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於,中國公佈了一則消息。
無數華人歡呼,很多人的朋友圈都在瘋狂刷屏!
誰也沒想到,我們英雄誕生了!
就在9月8日,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會。1499名抗疫戰士,接受了國家賦予的先進個人稱號。 請你一定要知道,他們,當之無愧啊!
太驕傲了,鍾南山院士被授予“共和國勳章”!
陳薇、張伯禮、張定宇被授予“人民英雄”稱號。
而在之後的媒體採訪中:
我們注意到了一位英雄蒼老的父母
他們痴痴的望着屏幕,讓14億中國人流淚。
求你一定要記住啊!他們就是中國疫苗研發者,“陳薇”的父母!
6個月不見,他們的女兒陳薇在實驗室裏奮戰,與病毒做鬥爭。
她,玩命研製中國新冠疫苗,讓外國人目瞪口呆!
她,也因此一夜白了頭髮!
面對這樣的英雄,揪心的是:還有太多人不知道陳薇是誰?!有人都知道她是研究新冠病毒疫苗的博士。率領團隊研製的重組新冠疫苗讓世界再次見證了“中國速度”。
可,你們並不知道的是:
她是清華才女初戀臉,卻甘願長剪髮入伍。
她本來有賺大錢的機會,卻寧願紮根實驗室30年如一日。
03年非典一戰成名,04年與埃博拉拉鋸10年之久。
中國疫苗研發者——陳薇
那些沉甸甸的榮譽
請讓更多人看見她吧!
想不到!清華校花初戀臉現實版“花木蘭”
1966年,陳薇出生在浙江南溪。
在別人眼裏,她的前半生如同“開掛”一樣,從小就是“別人家的孩子”。不僅是因為她長了張清秀的“初戀臉”,而且,她還是個實打實的學霸。1984年,18歲的陳薇考入浙江大學化工系。
4年後,她因成績優異被推薦到清華大學生物化工專業攻讀碩士學位。不過,直到那時,陳薇依然志不在搞科研。這個前衞的女孩兒喜歡舞蹈,搞過舞會。
因為清華女生少,還跑到其他學校去拉人;也喜歡文學,經常發表一些美文,夢想是以後當一名作家。所有人都覺得,浪漫又前衞的陳薇,將來不太可能從事科研工作。然而,畢業前夕,陳薇的選擇跌破了大家的眼鏡:
她不僅要搞科研,還要到軍隊去搞科研!其實,陳薇之前也沒想過要走這條路。本來她已經和深圳的一家著名生物公司簽了約,但一個插曲徹底改變了她的人生。1990年底,導師派她去軍事醫學科學院取回實驗需要的抗體。
沒想到這一去,她就被那裏的尖端課題和科研設備吸引住了。擔負着我們國家防禦核武器、化學武器和生物武器的特殊使命。陳薇熱血沸騰,心中產生了一種投身其中的強烈願望。
她放棄了高薪工作,毅然從軍。拯救14億中國人性命她真的太狠了
陳薇真正進入大家視野是在2003年非典時期。
2003年春天,一場突如其來的傳染性非典型肺炎終蔓延至全國。
世界衞生組織將其命名為嚴重急性呼吸綜合徵,簡稱:SARS。SARS暴發後,學校停課,娛樂場所停業,全國到處人心惶惶。
危急時刻,37歲的陳薇,受命研製預防非典病毒的疫苗。她沒有周末和節假日,晚上零點以後從實驗室回家是常事。
為了和疫情搶時間,陳薇帶領課題組冒着生命危險,進行非典病毒的體外細胞試驗,構建新的動物實驗模型。一般情況下,負壓實驗室一次最多隻能待5個小時,待久了就會因缺氧嚴重頭痛。
可陳薇和同事們為了搶時間,每天進去一待就是八九個小時。為了能夠多待一會兒,進實驗室前,還儘量不吃飯不喝水,使用成人尿不濕,以減少出來的次數。在實驗最關鍵的時候,陳薇和組員們在實驗室48小時沒有閤眼。
長達100多天的時間裏,陳薇的丈夫和4歲半的兒子只有從電視節目中才能看到陳薇。有一次兒子看到媽媽出現在電視裏,撲上去親吻,才發現不是真的,忍不住哇哇大哭。
哪個孩子不希望媽媽留在身邊。哪個孩子不渴望成長過程中有媽媽見證。哪個孩子不期待媽媽的陪伴。可陳薇不能停下來。
2008年汶川地震,陳薇再次臨危受命。擔任“國家減災委科技部抗震救災專家委員會”衞生防疫組組長。在不斷的餘震中率隊入川,戰“疫”長達兩月。為了將疫情阻擋在國門之外,她做出了一個大膽的決定。到非洲一線去!
她要“做最好的、真正有效的疫苗。”2015年年底,在前期工作的基礎上,陳薇團隊研發出世界首個2014基因型埃博拉疫苗。
後來大家在電影《戰狼2》中,看到陳博士,很多人認為原型人物就是陳微。十年如一日的蟄伏和堅持,終於讓她在2020年的戰鬥中爆發出令人驚歎的“能量”。
與“毒”共舞29年!這次面對來勢洶洶的新冠。
她成功研發出新冠疫苗,她也成為新晉中國工程院院士。
中國英雄集體曝光謝謝你,為我拼過命
其實,不只是獲得榮譽的陳薇
讓全世界都看到我們中國人的軟硬實力
中國一次次驚豔世界
離不開背後那些默默無聞的英雄們
前不久,在改革開放40週年人物評選榜單裏,
有科研專家、醫學專家、也有藝術家
每一個人都在自己的崗位上兢兢業業,最終有所建樹,成為了中國在世界上具有影響力的人物。
為國防事業鞠躬盡瘁的林俊德院士,
50年裏參加了40次核實驗
在最後的彌留之際
即便連呼吸都困難
還在惦記着項目的進展
在病牀上的他説:"我身體不行了
最後能為國家做的就是把
裝滿畢生心血的U盤安全交給年輕人手裏..."
102歲的朱顯謨院士,
紮根黃河一輩子
讓黃河水變清,河道周圍綠樹成蔭
攻克不可能的難題
驚豔全世界的水利界!
朱院士生前在採訪中,説過自己的願望:即便全世界都不相信,為了讓黃河水變清,紮根黃河多年,減少了數億噸泥沙,最終實現夙願。
90歲高齡潘際鑾院士,
畢業於清華大學的他
為了讓中國擁有第一條自己的高鐵
奉獻了一生最好的年華
他為中國創造了數千億的價值
卻依然過得清平
騎着腳踏車與老伴走在清華的校園裏
“中國天眼之父”南仁東
為國家發展鞠躬盡瘁
開創世界上最大的單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
接收面積達25萬平方米
領先其他國家20年!
全世界都為之驚訝
連那些“發達”國家都難做到的壯舉
中國人竟然做到生生在大山中建出了
一座精密天文望遠鏡
當然,還有我們十分熟知的:鄧稼先,諾貝爾得主屠呦呦,養活無數人的袁隆平,他們一次次驚豔了世界,獲得最高榮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