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巨頭的“壟斷”或將抑制創新

中國的互聯網行業正處多事之秋。前有螞蟻集團被暫停上市,而今一眾大型互聯網平台又被監管盯上了。11月10日,市場監管總局發佈了《關於平台經濟領域的反壟斷指南(徵求意見稿)》,這意味着,國家將反壟斷的“利劍”指向了大型互聯網平台,尤其指向其利用市場強勢地位和技術手段,妨礙市場其他主體參與市場公平競爭的行為。

對於互聯網巨頭,我們需要肯定他們在國民經濟發展中的巨大貢獻:創造了數以萬計的就業機會、建立了完善的產業生態、引領創新創業的發展,最直觀的是,給人們提供了全方位的便利。但隨着其話語權的逐漸建立,卻容易忽視其他市場主體的合法權益。這份以市場監管部門名義發佈的文件,正是旨在規範和約束大型互聯網平台在經營和消費領域中“店大欺客”的行為。

而事實上,除了在經營和消費領域,互聯網巨頭的壟斷行徑在近些年的創投界也頻繁發生。在中國的創業圈,一直流行一句話叫做“大樹腳下寸草不生”;在中國的投資圈,有一個詞語叫做“站隊BAT”。前者意思是,在大企業周邊,小企業很難生存。後者是指,創業企業接受BAT其中一家互聯網巨頭的投資。這種頗具壟斷氣息的生態格局正是近十年中國互聯網行業發展的真實寫照。

而這種格局在深圳和杭州的創業圈尤為明顯,深圳、杭州兩個城市分別坐擁騰訊、阿里兩個“巨無霸”企業,可以説,在這兩個城市,很難在找到能與之競爭的一流互聯網企業,因此也出現了“只有月亮、不見星星”的尷尬格局。曾有多位創業者對筆者表達過:之所以不想在深圳從事社交或者遊戲領域的創業,是因為想避開騰訊的輻射。

而如今,騰訊不僅在社交和遊戲領域佔據了大半壁江山,還和阿里、百度等巨頭一樣,將觸角伸至了更廣泛的金融、醫療、科技、零售等消費互聯網領域,甚至圍繞這些展開了無止境的“爭奪戰”,這種發展態勢讓互聯網領域的相關企業變得躁動、焦慮,不得不緊繃競爭和隨時被吞噬的弦。

這種互聯網中心化的格局在互聯網投資圈更為明顯,也就是“站隊”問題。德勤發佈的《中美獨角獸研究報告》可以看出,中國的獨角獸公司,有八成左右都和BAT有關聯。美團點評創始人王興在回憶當初拒絕阿里投資的情形時曾説道:阿里當時的態度是“你要10億美元可以,20億美元也可以,我們都可以投,但是你不能再要騰訊的錢”。

這種情形在創業者和投資人眼裏已經司空見慣了,“這些巨頭的投資條款裏都有排他性條款的。”一位投資人對筆者表示,不少創業者經常為此而感到為難。而讓他們更為難的是,拿了誰的投資就必須在誰制定的遊戲規則裏行事。“拿了阿里的錢,就要上支付寶、阿里雲等,配合阿里的戰略。”上述投資人説。

要流量、要生態,還是不站隊在孤獨中求勝?這是擺在許多創業者面前的難題。雖然在強勢的話語權下倍感無奈,但不少創業者都認為,白手起家、背後沒有BAT的支持,互聯網創業企業很難成為參天大樹。

與巨頭共舞的時代,不站隊很難,如今創業公司現在拼的是“誰的口袋深,誰就能贏”。這不由得讓人擔心互聯網壟斷而導致的創新抑制。 因為巨頭往往手持數據、流量、渠道和技術等關鍵的發展資源,尤其在C端流量紅利漸失的背景下,再去獲取新的資源變得更加困難。而巨頭們“滾雪球”的效應依然在持續,他們手上的市場份額越來越多,互相之間爭奪資源和擴大規模的競爭更加激烈,真正具有革命性的創新卻越來越少,而普通創業者的創新卻因為難以獲得相關資源而被束縛手腳。

當然,可喜的是,有互聯網巨頭也開始意識到“開放”對於自身和對於生態的重要性,開始走向更加開放的格局。畢竟,這些互聯網巨頭不再是單一的企業或者單一的產業,而是呈現生態化發展的態勢,大型互聯網平台已經衍生出很多細分的領域,滲透到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一家獨大,包打天下”的模式顯然不再合時宜,只有讓更多的市場主體參與到市場競爭中來,並且獲得更多的發展資源,才能真正激活創新。歸根到底,發展互聯網不是發展企業,也不是造富,而是造福於民。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589 字。

轉載請註明: 互聯網巨頭的“壟斷”或將抑制創新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