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團大數據持續殺熟的背後,陷入困局的又何止是快遞員?

可以説,自從美團成為家喻户曉的工具之後,關於美團的討論隔段時間就會出現一個新的熱點,不管是美團外賣員陷入平台程序化的內卷,還是如今的大數據殺熟技術爐火純青,總之美團,早已將屠刀對準了每一個使用它的用户。

美團大數據持續殺熟的背後,陷入困局的又何止是快遞員?

既上一次的美團外賣員,被平台算法所困住之後沒多久,這次美團再次放出重磅炸彈,原來對於美團使用用户,其也是怒下狠手,不知道是不是向滴滴學習,總之坑人技術簡直是出奇一致,再次在網絡端引起了一大堆人的憤怒。

美團大數據持續殺熟的背後,陷入困局的又何止是快遞員?

大數據殺熟的背後,巨頭們都將技術用到了哪裏?

其實早在美團之前,另外一家公司,也是以大數據殺熟而聞名,在如今的互聯網IT圈子裏面,如果説排名第一的是BAT,那麼排名第二的就莫過於頭條,美團,滴滴了,而滴滴在之前經過瘋狂補貼大戰之後,如今已經順利拿下了國內打車軟件行業第一,而其本身的大數據分析能力也是更加嫺熟,可是這種能力卻並不一定是應用到用户方面,而是用到了如何從用户身上掠奪更大的利益。

美團大數據持續殺熟的背後,陷入困局的又何止是快遞員?

比如説,對於平常使用打車軟件較多的人來説,同樣的里程,打車費用相對而言要優惠很多,甚至比平台上面的很多新用户要多出兩到三成,如果不是比較,你根本看不出來,而對於一些新用户,為了吸引其更頻繁的使用自家的打車軟件,則是各種費用低到了一種髮指的程度,然而平台又不會真正做慈善,所有的這一切最後都要從老用户那裏把羊毛擼出來。

美團大數據持續殺熟的背後,陷入困局的又何止是快遞員?

除此之外,在不同時間段,相同的里程,同一個人叫同種類型車,價格依舊是千差萬別,看似平台是利用大數據在幫助合理的規劃路線,協調資源,然而其背後的割羊毛思路卻從來沒有變過,在用户質問為何同一個手機,就因為切換了個一個賬號,叫車的價格千差萬別之後,平台想到更多的是找藉口,找理由,最後眼看瞞不住了,就説是程序Bug,程序員也真的是無辜躺槍。

美團大數據持續殺熟的背後,陷入困局的又何止是快遞員?

美團會員背後的殺熟技術,和滴滴打車如出一轍

而近日,美團所爆出的會員黑幕,則更是將大數據這一幕後的遮羞布,狠狠地撕了下來,據網友反饋,自己開了會員,可是用會員付款的時候,其價格居然比朋友的非會員還要多出幾塊錢,最後自己切換了另外一個手機號,登陸之後,馬上價格讓自己大跌眼鏡,同樣的點餐,價格居然比會員還便宜,而美團開會員時,明確寫到,會員將會使你享受更大的優惠,如今看起來確是極為諷刺。

美團大數據持續殺熟的背後,陷入困局的又何止是快遞員?

美團的會員殺熟技術,幾乎和滴滴有着異曲同工之妙,主要還是根據你是用軟件的頻率,還有使用的習慣和購買商品的分類,如果説你本身平常就是用得比較多,購買的頻率也比較高,那麼其自然在各個環節會稍微進行加價,反正你也不會在意,而對於使用的較少的用户,則會適量打折,等待你使用形成依賴之後,那麼在實行同樣的殺熟技術。

這樣在潛移默化當中,如果你不是太過於仔細觀察,根本就無從發現,但是使用的多了,你才會感覺到,價格似乎是越來越貴,最後無奈之後開了會員,開了會員對這種狀況只能是緩解,但是從根本上來説,其並沒有解決掉省錢的問題,不過是將原來加的錢轉移到每個月開的會員上面而已,看起來似乎是省了錢,但是最後仔細想想,不過是一場錯覺而已,實際上最後自己還是淪為了韭菜。

美團大數據持續殺熟的背後,陷入困局的又何止是快遞員?

大數據雖好,但不應該成為巨頭謀利和殺熟的工具

可以説,如今的大數據技術,已經幾乎涉及到互聯網各個大的產品的角角落落,大數據本身的意義,是能夠利用數據背後的挖掘和邏輯,為不同的用户提供千人千面的畫像與推薦,同時大數據能夠挖掘用户真正的喜好,智能化的展示用户所感興趣的內容,讓用户對平台形成一定的依賴,在用户的瀏覽和使用過程中,瞭解用户的喜好,打上相應的標籤,進而為用户進行服務。

美團大數據持續殺熟的背後,陷入困局的又何止是快遞員?

可是如今的大數據技術,卻似乎力道用錯了地方,在收集了大量的用户數據和個人消費習慣之後,卻開始鑽起了用户懈怠的空子,用會員,減價,促銷還有各種有會員,和用户玩弄着數據遊戲,根據用户對於平台的依賴和使用深度,來決定最終的套餐與產品展示價格,逐漸讓用户入套,而這套所謂的差異化擼羊毛方式幾乎是讓無數平台屢試不爽。

美團大數據持續殺熟的背後,陷入困局的又何止是快遞員?

包括前段時間的外賣員陷入平台規則怪圈一樣,機器算法的學習,早已是拿捏住了一個外賣員自身極限,不斷地強調速度與時間,效率的背後,最後將一個個外賣員放在火爐上面烤,不闖紅燈,根本無法按時送單,被客户差評毫無理由扣掉佣金,可以説,原本是讓用户和平台參與者得到便利的大數據,如今早已成為平台的劊子手,瘋狂的將邪惡的觸手伸向了每一個可以掠奪價值的角落。

美團大數據持續殺熟的背後,陷入困局的又何止是快遞員?

我們需要大數據,我們也需要大數據能夠真正地發揮出其本身的價值與意義,可是我們並不需要那些所謂的巨頭,打着大數據服務的名義,最後在這個上面做着瘋狂損害用户和平台參與者利益的事情,大數據看似在殺熟,不過是平台利用海量數據的研究,最終將自己置於萬劫不復之地,用户可以一時看不到,但是紙終究是包不住火的,時間久了必然平台會遭到更多人的唾棄,還望好自為之!

對於美團大數據殺熟事件,你又是怎麼看待的呢?歡迎在評論區積極留言奧,期待你的精彩評論!

美團大數據持續殺熟的背後,陷入困局的又何止是快遞員?

喜歡我,請輕點關注,更多好文章,好觀點,與你分享~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988 字。

轉載請註明: 美團大數據持續殺熟的背後,陷入困局的又何止是快遞員?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