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伯禮院士:揭露新冠病發時間軸,中藥用藥越早越好

人民日報-健康時報客户端消息,“去年2月份,我到武漢兩個多星期以後畫了一張病情演變圖。那是凌晨一兩點,我興奮得睡不着。”12月11日,中國工程院院士張伯禮在2021中華醫藥產業發展澳門論壇上分享,“這張圖表明,我們第一次把握了新冠肺炎是怎麼發生發展的。”

張伯禮表示,新冠肺炎感染以後的第一個星期,是病毒複製最活躍、傳染性最強的時期,但也是我們治療的最好時期。

“我們一直在提倡早發現、早隔離、早治療。其中強調早治,就是在病毒越活躍的時候它越脆弱,實際治療效果也最好。有80%的病人在第一個星期就把病毒控制住,以後就進入到康復期了。”

張伯禮院士:揭露新冠病發時間軸,中藥用藥越早越好

如果第一個星期沒有積極治療或有基礎病,病毒進到機體後免疫功能被激活,釋放大量炎性介質要殺死病毒,但在殺死病毒同時也傷害了正常組織,這就是所謂對形成炎性介質風暴,對機體形成第二次打擊,傷敵1000,自傷800。這種就所謂對輕症轉重症。再之後如果臟器損傷進一步加重影響功能,造成臟器衰竭和功能衰減,便會導致危症。

張伯禮表示:“通過這個時間軸,我們就清楚了新冠肺炎每個階段的病程、症狀、實驗室指標、病理,以及相應對治療辦法。我們對新冠肺炎有了充分把握,也制定出了有效對治療方案。”

“西醫關注病毒,中醫關注症候。”張伯禮院士表示,“新冠肺炎屬於‘濕毒疫’,以濕毒內涵為核心病機,兼夾發病為臨牀特點,並符合濕邪疾病對一般特點,起病隱匿、病程變化多端、黏膩焦灼、纏綿難愈。”

中藥早期介入、全程參與,在病程各個階段都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在早期階段,完全可以單獨使用中藥來控制病情,對輕症階段的主要目標是不轉為重症。而在重症、危重症階段,則要採用中西醫結合的辦法,將呼吸支持、血氧支持、輸液等手段非常重要,中藥作為配合治療。

此外在恢復期的患者及早給予康復治療,制定了官方康復指南,所以我國新冠肺炎後遺症出現的比例和嚴重程度都比國外較輕。

原標題:張伯禮院士:揭露新冠病發時間軸,中藥用藥越早越好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819 字。

轉載請註明: 張伯禮院士:揭露新冠病發時間軸,中藥用藥越早越好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