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文丨新博弈
微店傳出了上市的消息,市場卻沒有掀起太大的浪花,曾經最具影響力的社交電商平台如今顯得有些寥落。
2011年創立,2013年上線,2014年後再無任何融資消息,2018年遭遇嚴重的人員動盪——微店集團聲勢漸弱,逐步落後於拼多多、雲集、微盟和中國有贊等其他專注於二級市場的電商平台。
在沉寂的這幾年裏,微店不斷尋找着再次崛起的方法,積極地搶流量、拉新客,還不斷探索團購、外賣、線下培訓等領域,然而卻始終不得門道,被困在微商的長尾效應之中。
2020年,騰訊又颳起了電商風,微店集團應聲而起,準備登陸科創板。但是如今的電商賽道已經與八年前完全不同,即使背靠大樹,微店也很難再講“好故事”。
1、電商紅海中,微店上市憑什麼?據報道,微店集團擬前往科創板上市,該公司於2020年10月與東興證券簽署了上市輔導協議,計劃以首次公開發行人民幣普通股(A股)或存託憑證(CDR)的方式在科創板掛牌上市。
微店於2013年上線,是基於微信龐大社交網絡之上的電商平台,成立初期得到了眾多投資人的青睞。但是由於過度注重小微商家的圈層維護,微店在發展過程中錯失了“公眾號KOL+電商平台”和“線上小程序+線下新零售”兩次風口,逐步脱離了電商大戰的主戰區,此次傳出IPO消息才讓它重回大眾視野。
從數據來看,微店成績仍舊喜人。官網顯示,目前微店的入駐商家超8000萬,年交易額超1000億,在架商品數超過30億,用户破億,APP下載量達1.7億次,平均日活百萬量級以上。
同類競品雲集較早赴美上市,2020年Q3財報顯示,雲集第三季度總營收為1.54億美元,GMV為14.5億美元,但其2020年Q1、Q2、Q3的淨利潤分別為-187.85萬美元、-168.59萬美元和-612.93萬美元,多季度連續負盈利,雲集的市值也從上市之初的30億美元跌至4.9億美元。
如此來看,雲集在資本市場失意,而微店坐擁龐大的用户羣體,依然擁有競爭力。
微店上市的底氣更多來源於騰訊未滅的電商夢。
京東、雲集、拼多多都是從微信流量池起家的電商明星,騰訊系電商平台的發展卻還是散兵遊勇,缺少整合。2020年上線的小鵝拼拼和微信小商店仍在成長初期,並沒有掀起電商界的風浪。相較之下,與騰訊淵源頗深的微店是其在電商領域發力的絕佳選擇——創立至今,微店集團獲得的最大一筆投資正是騰訊領投的3.5億美元。
2021年的公開課上微信表示,微信小程序2020年日活實現4億+,人均使用個數增長25%,小程序交易額上漲67%,活躍小程序增長75%,全年交易額同比增長超過100%。通過微信小程序實現線上線下一體化,已經成為眾多小微商家的重要選擇,而微店是首家全流程接入微信小程序的電商平台,其為自己的業務生態找到了成長的沃土。未來,微店也會全方位接入微信視頻號,與騰訊看點直播和QQ小程序深度合作。
與騰訊社交領域全方位融合的發展模式賦能微店的社交電商屬性,乘着騰訊電商夢的東風,微店的確有再次起飛的希望。
2、野心勃勃,能力不足,抓不住的時代脈搏微店始終懷有跳出微信的野心,目前其已經與美圖秀秀、美拍、粉象生活等多個第三方平台達成合作,也在2020年打通微博小店,成為繼京東、淘寶之後第三個與微博小店合作的、商家數量破千萬的電商平台。
微店所處的社交電商領域雖然市場潛力巨大,但因為始終無法脱離“熟人生意”的範疇,而帶有許多負面的標籤。
正如雲集曾經的分銷模式就帶有傳銷色彩——賣家繳納365元的入門費成為店主,店主可以通過不斷邀請新店主來提升職位和組建“團隊”,並且可以從新店主的入門費中抽成。這種模式幫助雲集在短期內迅速集結30多萬名店主。但在2017年,其因涉嫌傳銷受到958萬元的行政處罰,儘管後期雲集改良了自己的分銷模式,但始終沒有完全挽回企業形象。
