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件產品經理常見的合作伙伴類型及特點
編輯導語:隨着智能硬件產品近些年的迅速發展,出現了越來越多的硬件產品經理,那麼硬件產品經理和軟件產品經理有什麼區別呢?硬件產品經理的合作伙伴類型都有哪些?他們又有什麼特點呢?本文作者就為你解答這些疑問。
由於智能硬件產品在近幾年的快速發展,很多做軟件的產品經理也紛紛轉行到智能硬件產品經理的崗位。有很多朋友都會問我做智能硬件產品經理和軟件產品經理有什麼區別?
對於這兩個崗位的區別我的第一反應就是合作伙伴的不同,做智能硬件產品經理需要和大量的外部合作商進行合作。
如圖1所示,在做一個硬件產品的過程中需要接觸的合作伙伴可分為兩種:
- 一種是產品設計研發階段的前期合作伙伴;
- 另一種產品生產階段的後期合作伙伴。
這兩種合作伙伴的特點不同,選擇前期合作伙伴更加註重的是順暢的交流,能夠高效的理解我們的想法並將其轉化為產品;選擇後期的合作伙伴更加註重的是可靠性,能夠提供大批量穩定的服務。
圖1 合作伙伴類型
前期合作伙伴主要分為ID設計、結構設計、電子設計、固件開發、樣板廠這幾類角色,他們大部分在產品設計完畢投入生產後即完成相關工作和責任,因此在後續產品生產銷售中基本就不會介入了。
所以與這些角色主要溝通和協作都是在產品前期的設計階段(有些需要固件持續更新的產品固件研發這個角色除外),由於這部分的工作主要是將想法變成產品的過程,因此會涉及較多的溝通和協調。
針對這幾種合作伙伴的特點下面和大家簡述下:
一、ID設計(工業設計)在一個想法做成一個硬件產品中通常ID設計是第一步,ID設計是將想法變成一個實體的過程,這個階段會將想法具象成了一個產品的外觀。
- “想法”通常是多變的、不確定的,因此在選擇ID設計師時就要選擇一個懂你的且溝通和協調比較順暢的人。
- “懂你”主要體現在你説的他能順暢高效的理解,並且對於你要做的東西有所瞭解,能夠將你説的想法或功能準確的具象成一個產品的外觀,同時也要對相應部件的特性有所瞭解。
要求在溝通和協調方面比較順暢是因為從一個多變、不確定性的想法到一個確定具象的產品外觀,這個過程中必定存在很多的決策、嘗試和修改的地方。
因此就需要ID設計師可以比較好溝通和協調,能夠幫你將不確定一步一步變成確定,當然產品經理越是成熟有經驗這種不確定的因素就會越少。
二、MD設計(機構設計)機構設計也常被稱作結構設計,上面説了ID設計是設計產品的外觀,而MD設計則是設計產品的內部。
產品內部設計中主要考慮元器件特性、擺放方式、固定方式、拆件加工方式、加工難度、良品率等問題,也就説MD設計向前看需要考慮產品本身的特性和組合、固定方式,往後看還要考慮產品的加工方式、成本、難度和良品率等問題。
在MD設計中通常需要和ID設計、電子設計等多方面進行協調溝通,因此就需要MD設計師可以順暢的溝通。同時結構設計師在產品開模和生產中多多少少都需要提供一些支持,所以也需要能夠順暢及時的協調。
MD設計的好壞會影響到產品的品質、穩定性、成本、加工難度、良品率等問題,所以MD設計師通常需要豐富的經驗,因此整個產品一般不會輕易交給新手負責設計,除非產品特別簡單。
MD設計的工作很大一部是和加工生產有關,因此在選擇MD設計合作伙伴時儘量與開模、生產是同一家公司,這樣他們之間可以保持高效的溝通。
以及明確的責任劃分,同時MD設計、開模、生產都具備的公司一般MD設計師對產品的加工和生產理解也是比較深刻的,這樣對產品後期各方面都會更加可靠一些。
三、電子設計電子設計是根據電路原理、產品功能、元器件特性進行PCB的設計過程,不同的類型的元器件甚至不同型號的元器件特性和性能都是不同的,所以選擇電子設計合作伙伴時就要考慮專業的對口度。
例如:你想做的是通訊類的產品,那麼選擇一個擅長做家電產品的合作伙伴顯然是不合適的,最合適的是找做過你所用的通訊技術的合作伙伴,在技術對口、經驗對口的情況下很多坑別人都踩過了,在做你的產品時可以避免重複採坑。
