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家備受矚目的健康險獨角獸企業成功上市。
動脈網獲悉,北京時間3月3日晚上10點,健康險獨角獸企業Oscar Health正式登陸紐交所敲鐘,此次發行價39美元,開盤交易價為36美元,收盤價為34.8美元,公司市值68.57億美元,摺合人民幣超過440億元。
(Oscar Health首日股價走勢圖 來源:東方財富網)
從2012年成立以來,Oscar Health便一直受到資本青睞,截止目前累計完成10輪融資,融資總金額逾16億美元,投資方包括谷歌母公司Alphabet、老虎基金、平安創投等一線投資機構和科技巨頭。其中,谷歌是公司的長期投資者,其母公司Alphabet參與了Oscar Health的多輪融資。但高額融資背後,是Oscar Health持續不斷的虧損。從創立到現在,Oscar Health已累計虧損超十億美元。
值得一提的是,Oscar Health的三位創始人Mario Schlosser、Josh Kushner和Kevin Nazemi是哈佛大學同學,Josh Kushner也是美國前總統特朗普女婿Jared Kushner(前白宮高級顧問)的弟弟。
作為一家以技術起家的保險科技企業,Oscar Health從創立之初便在構建“互聯網+保險+醫療”的模式,其目標是想像Uber改變出租車行業一樣,通過數字技術改變健康險行業,具體表現在使用數字技術簡化用户決策流程、進行遠程健康管理、節省醫療費用等。
這幾年,保險科技賽道正迎來加速期,企業頻頻獲得融資。根據韋萊韜悦發佈的報告,2020年全球保險科技融資達到71億美元,創下歷史新高,較2019年增長12%,融資數量也達到有史以來最高記錄的377筆,同比增長20%。其中,上億美元級規模的融資達到了20次(國內企業中,水滴公司以全年3.8億美元位列全球第四)。不僅如此,美國保險科技巨頭Go Health於去年7月登陸納斯達克,IPO規模更是超過了9億美元。
作為健康險科技領域的代表性公司,Oscar Health的上市無疑又是一次行業的標誌性事件。鉅額虧損背後,Oscar Health究竟做的怎麼樣?它的理念和模式能給國內健康險行業的玩家帶來哪些啓示?今天的文章,我們就來探討這些問題。
三位哈佛同學聯手創業,谷歌母公司Alphabet是重要股東
從發心到上市,Oscar Health的背後,是三位哈佛同學聯手創業的故事。
Oscar Health的三位聯合創始人分別是Mario Schlosser、Kevin Nazemi和Josh Kushner,他們均畢業於哈佛大學商學院。Mario Schlosser擔任首席執行官,負責公司的戰略和技術,Kevin Nazemi則擔任CTO,負責技術、商務與市場,Josh Kushner負責公司的法務和財務。
三個人的角色分工與他們的經歷有關。從哈佛畢業後,Mario Schlosser經營着拉丁美洲最大的社交遊戲公司。負責技術的他,與朋友合寫了10部計算機科學著作,其中包括過去十年中被引用最多的計算機科學論文之一。
另一邊,Kevin Nazemi在微軟擔任市場負責人,擁有多年的商務經驗,後與朋友一起參與了移動App“Dnoe”的開發與銷售。作為房地產大亨Charles Kushner的兒子,Josh Kushner擁有雄厚的資本,其創立了專注互聯網科技的風險投資機構Thrive Capital,併成功投資了大名鼎鼎的圖片應用軟件Instagram,在Facebook收購Instagram之後,Thrive Capital獲得了豐厚的回報。
(從左起,分別為Mario Schlosser、 Kevin Nazemi和Josh Kushner 圖片來源:Oscar Health官網)
選擇在商業健康險科技領域創業,源起於他們一次相似的經歷。2012年,Josh Kushner因腳踝扭傷住進醫院,Mario Schlosser也因妻子懷孕在醫院待過一段時間。由於當時複雜的醫院計費系統帶給了兩人非常糟糕的用户體驗,於是他們決定自己創辦一家公司來解決這個問題。
彼時,奧巴馬醫改正在快速推進,Mario Schlosser認為個人健康計劃市場正迎來重要機遇期。於是,在確定了商業計劃後,Mario Schlosser與Josh Kushner找到Kevin Nazemi,三人一起創辦了Oscar Health,希望通過遠程醫療、以醫療保健為重點的技術接口和透明的索賠定價系統來改變健康保險行業。
這裏需要提及的一個背景是,美國不是一個擁有全民醫保的國家,在其醫療保障市場中,佔據份額最大的是商業健康險市場,其中包括僱主為員工提供的保險和個人購買的商業保險。儘管國家鼓勵大家購買保險,但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美國仍然有4000多萬人缺乏保障。
奧巴馬醫改的目的,就是要讓更多沒有醫療保障的人們擁有保險。為此,奧巴馬政府通過行政方式強制大部分美國人購買保險,低收入者則可獲得政府補助來購買保險。正是在此趨勢下,個人保險市場的想象空間被極大地打開。
面對這片藍海市場,Oscar Health順勢而生。由於創始團隊帶來的互聯網基因,Oscar Health天生與傳統保險企業不同,其用户體驗好、技術迭代快等優勢迅速佔領用户心智,很快佔到了美國個人保險市場10%的份額。
到成立後的第3年,嗅到機會的谷歌便參與了Oscar Health的投資,並在此後幾年通過其母公司Alphabet連續多次投資,2018年單筆投資更是達到了3.75億美元。在上市前,Alphabet 擁有18.1%的A類股權,及2.9%的投票權,為Oscar Health重要股東。
可以看出,Oscar Health在整個發展過程中,一直都屬於“明星”企業:創始團隊的背景足夠優質,投資機構也足夠亮眼,選擇的賽道也處於上升趨勢中,這是其引起行業關注的重要原因。但拋開這些之後,Oscar Health又做對了什麼?
