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只有光子能達到光速?其他粒子為什麼無法達到光速?
如果要給科學史上的理論物理學家做一個排名,可能不同的人給出的答案會是完全不同的。不過,有兩位大神肯定會被大家排到最前列,這兩個人就是牛頓和愛因斯坦。牛頓代表的是經典物理學,而愛因斯坦則代表的是現代科學,愛因斯坦以及他所在時代的科學家更像革新者,革了經典物理學的地基,建立了現代物理學的兩大支柱:相對論和量子力學。
其中,相對論幾乎是愛因斯坦一個人做出來的。相對論被分為狹義相對論和廣義相對論。在狹義相對論中,愛因斯坦以光速不變原理和相對性原理為基本假設建構出來的。
我們通過光速不變原理進行推導,就可以得到光速是信息、物質和能量傳播得最快速度,它們都無法超越這個光速(3*10^8m/s)。這個看法起初很多科學家都無法接受,狹義相對論誕生後很久才逐漸在實驗中被驗證,被開始被接受。很多人都會有一個疑問:為什麼光速是宇宙中物質、信息、能量的極限速度,而不是其他的速度?還有光是如何一下子達到光速的?它的動力之源到底是什麼?
標準模型
關於這個問題,與愛因斯坦同一時代的物理學家就在研究,前前後後上百位傑出的物理學家先是創立了量子力學,緊接着結合狹義相對論和量子力學推導出了量子場論,進而得到到了粒子物理標準模型。
之所以需要這樣一個理論,很大原因是實驗惹的禍。上世紀初有一個叫做盧瑟福的科學家通過簡單的“α粒子”轟擊(撞)金箔,就讓他了解到原子模型,並開啓了研究核物理的先河。
後來的科學家照葫蘆畫瓢開始用粒子\'對撞”來獲得微觀世界的物理學現象。這一“撞”,撞出了上百種粒子,那這些粒子改如何安排得明明白白呢?
物理學家就搞出了一套標準模型,在這套標準模型中就把這些粒子都安排明白了。這套模型實際上很複雜,不過我們可以簡單粗暴地來説一下。
話説在古希臘時代,就已經有哲學家在思考這個宇宙到底是咋來的了?
他們當時提供了兩個思考這個問題的方向,一個是研究萬物的本源,一個是研究萬物之所以是萬物背後的規律。前者最後最終逐漸演化成研究萬物最小的構成單位,並且在德謨克利特和亞里士多德時代達到了高峯,不過他們還停留在哲學思辨的層次,並沒有和微觀的物理學現象相結合。
而標準模型則彌補了這個空白,是基於微觀世界的物理學現象構建起來模型。在這個模型當中,有兩種構成這個世界的粒子,一種叫做費米子,一種叫做玻色子。費米子就好比是把萬物切到最小剩下的粒子,費米子不能處於同一個量子態,因此,它們的存在使得物質具有體積的屬性。而玻色子就好比是膠水(通過傳遞相互作用來實現),把費米子粘黏起來形成物質。
這麼説可能太抽象了,我們來舉個例子,夸克就是費米子,而膠子就是規範玻色子,三個夸克通過膠子傳遞的強相互作用就可以構成質子或者中子。
而質子和中子可以通過介子傳遞的強相互作用來構成原子核,原子核和電子之間是依靠光子傳遞的相互作用來構成原子。這裏沒有提到的弱相互作用則是用來維持原子核的穩定性的。有了原子,通過原子之間的電磁力,就可以構成費分子,分子再構成物質。所以,費米子和規範玻色子實際上就是古希臘先哲心目中的萬物本源,它們共同構成了這個世界。
質量之源
説了這麼多,你可能要問了,那這和光速有什麼關係呢?
這個理論看似完美,但是卻存在着一個致命的問題:粒子的質量從哪來?
根據這個理論,粒子都應該是不具有質量的。可是,科學家通過計算就發現,物質的質量99%來自於強互相作用,卻還有剩餘的1%不知去向。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幾位科學家提出了著名的希格斯機制。他們認為宇宙中還存在着一種標量玻色子:希格斯玻色子。它們可以賦予粒子質量,那它們是如何賦予粒子質量的呢?
它們可以讓粒子減速,以此讓粒子獲得質量。也就是説,如果沒有任何阻攔,粒子本身就應該是以光速傳播,但是有一部分粒子被希格斯玻色子“攔着”,以至於速度被拖慢,並且獲得了質量。
萬萬沒想到的是,科學家的這個理論猜想後來還真的被大型粒子對撞機的實驗所驗證,其中2位物理學家在2012年還因為提出希格斯機制而獲得了諾貝爾獎。
但並不是所有的粒子都會被“拖慢”,光子就不會,所以它具有的速度就是粒子本該有的速度:光速。光子不是慢慢加速到光速的,而是它天生就是光速,也因此它的靜止質量為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