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雙11”比以往任何時候都來得更早些!
10月21日0點,天貓“雙11”預售開啓,一年一度的促銷盛典正式拉開帷幕,令不少“剁手黨”、“薅羊毛黨”直呼猝不及防。更讓人沒想到的是,今年“雙11”分成了兩波進行,第一波是11月1日~3日;第二波才是11月11日,比以往多了3天。
官方也忍不住調侃:“光棍節”變成了“雙節棍”。
在疫情暴發及錯綜複雜的全球經濟環境下,今年的“雙11”似乎承載起更多的意義。但對不少消費者來説,“雙11”迎來大改變,今年可能又是被規則勸退的一年。
從2009年誕生起至今,“雙11”已經走過了11個年頭。但是回顧歷屆,我們發現消費者似乎陷入了一個怪圈:一邊進行無情的吐槽,一邊又忍不住化身為沒有感情的付款機器。在“雙11”交易數字勢如破竹的態勢下,這種怪像越來越明顯。
那麼為什麼我們會一邊吐槽雙11,一邊又忍不住買買買呢?本期前瞻經濟學人“明知故問”欄目重點聚焦。
“一頓操作猛如虎,一看便宜兩塊五”
從2009年的橫空出世,到目前成長為中國最大的全民購物狂歡節,“雙11”無疑是造節最成功的例子。
“天貓雙11”成交數字也在不斷刷新人們對數字商業勢能的認知,從2009年的5200萬元飆升到2019年的2684億元,短短11年成交量就增長了近5200倍。
但表面繁榮的背後,卻是一地雞毛。消費者怨聲載道,投訴連連,甚至發出“少一點套路,多一點真誠”的最強吶喊。
先漲價後降價、虛構“原價”、隨意標註價格……,這是早期社交網絡上針對“雙11”乃至所有購物節的詬病。例如,網友發現一款品牌牀上用品,“雙11”活動前最低價格為229元,之後提價到379元,“雙11”價格調低為249元,卻仍然比此前的最低價高出20元。
這樣的例子比比皆是。
中消協此前進行的一項調查發現,在參加“雙11”促銷活動的539款非預售商品中,不在2017年11月11日當天也能以“雙11”價格或更低價格購買到促銷商品的比例達到78.1%
“雙11”之所以能成為全民狂歡節,最大的原因就在於誘人的價格讓大家獲得滿足。而當失去了價格優勢做支撐,退貨和投訴必將紛至沓來,信譽和口碑也將遭受滑鐵盧。實際上,商家虛構原價、悄悄提價的行為已經涉嫌消費欺詐,消費者可追償。
此外,像產品質量、售後、服務器崩潰、物流過慢等問題都是近年來被吐槽最多的對象,後兩者在技術的加持下已經有了大幅改善,但產品質量和售後退貨依然是“雙11”的致命頑疾。
近兩年,錯綜複雜的規則更是直接勸退消費者。
前幾年商品都是直接優惠的,能便宜多少一目瞭然。但從2018年開始,“雙11”對消費者的智商有了更高的要求。消費者除了手速外,還需要具備數學、邏輯學、心理學等多項技能,才能在狂歡大促中買到所謂實惠。
現在的“雙11”除了在傳統的預售、定金、購物券、零點秒殺、滿減紅包、津貼、跨店滿減等營銷手法之外,還衍生出全民開瞄鋪、直播搶購、做任務領紅包、蓋樓大挑戰、拉人贏紅包、邀好友砍價、贏心願大獎等各種新玩法。
等消費者終於把玩法打通關後,卻悲催發現“一頓操作猛如虎,一看便宜兩塊五”。
從這個角度來看,雙十一購物狂歡已經變成了一場大型網絡智力遊戲,不僅拼的是你的智力、時間、耐力還要消耗你的人際關係。由此引發消費者的不滿也實屬正常。
面對“雙11”,你為何總忍不住要剁手?
吐槽歸吐槽,但消費者參與剁手的熱情卻不減當年。火爆的線上銷售數據表明,網絡仍是“雙11”全民購物節的主戰場。在眾多電商節中,“雙11”依舊一騎絕塵、遙遙領先。
從數據來看,2019年天貓雙十一全天交易額達2684億元,同比增長26%,全網成交額佔比達65.5%,較2018年下降2.4個百分點,但仍然遠高於其他電商。
(來源:公司公告、莫尼塔研究)
可就算知道“雙11”是個“大騙局”,為什麼我們還是會忍不住剁手?
