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澎湃新聞
近日,廣州一私募基金經理轉行做外賣小哥兩個月晉升的消息走紅網絡。
6月12日,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記者找到了報道中的主人公梁智俐,梁智俐首先向澎湃新聞記者否認了報道中的“私募基金經理”身份。“我不是私募基金經理,在送外賣之前,我是和朋友一起創業,以工作室的形式做對沖基金,好的時候一個月有30多萬元的盈利。金融行業最容易出問題的是資金鍊,投進資金在市場裏出不來,之後又沒有新的資金進來渡過這個難關,如果剛好碰到行情不好,就很容易資金鍊斷裂,導致虧就是實虧,沒法再翻身。我也是碰到這個問題,最後就是工作室解散,保住了一點點。”梁智俐説。這次的創業經歷導致梁智俐和朋友虧了200多萬元,在家閒了幾個月後,梁智俐決定去送外賣。“開始説送外賣是有賭氣的成分在。”梁智俐説,“我厭倦了金融行業,也厭倦了數字遊戲,不願意再回到原來的環境,做同樣的事情。在家裏閒着,又有經濟壓力,每月有2萬元的貸款。所以和家人一起吃飯時,我説隨便出去做點什麼,就跑去面試餓了麼騎手。”梁智俐的簡歷同樣讓餓了麼的面試官詫異。廣州本地人送外賣的本來就不多見,更何況梁智俐在做對沖基金工作室前,還有9年的銀行工作經驗。梁智俐介紹,他在2009年從廣東金融學院投資理財專業本科畢業,之後進入廣州農商銀行工作,2018年離職創業。在銀行工作時,他曾經是廣州天河區多個營業網點的項目負責人,月收入達到約1.5萬元。“轉作外賣小哥,當時是想玩一下,試一下,但沒想到乾得很開心。3月份,公司內部出現珠江新城副站長的競聘啓事的時候,我的態度就很明確,我不會侷限於做個騎手。”梁智俐告訴澎湃新聞記者,他在工作2個月後,憑藉工作期間的無差評記錄以及面試時的出色表現贏得了這個職位,現在是管理60人的副站長。“我們站點騎手年長的有50歲的,年輕的有18歲的,我的工作相當於騎手的‘保姆’,幫他們做調度,更好地消化掉高峯期的單量。比如,我們服務的CBD(中央商務區)商圈,60個人要在兩小時送700單,訂單多,騎手有壓力就容易出狀況。”梁智俐説,自己在外賣行業還是一個新人,需要去慢慢摸索。“我媽媽一直不好意思説,兒子去送外賣了,我剛開始送外賣的時候也怕碰到老東家的單,怕碰到熟人。如果現在遇到熟人,我會讓他不要對外賣小哥太挑剔。”梁智俐説。回想過去,梁智俐説:“我從不後悔從銀行業出來,以前也風光過,很慶幸做對沖基金時出來的早,如果當時有錢肯定還會繼續支撐下去,但支撐下去會碰上今年的美股多次熔斷,那就是崩了,完全沒有了。所以,我們還算走得快的。”對於未來的打算,梁智俐説:“我想看看從現在的站點能否一步步走到阿里巴巴,在阿里巴巴有個合適的職位。”據澎湃新聞記者瞭解,在餓了麼平台,梁智俐是轉行送外賣的一個縮影。疫情期間,還有更多不同行業的人兼職送起外賣。數據顯示,1月下旬以來,餓了麼累計提供超120萬騎士就業崗位。 在上海,有醫學博一的學生、寶鋼的普通員工、公司內審、被降薪的白領等各行各業的人成為餓了麼兼職騎手。餓了麼方面稱,疫情期間新增入職的騎手中,22%為工廠工人,16%為個體創業者,他們主要來自於服務業和機械製造業。另外,疫情期入職的騎手平均年齡38歲,而全國騎士整體平均年齡31歲,而49歲以上的羣體中,送外賣的第一大原因是由於失業。值得關注的是,在浙江橫店影視城,新註冊的騎手人數創歷史新高,其中有超七成來自羣演行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