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中國科學院深海科學與工程研究所李松海團隊在
所有鯨類動物都被列入《瀕危野生動植物國際貿易公約》(
研究團隊於二零一九年在南海執行鯨類考察過程中,發現大量深潛和遠海性鯨類動物,包括抹香鯨、喙鯨、短肢領航鯨、糙齒海豚、熱帶斑海豚等多個物種。這是我國也是國際上第一次在相關海域發現抹香鯨、喙鯨等大型深潛鯨類動物的羣體。同時,幾乎所有的目擊記錄都有幼年個體。結合歷史上的捕鯨和擱淺記錄,以及研究團隊近期發表的漁民問卷調查研究結果,指出我國南海具有豐富的鯨類物種多樣性,是多種鯨類動物繁殖和撫育場所,是國際上鯨類重要的熱點分佈海域,理應受到特別的保護關注。
我國南海藴藏着豐厚的漁業資源。然而,近幾十年來,周邊國家非法、未經報告或無管制的漁業活動導致了整個地區的漁業過度捕撈,這對該海域的鯨類生存構成了極大威脅。漁業過度捕撈導致鯨類動物食物資源枯竭,從而限制了它們的營養物質攝取;同時,漁業作業也會導致數以千百計鯨類動物誤捕或被螺旋槳撞擊,導致直接傷亡。很多漁船還會產生高強度的水下噪音,損害鯨類的聽力以及干擾它們的行為,從而導致它們迷失方向。如不採取有效措施加以保護,南海的鯨類可能會在不久的將來消失。
鯨類作為海洋生態系統的旗艦動物及其食物鏈的頂級消費者,保護它們對維持海洋生物多樣性和生態系統的健康與穩定至關重要。為提升南海鯨類保護意識,促進域內國家加強漁業和其它人類活動管控的政策改變,科學界、保護界和政策制定者就南海鯨類保護的需要保持密切溝通和交流是當務之急。與此同時,域內國家應該在不考慮任何政治或社會經濟問題的前提下,大力支持開展鯨類研究和調查以確定南海重要的鯨類棲息地。這些研究有助於制定準則或規章制度管控包括漁業在內的人類活動,為將來在南海規劃海洋保護區或海洋國家公園建設提供科學依據,加強南海海洋環境和生態保護。最後,為保證鯨類動物有充足的食物資源及良好的生存環境,域內國家應在漁業管理方面進行積極合作,完善漁業管理規範,既保障南海及其周邊地區的漁業安全和民眾生計,又保護脆弱的鯨類免受持續的傷害。
文章信息:Songhai Li*, Mingli Lin , Francesco Caruso , Lijun Dong, Wenzhi Lin, Massimiliano Rosso, Alessandro Bocconcell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