺水,自己就要先有一缸水”。
痛惜!兩位巨星隕落
送別
共和國今年痛失20位兩院院士
今年1月,中國工程院院士、著名葉輪機械與動力工程專家蔣洪德,中國工程院院士、著名神經藥理學家池志強,中國科學院院士、著名加速器物理學家方守賢,中國科學院院士、著名物理學家李方華4人逝世。
2月,中國科學院院士、著名生態學家孫儒泳,中國工程院院士、機械製造與自動化專家段正澄,中國科學院院士、著名藥學家周同惠,中國工程院院士、著名公路工程專家沙慶林,中國工程院院士、著名農業工程學家蔣亦元5人逝世。
3月,中國工程院院士、著名大地測量學家、教育家寧津生,中國工程院院士、清華大學建築學院教授李道增,中國科學院院士、著名植物資源與植物化學家周俊,中國工程院院士、骨科專家盧世璧4人逝世。
4月,中國工程院院士、我國化纖領域奠基人鬱銘芳逝世。
5月,中國科學院院士、著名化學家張乾二,中國科學院院士、空間物理學家萬衞星相繼逝世。
6月,中國工程院院士、土木結構工程和防護工程專家陳肇元,中國工程院院士、生殖內分泌專家肖碧蓮逝世。
7月,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衞星導航定位專家許其鳳,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大學教授童秉綱先後逝世。
國之棟樑
一路走好
選題丨張田
編輯丨李文康
痛惜!兩位巨星隕落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3071 字。

轉載請註明: 痛惜!兩位巨星隕落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