電子設計是一個專業性很強的工作,大部分產品經理是不具備深度的電子知識,因此就需要一個經驗豐富的電子設計合作伙伴幫你一塊做元器件的選型。
做元器件選型的依據主要就是產品的功能和性能要求,所以產品經理需要與電子設計合作伙伴進行深入持續的溝通,從而保證產品符合功能性能的要求,又不至於因為功能性能超標導致浪費資源和成本。
四、固件開發雖然固件定義邊界並不是特別清晰,不過大致是可以理解成運行在硬件設備內的軟件程序。
固件可以分為兩種:
- 一種是運行在單片機的“小程序”,由於這種單片機的小程序比較底層且功能邏輯比較單一,所以很多時候固件開發和電子工程師由一人擔任;
- 另外一種固件是基於某種操作系統的軟件,這種固件通常功能複雜主要是編寫軟件的邏輯與底層硬件交互比較少,所以通常是專門的嵌入式工程師負責,而非電子工程師負責。
無論是哪種固件,產品經理都是要和工程師深入溝通產品功能、邏輯判斷、數據處理、權限條件、異常處理等等的內容。
五、樣板ID設計、MD設計、電子設計在設計好後都需要製造出實體的部件進行確認測試的(俗稱打樣),這個階段做出來的部件或產品都被稱為手板或樣板。
因為這個階段的產品是為了測試驗證,所以難免會進行修改調整並再次製作樣板進行測試,因此就會多次進行打樣測試。
打樣的過程由於是第三方協助做的,所以每次打樣都比較費時間,如果合作伙伴配合力度比較好,那麼就會給項目節省不少時間和溝通協調的成本,所以選擇樣板廠最好是選擇比較熟悉的。
後期合作伙伴主要包括模具研發廠、SMT廠、代工廠等角色,當然有些大的公司是會具備多種能力,比如同時具備模具開發、SMT貼片以及產品組裝等。
這類合作伙伴通常都是在產品後期的執行階段進入的,此階段產品已經明確要做成什麼樣子,這些合作伙伴的作用是協同把產品批量化製造出來,因此就需要後期合作伙伴具備較強的執行力和完備批量製造和品質保障的能力。
下面我們一起看下幾個後期合作商的特點:
六、模具研究和很多同行聊起模具的時候大家都在模具上踩過不少坑,模具的坑通常是不踩則已一踩驚人,主要因為模具在生產製造中犯錯的修復成本極高,有時甚至要重頭再來,因此在選擇模具合作伙伴時就要注意經驗匹配度。
不同的產品、結構和材料對模具的要求都是不同的,合作伙伴評估時就要着重觀察與與其要做的產品在結構、材料方面的匹配度。
例如五金和注塑就完全不一樣,有運動機構的就比沒有運動機構複雜的多,不同的情況都會有不同坑,要想避免踩坑就一定要找具備同類產品經驗的合作伙伴。
七、SMTSMT是加工PCB成為PCBA的過程,也就是將各種元器件焊接到PCB板上的過程。
SMT是一個機械化的流水線,因此在審查時考慮的大部分因素是設備的精度、速度以及在質檢設備和流程方面的要求是否完善。
例如:來料檢驗是否嚴格執行?是否具備AOI(Automated Optical Inspection)自動光學檢測設備?人工複檢是否全面?出廠功能測試的完整度和測試率是否足夠等?
這些流程越是規範和全面,那麼就意味着產品的質量就越穩定。除了這些還可以看看合作方在以往產品遇到的問題記錄,主要查看問題和解決方案記錄是否清晰正確。
八、代工廠代工廠主要是指組裝廠,也指一些其它工藝或流程的加工廠,例如絲印、噴砂、包裝等。這類代工廠特點是注重技術和流程的管理,技術的好壞決定產品質量的極限,而流程好壞決定了批量產品質量和週期的穩定性。
在選擇此類的工廠中我們偏向於專業技術能力強、管理嚴格、責任心強的合作伙伴。
作者:賈明華,微信公眾號:智能硬件產品汪
本文由 @賈明華 原創發佈於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於CC0協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