技術為王,打造“健康險+健康管理”閉環
“想要改善健康險的用户體驗,就要大規模的創造個性化、用户可負擔得起的新體驗。”作為Oscar Health首席執行官的Mario Schlosser多次在公開場合提到,新的技術變革必然會引發商業模式的變革。
也因此,從一開始,“技術為王”就是Oscar Health創始團隊的信條,併成為了Oscar Health最重要的標籤。
為了能夠在技術上領跑,Oscar Health一直都十分重視技術團隊,在招聘這類員工時,都會允諾給到豐厚的薪資福利。
值得一提的是,Oscar Health搭建了全球第一個全棧技術平台,這也是其技術上最大的亮點。具體來講,全棧技術平台是將數據科學和對用户體驗進行端到端的控制和結合,也就是通過後台程序,實現自動收集用户數據並對用户健康行為進行實時干預等功能。該平台覆蓋了大部分醫療場景,包括用户和供應商的數據收集、理賠管理、賬單和福利管理、用户行為研究及干預等。
那如何通過技術改善健康險用户體驗?Oscar Health的解法是通過數字化的技術手段為用户提供遠程醫療服務,並主動介入到醫療護理和健康管理的環節中,從而擴充健康險企業的職能範圍,而非像傳統的企業那樣被動的充當賠付工具。
細化來説,Oscar Health在用户成為會員後,會為他們配置專屬的醫療護理團隊,這個團隊一般有1位註冊護士和5位護理人員。用户在Oscar Health的官網或者APP上發起醫療問診需求後,專屬的醫療護理團隊便會第一時間解答用户的問題,這大大節約了用户去線下看診的時間成本。
更有意思的是,Oscar Health的系統在用户授權後,會主動抓取用户的歷史搜索數據,當提及與醫療等相關詞彙時,護理團隊也會主動與用户取得聯繫,從而給到醫療建議,並在後續的診療過程中全程跟蹤陪伴。
除此之外,Oscar Health還為用户提供了平台註冊醫生的點評功能,用户可以通過對醫生的印象與服務體驗打分,從而為後面的用户提供參考,這就類似於醫生版的“美團”。在平台沉澱的評價數據,還可以在算法的支持下,根據用户喜好自動為用户推薦更匹配他們的醫生。
從這些服務可以看出,Oscar Health核心的商業邏輯是在技術的加持下,進行“健康險+健康管理”的閉環打造。
截至去年底,Oscar Health通過全棧技術平台能夠自動運行近80個的健康管理服務方案,為用户帶來了更加便捷的就醫與健康管理體驗。隨着會員人數的增多,以及用户行為數據的積累,Oscar Health沉澱了一個數據庫,這些獲得的數據使其能夠更好地訓練算法,並在此基礎上擁有了對外輸出數據的能力,例如依靠這些數據的部分授權,與醫療服務機構和藥品福利單位進行商業合作等。
站在商業的邏輯上看,用户通過使用Oscar Health提供的平台與服務,能夠享受到更加便捷的健康管理與診療體驗,他們在使用平台服務時所留下來的數據資產在授權後,Oscar Health可接入更多的醫療服務方來為他們提供更多、更精準的服務。這是一個良性閉環的模式,但問題在於,Oscar Health沉澱的數據一旦沒有合規運用,比如私自賣給第三方公司等,則必然會引起用户的不滿。
因此,在技術之外,上市之後的Oscar Health如何能夠在商業規則內,尋找到更多更好的模式路徑,將成為其下一階段發展好壞的關鍵。
持續虧損,Oscar Health的想象空間在哪裏?
