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臣雲:區塊鏈技術結合司法存證,能夠為數據確權和數據交換提供支撐
6月21日下午,由清華大學技術創新研究中心、清華x-lab、《數據要素與大國戰略》編委會聯辦,《華夏時報》、數字島協辦的“區塊鏈與數據要素雲論壇暨粵港澳數據要素產業化聯盟籌備會議”召開。
作為聯盟的發起單位,北京互聯網法院天平鏈專家、聯盟籌備組組長、北京信任度科技CEO馬臣雲做了《司法區塊鏈與數據確權》的主題發言,分析數據要素確權面臨的問題以及司法區塊鏈對數據確權的支撐。
和各行各業的大數據應用一樣,數據共享交換由來已久,無論是政府監管部門還是行業大平台,都曾努力通過數據大集中實現數據共享交換,但鮮見成功者。數據共享或者數據生產要素市場化面臨三座大山:數據確權、隱私安全、權益保護。數據確權即數據是誰的,行政部門和司法部門是否能夠認可;隱私安全即數據防外泄、數據安全加密、數據如何做到可用不可見;權益保護即數據共享即交易,數據擁有者、管理者是否可以確保獲得報酬,同時若出現糾紛,相關電子證據是否能夠被法院快速認可。
確權要考慮4個方面的內容:
1、權益主體認證,即確認人/機構/設備的身份權威實名認證、可以實現可靠身份認證,生成可信身份憑證。
2、權益關係確權:行政監管部門或可信第三方登記,實現主體和數據權益的綁定。
3、權益流轉追蹤:如實的、可靠的記錄權益的轉移或變更,方便追溯。
4、權益司法服務:滿足司法證據規則的前提下,通過司法存證,可實現證據快速認定、快速裁決。
2017年到2018年我國陸續成立了杭州、北京、廣州互聯網法院,給數字要素市場化奠定司法基礎。由於處理的證據均是電子證據,三家互聯網法院不約而同的都採用區塊鏈技術作為基礎的技術支撐,併成為了互聯網法院的顯著特色。
以北京互聯網法院天平鏈為例,北京互聯網法院首個涉天平鏈的判決於2019年4月份出爐,這是首個在天平鏈上存證和取證、在天平鏈上在線勘驗的涉互聯網知識產權案件。北京互聯網法院對該案件中,維權企業事先存證在天平鏈上的電子證據的真實性、合法性和關聯性均予以認定,並採納該證據依法作出了快速判決,有力的為互聯網知識產權類的數據資產提供了司法保障。
天平鏈除了輔助司法審判,更大的價值是輸出了系列管理和技術規範、電子證據規則等標準,並指導像律所、公證、調解、司法鑑定等司法輔助機構,利用法院的規則和區塊鏈存證能力,給行業生態輸出證據管理、存證報告、電子律師函、電子公證書、證據打包輔助立案等梯度化的司法服務,可以更好的為數據確權和數據交易提供司法支撐。
馬臣雲還通過案例的形式分享了知識產權\金融合同等原生數字資產、健康醫療等大數據資產、光伏等實物資產數字化三類不同資產類型中,天平鏈在身份認證、存證取證、交易合約存證、交易全流程追溯、司法背書增信、梯度化司法服務等方面發揮的價值。並指出,司法區塊鏈是數據要素確權的基礎,數據要素產業化新基建的基建。粵港澳數據要素產業化聯盟的發起將進一步推動司法區塊鏈的發展,為落實跨境數據共享與流通交易政策法規研究,推動數據要素產業化技術研究與應用推廣,建設跨境數據確權與流通監管沙盒,以創新模式推動粵港澳大灣區數據互聯互通,形成單一數據市場,推動粵港澳大灣區成為全球數據經濟第一灣區打下堅實的基礎。(黃蓉 粵港澳數據要素產業化聯盟籌備組秘書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