微店現行的運營模式吸取了雲集的教訓,竭力避免傳銷元素——針對品牌企業,線上店鋪不收入門費,只設兩級分銷,向線下店鋪導流社羣粉絲;針對小微商家及個人,微店主打“一分鐘免費開店”服務,向其提供豐富貨源和營銷平台,擴大用户“賣家化”的可能性。
然而這並沒有解決微店的首要問題——流量利用效率低。作為B2C平台,微店立足於微信的去中心化流量池,能夠為中大型商家提供私域流量,為連鎖商家提供線上經營方案。但是對小微商家來説,微店並不能為其帶來太多自己社交圈以外的流量。
而小微商家和微商恰恰是微店最廣闊的用户羣體,這兩個羣體的需求市場也正在被瘋狂搶奪着。電商傳奇拼多多的活躍商家超過510萬個,它們大多是淘寶京東無法覆蓋的中小企業。這一領域,微店很難與拼多多抗衡。
對微商來説,微店的存在則等同於一款開店工具,簡潔方便的有贊也能很好的滿足這個功能性需求。2018年港股上市後,有讚的市值已經漲到了611億港元(約509億人民幣),2020年,其服務商家的年交易額突破1000億元。
始終以賣家思維做事是微店的第二個問題,微店的市場營銷和推廣較為薄弱,尚未建立起用户的心智模型,更難針對消費者的需求做精準投放。作為平台方,微店的質量把控系統尚未完全成熟,屢屢被曝出負面新聞,於口碑非常不利。
微店也在佈局眾多細分賽道,如商家培訓、母嬰用品、產品測評、助農、旅行、直播等等。2020年雙十一期間其在騰訊看點直播舉辦的“億元回饋節”小有成績,成交額達2.56億元。這並不意味着微店已經建立起了自己的直播生態,與成熟的淘寶系、快抖系主播相比,微店依賴的騰訊系電商直播本身就較為弱勢,培養出圈主播更是時間和時機的藝術,微店起步已晚,想要靠直播帶貨翻身基本不可能。
3、資本海洋衝浪多年,微店這次是“浮”是“沉”微店曾被雷軍稱為“中國市場上最成功的的創業項目”,它的誕生與微信的崛起基本同步,曾在9個月內吸引超1200萬賣家入駐,成交額破150億元。雷軍、華平資本、順為資本、經緯中國都曾是它的投資人。但是在幾次電商變局中微店都沒有抓住機會,逐漸“失寵”於市場。“某企業信息查詢平台”顯示其在2014年10月之後就再無融資動作。據36氪報道,微信曾在2015年將微店從最高級的戰略合作伙伴下調了幾個等級。
後來微店幾乎在所有的風口做過嘗試——團購、外賣、拼團,但都不了了之,孵化的線下集市和供應鏈分銷平台等業務也都成績平平,自2018年後就鮮少釋出業務信息。
然而就在2019年,微店集團搭建起VIE架構——運營主體北京口袋時尚科技有限公司5名股東全部出質股權,質權人無線生活(北京)信息技術有限公司是一家香港公司全資子公司,同年12月,小米創始人雷軍卸任口袋時尚公司董事一職。如今微店集團的股東架構頗具神秘色彩,VIE結構讓其具備接受境外投資的天然條件。
微信近12億用户還有無窮潛力,社交電商仍有“錢途”。
如果説微店的崛起是單方面抱住了微信崛起的“大腿”,那麼此次微店的“再出發”,就是一場與騰訊電商的配合戰。2021年的微信公開課上,張小龍將視頻號和小程序抬上了新的高度,微信嘗試利用這兩個高速發展的端口來吸引海量B端入駐,以此來整合C端多元分散的需求。在這份宏大的商業藍圖中,微店已經率先全流程接入搶奪生態位,若其IPO成功,在微信的商業閉環中,微店集團將成為極具競爭力的一員。
只是在這之前,微店的問題需要被一一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