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控技術上市敲鐘,成為中國推進智能製造的一個強有力“音符”。
作為工業自動化控制系統的代表,DCS(Distributed Control System,集散控制系統)也被譽為現代工業的“大腦”和“神經中樞”,其應用相當廣泛,不僅作為核心技術用於智能製造領域,許多重要的大型設施也都是由它來控制和指揮,比如國防武器裝備、石油石化、能源電力等。
由於工業自動化領域的技術壁壘高,之前國內所用的工業控制系統基本上全都依靠進口,直到浙江中控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等本土企業的出現,才打破了跨國公司壟斷大型控制系統的局面。
眾所周知,製造業從來都是立國之本、興國之器、強國之基。因此,中控技術的上市之路一直以來都十分引人注目,其創始人褚健的傳奇人生在業內更是無人不曉。2020年11月24日,當中控技術在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敲響上市銅鑼的一剎那,不僅意味着中控技術邁向新的發展篇章,也成為了中國推進智能製造的一個強有力“音符”。
◎ 中控技術在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上市
01
恪守專注、務實、創新的發展理念
回顧中國所有優秀企業的成長史,無不是善於因時順勢,自強不息。要想在自動化控制系統上取得突破,需要耐得住寂寞、經得住誘惑。從1999年成立以來,中控技術就專注於為面向流程工業為主的企業提供以自動化控制系統為核心,涵蓋工業軟件、自動化儀表及運維服務的智能製造產品和解決方案,幫助用户提升自動化、數字化、智能化水平,實現工業生產自動化控制和智能化管理。
中控技術的發展主要經歷了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1999年成立至 2006 年,以中小項目為主的 DCS 產品供應商。
在此階段,中控技術聚焦為國內流程工業的中小型企業提供產品和服務,先後研發了JX-300X、ECS-100 等重點產品,進行行業(化工、石化、火電、冶金等)拓展和主要客户羣積累,爭取到一系列中小企業客户和中小型項目,開始實現流程工業對國外品牌 DCS 系統的國產化替代工作。
第二階段:2007 年至 2015 年,全面突破中大型項目的自動化系列產品供應商。
從2007年開始,中控技術在拓展自身產品線的同時,將主要目標客户拓展到中石化、中海油等大型國有企業,逐漸進入中高端市場。爭取到包括中石化等國內高端客户和大型煉化一體化、煤制烯烴、乙烯等主流和大型項目,確保了化工、煉化行業優勢地位,擴大冶金、造紙、建材領域市場佔有率,實現對國外品牌的追趕和超越。
第三階段:2016 年至今,致力於為用户實現智能化轉型的智能製造解決方案供應商。
在智能製造與工業互聯網的熱潮下,中控技術開始面向流程工業企業提供智能製造解決方案,研發了TCS-900 安全儀表系統、 ESP-iSYS 實時數據庫系統、APC-Suite先進控制軟件、MES-Suite 製造執行系統、VxOTS 仿真培訓軟件等工業軟件,參與了神華寧煤、東北製藥等國家級智能製造示範項目,幫助用户在數字化浪潮和產業變革中邁向工業4.0。
根據睿工業的統計數據顯示,中控技術的DCS核心產品在國內的市場佔有率達到了27.0%,連續九年蟬聯國內 DCS市場佔有率第一名,其中在化工領域的市場佔有率達到40.7%,在可靠性、穩定性和可用性等方面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值得一提的是,中控技術先後承擔了大宗原料藥及醫藥中間體智能製造新模式項目、石化智能工廠試點示範項目、百萬噸級烯烴智能製造新模式應用項目、高端煉化一體化智能製造新模式項目、綠色化工新材料產業鏈智能製造新模式項目等工信部智能製造項目。
中控技術高度重視研發與創新,截至2019年底,取得272項專利和348項計算機軟件著作權;獲得兩項國家科學進步獎二等獎,一項中國標準創新貢獻一等獎和多項省部級以上科技進步類獎項,牽頭或參與制定國際標準2項、國家標準19項。
02
壓不彎的民族脊樑
