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突然刷屏朋友圈的MBTI是啥?連谷愛凌也……

由 烏雅竹雨 發佈於 科技

網友製作關於MBTI的表情包

韓國電視台還推出以此為主題的真人秀以及影視作品,就連谷愛凌也在採訪中透露自己曾做過MBTI測試,結果顯示她是INTJ。

視頻截圖

這四個英文字母並不是新的“互聯網黑話”,而是性格類型的縮寫。而隨着它的流行,諸如“玄學”“偽科學”的爭議也隨之而來。

MBTI是啥?MBTI全稱為 “Myers-Briggs Type Indicator”(邁爾斯-布里格斯性格分類指標),是一種自我報告式的人格測評工具,用以衡量和描述人們在獲取信息、作出決策、對待生活等方面的心理活動規律和不同的人格類型表現。  

MBTI由美國作家邁爾斯和她的母親布里格斯研製開發,其理論基礎是瑞士心理學家榮格所創立的心理類型理論。

網友製作MBTI表情包  

MBTI將個體行為差異分為四個維度,包括精神能量指向、信息獲取方式、決策方式以及生活態度取向。 

每個維度包括兩個方向,代表不同的偏好傾向,分別是外向型(Extroversion)—內向型(Introversion),實感型(Sensing)—直覺型(Intuition),情感型(Feeling)—思考型(Thinking),判斷型(Judging)—感知型(Perceiving)。  

四個維度的不同偏好傾向組合起來,便形成16種人格類型。現在流行的MBTI十六型人格測試結果分為4個大類,包括分析家、外交家、守護者和探險家。

MBTI網站截圖  

不同類別有某些相似的性格特質,谷愛凌的INTJ,就被描述為“富有想象力和戰略性的思想家”。  

MBTI為什麼受到歡迎?MBTI的第一張量表於1942年問世,之後不斷修訂、完善。20世紀80年代,MBTI才開始風行起來。直到現在,MBTI再次掀起互聯網的新熱潮。  

MBTI為何受到歡迎?普遍認為,MBTI通過二分法的分類方式,操作簡易、便於傳播。同時,MBTI並非用“問卷測試 ”的結果給個體下結論,而是將決定權交給接受測評的人,讓每個人通過自己給出的信息,去尋找和判定自己的人格類型。  

在MBTI的測試結果中,除了顯示人格類型,還會顯示每個人在每個選項上的百分比,以及該人格所具備的特徵。人們能夠以此為座標,來認識並分析自己的性格表現。

MBTI網站截圖  

儘管MBTI備受歡迎,但在學術領域,該測試一直面臨爭議。有學者認為,該測驗的信度和效度不理想。也有人認為,該測驗的描述含混,屬於“巴納姆效應”——因為描述模糊而普遍,以至於放諸四海而皆準。  

在今天,也有不少人認為,短短的幾十道題無法概括一個人,人的性格也並非是一成不變的。而且,MBTI往往只描述性格中的優勢,對缺點閉口不談。  

然而,大概正是因為MBTI相對簡單、温和的方式,讓它變得流行起來。尤其在社交媒體時代,人們常常用MBTI來進行自我表達、分享和社交。

網友總結不同性格表現  

牛津大學英語系副教授及伍斯特學院研究員米爾維·艾姆蕾認為,即便不是MBTI,也會有其他東西來填補這個位置。  

“人們很渴望瞭解它所呈現出的這種自我認知。它以一種無關痛癢、容易消化的方式呈現那種認知。我們受到一種難以置信的牽引……你甚至可以説出一些也是ENTJ型的名人或者明星。這是在混亂複雜的世界裏創造意義的一種方式。”  

用MBTI招員工或對象,靠譜嗎?MBTI問世以來,常被用於求職招聘和找對象。艾姆蕾曾在《性格經紀人:邁爾斯–布里格斯的奇怪歷史及性格訓練的起源》一書中探究該測試背後的故事。  

她表示,20世紀40年代,邁爾斯和美國第一批人力管理諮詢顧問中的一位顧問開始把測試賣給一些大公司,如通用電氣、標準石油公司、紐約人壽保險公司。  

這些公司使用它來進行CEO自評、面試應聘者、以及評估是否該向某種性格的人收取更高的壽險費用。後來,許多求職者將測試結果作為彰顯個人性格的主要標籤,並藉助MBTI的分析話語推銷自己。一些秘密組織挑選特工時,也會使用MBTI測試。

MBTI網站截圖  

那麼,公司用MBTI來篩選員工,個人用MBTI來規劃職業發展,以及找對象,靠譜嗎?  

不少網友對此都保持謹慎態度。有人認為,心理測量只在某個斷面提供參考,不是診斷性的,更何況非專業人士對很多概念的理解偏差極大。也有人認為,大家在社交平台上就是“圖一樂呵”。還有人表示,這只是一種認識自我的方式,僅供參考。  

有學者曾研究指出,不能將MBTI結果作為最終人格類型判斷,而要在MBTI認證的專業人員引導下,將問卷結果作為參照,從而確定個體的人格類型。  

“MBTI可以幫助認清自己,但並不剝奪認知自由,把結論強加於人;MBTI可以有效地評估人格類型,但由此並不能推斷行為態度、智力水平、能力強弱、工作表現、未來禍福和命運。”  

至於當下,有些人將MBTI作為一種新標籤,則可能更讓事情不再那麼有趣。人是動態的人,俗話説,“千人千面,百人百性”。做性格測試很容易,但向內探索將永無止境。

(中國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