從個險切入到健康險賽道的Oscar Health,目前仍未擺脱個險市場帶來的困境。
與團險等市場相比,個險市場存在人數基數小,人們購買保險的逆選擇傾向高等特點,導致一直以來個險市場的賠付率高,眾多大型保險公司都主動放棄了這部分業務。簡單點説,就是個險市場又苦又累又沒錢可賺。
來看Oscar Health的財務狀況,創立到現在,除了2017年,Oscar Health一直處在虧損狀態。2019年的淨虧損為2.61億美元,2020年的淨虧損達到了4.07億美元,從創立到現在已累計虧損超十億美元。
針對這個現象,Oscar Health也在積極開拓新業務。2017年,Oscar Health開拓了小企業的保險市場,2020年開拓了Medicare Advantage計劃。這些新業務的拓展為Oscar Health做大市場蛋糕帶來了助力。財務數據顯示,2019年,Oscar Health的直接保費為13.26億美元,2020年的直接保費為22.88億美元,同比增長72.5%。
最為關鍵的是,在佔成本大頭的理賠方面,Oscar Health交出了令人滿意的答卷。2019年和2020年Oscar Health的理賠淨額分別為4.08億元和3.09億元,佔直接保費的比例分別為30.77%和13.51%,這説明Oscar Health在控費環節上的能力逐漸凸顯,商業模式和技術實力得到驗證。
不僅如此,Oscar Health的行政費用也在得到控制,規模效應初顯。根據公佈的財務數據,Oscar Health的行政費用率從2017年的50%以上降低到了2020年的26.1%。
從上看出,儘管還處在虧損狀態,但在理賠等核心環節,Oscar Health的商業模式與技術能力已經經受住了市場考驗,並隨着規模效應的疊加,未來Oscar Health在商業市場上的發展充滿了現象力。
對我國健康險行業的啓示
我國的健康險行業,也正迎來快速發展的階段。
2020年,我國健康險原保費收入已超過8000億元。根據億歐智庫測算,2022年健康險保費規模將首次超過10000億,而2025年預計可達20210億元,市場發展潛力巨大。
在政策層面,作為醫療支付創新的重要一環,健康險也頻頻被政策提及。2020年3月5日,在中共中央國務院出台的《關於深化醫療保障制度改革的意見》的政策中,有“建立以基本醫療保險為主體,醫療救助為託底,補充醫療保險、商業健康保險、慈善捐贈、醫療互助共同發展的多層次醫療保障制度體系”的表述,為我國的醫療支付體系做出頂層設計。在政策的指涉力,未來健康險必將在醫療支付中扮演重要地位。
順應趨勢,大量企業和資本在近年來湧入健康險賽道。這一年來的大額融資事件就有保險極客獲2500萬美元C輪融資,南燕保險科技獲得2.5億元C輪融資,暖哇科技獲A輪億元融資等。不僅如此,在融資頻率上,國內健康險科技企業也表現搶眼,例如圓心惠保2年完成3輪融資,鎂信健康3年完成5輪融資,妙健康4年完成4次融資,保險極客5年完成7輪融資……
從整個融資節奏可以看出,C輪和D輪的健康險科技企業已經越來越多,這表明我國健康險企業已經走到了上市前夕。但同樣的,我國健康險行業在打通“健康管理+健康險”的閉環方面,還有不少的難點需要突破。例如信息不對稱、專業化程度低、賠付率高、盈利能力低等問題還橫亙在健康險行業面前。
當然值得欣喜的是,我國的健康險科技公司也在不斷重視數字化技術對於行業效率的提升。例如從2015年開始,作為國內數字化精準健康管理的先行者,妙健康先是藉助物聯網及智能硬件打造了基於AloT的物聯網健康大數據平台“妙+”,再結合專業醫學研究和人工智能算法,分別構建了“H-健康風險分級管理平台”和“M-人工智能健康干預平台”,統一形成了強大的健康管理數字中台。
也就説,以數字技術為驅動力正成為國內優質健康險科技企業的共識。而這,也正是Oscar Health取得快速發展的重要原因。
另外,除了重視技術,Oscar Health對國內企業的啓示還有為用户提供高性價比的服務。因為用户夠買健康險產品並不單單是為了理賠,而是為了獲得相應的醫療服務和醫療保障,這才是用户最底層的心理訴求。所以,技術之外,國內的健康險科技企業們在搭建服務閉環時,要滿足到特定用户的本質需求,在“醫、藥”方面的渠道開拓上能持續穩定運營。
水大魚大。相信隨着我國商業健康險市場的逐漸成熟,國內健康險科技的頭部企業也將在近幾年迎來上市潮,併成為我國國民健康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
畢竟,無論是Go Health上市,還是今日上市的Oscar Health,亦或將於未來上市的國內健康險科技企業,它們最大的意義不在於資本市場又多了一家優質的投資標的,而在於大健康行業在科技浪潮的推動下,一批敢於顛覆傳統的創新者在提升人類福祉的事業中,獲得了商業社會的認可與幫助。而這,將鼓舞着一批批創新者持續投入到大健康行業中來,併為傳統的醫療生態帶來更多的活力。
風口已來,國內的Oscar Health會是誰呢?
#健康險# #特朗普# #Oscar heal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