如果説專注、務實、創新的發展理念奠定了中控技術自主創新的基礎,那麼從戰略層面,中控技術的成功離不開一個靈魂人物---褚健。作為中控技術的創始人,褚健跌宕起伏的創業歷程,成為我國智能製造的傳奇。
如果把時間回溯至1999年之前,那時的底層自動化控制系統基本被國際巨頭壟斷,這些核心控制系統一旦出現問題,基礎工業設施將面臨嚴峻的安全隱患。在這種背景下,從成立的第一天起,中控技術就致力於自主創新,而“中控”的內涵就是要成為中國自動化控制技術的第一品牌,其英文名SUPCON的由來則是Super Control(一流控制)的縮寫。
但這並不容易,當時企業對於DCS系統的需求多以項目為主導,由於項目本身週期較長,加之長期使用外國產品形成的依賴,本土企業在短時間很難對市場形成衝擊。在經過了將近10年的艱苦努力後,中控技術的DCS系統才得以在化工領域得到推廣應用,之後逐漸向煉油企業、造紙、電廠等行業拓展。
歷經坎坷的並不只是中控技術,甚至褚健本人也曾一度深陷囹圄。2017年1月,經歷磨難的褚健重回中控,隨即宣佈實施烈火計劃:力爭在三年內(2017年至2019年)徹底變革中控,讓中控技術成為一家真正受人尊敬的、充滿活力的創新型高科技公司。
時間會抹去許多噪音。在這三年裏,在褚健的帶領下,中控技術發生了脱胎換骨的變化,不僅形成了覆蓋設備層、控制層、車間層、企業層、協同層的完整自動化控制系統解決方案,同時,褚健還打造了工業操作系統SupOS及工業互聯網生態。這也反映在中控技術的業績上,2017年、2018年、2019 年中控技術三年的營收分別為 17.1億元、21.3億元、25.3億元;淨利潤分別為1.7億元、2.8億元、3.7億元。
◎ 中控技術創始人褚健
03
翻開中控技術的新篇章
本次上市,中控技術發行價為35.73元,發行數量為4913萬股,募資總額為17.55億元。開盤後,中控技術開盤價為110元,較發行價上漲207.86%,總體市值已超過500億元。毫無疑問,上市所帶來的融資和品牌效應將助力中控技術發展得更快。但在褚健看來:“相比公司規模多大,我們更追求自身產品為國家的經濟建設以及國家安全做出貢獻,這才是中控技術的價值所在。”根據中控技術提供的招股説明書顯示,目前中控技術的業務主要分為三個領域:
1.自動化控制系統:DCS、安全儀表系統(SIS)和網絡化混合控制系統;
2. 工業軟件:實時數據庫(RTDB)、先進過程控制(APC)、製造執行系統(MES)和仿真培訓軟件(OTS)
3. 自動化儀器儀表及運維服務。
隨着傳統產業出現的數字化、智能化轉型需求,中控技術正在加速整合軟件研發和解決方案研究,加快發展以先進過程控制與優化(APC)、製造執行系統(MES)、操作員仿真培訓系統(OTS)、數據採集與監視控制系統(SCADA)等系列軟件,助力傳統產業的綠色、數字、智能化發展。
“要想數百萬製造企業都能發揮智能製造、工業互聯網的優勢,需要把所有的生產過程、參數、設備連接起來,同時還要有大量的應用和軟件。對於企業而言,需要在同一個平台上,基於統一的數據模型,打通各種應用,連接物和信息,從而達到快速應對市場需求和企業內部最優化的目的。”褚健在e-works舉辦的2019中國智能製造高峯論壇上表示:“對於流程工業來講,從上游(自然資源)到中游(工業原材料)是工業體系的基石,目前國內分為中小民營企業、民企和一般國企、央企和大型民企三種不同體量,正處在工業水平的不同階段。中控技術的任務就是幫助工業企業用户實現從工業3.0到工業4.0的轉變,但必須要完成工業2.0和3.0的任務。”
◎ 褚健在e-works舉辦的
2019中國智能製造高峯論壇發表演講
後記
可以看出,未來兩到三年,中控技術將緊扣主業,圍繞制定的戰略方針,鞏固以集散控制系統(DCS)、安全儀表系統(SIS)和網絡化混合控制系統為核心的工控市場並拓展高端客户市場份額,加快工業4.0相關工業軟件的開發和建設步伐。此外,中控技術也將加速開拓國際市場,向海外石化、化工、電力、製藥、建材為主的流程製造行業提供自動化、數字化相關產品及解決方案和服務。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對於中控技術而言,上市只是一個新的起點。過去21年中控技術的自主創新之路歷經磨難,今後也還將面臨諸多挑戰。真誠祝願中控技術百尺竿頭,更進一步,成為我國推進智能製造,建設製造強國的主力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