首先,中國人熱衷過節,不僅因為節日洋溢着生活的熱情,更為重要的是,節日表達着中國人的情感與信仰,是一種精神文化需求。從天貓“雙11”、“雙12”到京東“618”再到“66年中大促”等一系列讓人眼花繚亂的電商節,抓住的就是中國消費者的這種心理。
而商家最擅長把各種節日氣氛烘托得如火如荼,“雙11”的案例尤其經典。當全網都在討論“雙十一你剁手了嗎?”,人們的激情消費心理、從眾消費心理受到最大刺激,使得他們在莫名的亢奮中更多地消費,買下平時捨不得買的或非必須的商品。
其中,“從眾心理”效應在“雙11”尤其被放大。從眾心理顧名思義,就是別人怎麼做,你就跟着怎麼做。這是人們的一種本能,也是人們規避風險的一種方式。
“雙11”前,各種促銷信息鋪天蓋地,節日的氣氛無孔不入,讓你覺得,雙11就是該花錢,所有人都是這樣做的。因此,這種從眾心理,就會讓你不由自主的加入“血拼”的行列。
其次,全民消費狂歡,購物車裏裝不僅是需求更是慾望。
2018年4月,綠色和平做的消費者行為調研報告顯示,中國大陸60%消費者承認自己購買的物品超過自己真實需要。
有文章指出,在精神分析學的討論中,“需求”與“慾望”是可以被區分開的兩個概念。消費主義所能展現的力量,就是激發出更多的慾望,讓消費者將其誤認為是需求。而每年的“雙11”就是一個最具代表性的樣本。
正如阿里CEO張勇所説:“消費升級一定是趨勢,消費肯定也要分級,要做到在不同的消費分級裏進行消費升級。”反應到“雙11”上,消費升級更被鼓勵,消費者的慾望被進一步激發。
最後可能是“價格知覺”在作怪。
心理學上有一個韋伯定律,講的是,人們對兩個類似的刺激之間的能夠覺察到的最小差異量,是與先前刺激的強度相關的。舉例來説,20塊錢的東西,降了1元錢,我們覺得無所謂,但是2塊錢的東西降了一元錢,我們覺得特別便宜。
這就不難解釋,為啥你明知道購物車裏的商品是提完價格之後,再打五折的,你依然覺得自己是“撿到大便宜”。比如一件衣服是300元降價50元,你不覺得便宜,但是商家提價到500元,然後打對摺250元,你就完全控制不住的,得去買了。
另外,據心理學研究表明,購物的時候,大腦會分泌多巴胺(一種讓人產生愉快心情的物質),因此購物能夠讓人快樂,幫助人們釋放壓力。正是這種讓人快樂的多巴胺,讓人們產生了衝動性消費。
但是,隨着電商線上紅利殆盡,增量市場要逐步轉向存量市場,此刻就是社交電商、社區模式、線上+線下“新零售”等等新業態各顯神通的時候了。因此,有言論稱,“雙11”拐點已至。
今年的“雙11”被寄予厚望
今年的“雙11”有了重大變化,從過去的1天售賣期變為4天,意圖很清晰——給更多商家創造更大的增長空間。
疫情之下社會已經形成共識——數字化經營和轉型,是商家應對挑戰的最佳方式,而雙11就是透過數字化創造新增長的最大爆發點。這從其他購物節取得的驕人戰績可略見一斑。
疫情後,從“38女王節”到“6·18”……一個個購物節聯通着商家和消費者,共同見證了中國經濟的重啓、回暖和全面加速。其中,京東公佈的數據顯示,從6月1日起,至6月18日24時,平台累計下單金額為2692億元,再次刷新紀錄。
如今,一年一度的“雙11”如約而至,這場全民參與的購物狂歡節,不僅是中國經濟活力的象徵,更是疫後中國經濟亟須的一場內需盛宴。
10月21日,“雙11”開啓預售,零點剛過,短短10分鐘內,淘寶直播引導的成交就超過去年全天,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4倍。這暗示,雖然消費和經濟活動被突襲的疫情“踩”了一次剎車,但國內強勁的消費實力令商家們回血在望。
你覺得今年雙十一的交易額能再創新高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