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聲在線9月10日訊(記者 鄧桂明)“北斗衞星聽説過嗎?北斗導航是怎麼回事?”對於湖南省益陽市大通湖區老河口村的小學生們來説,這樣的問題或許還真不好回答。沒關係,今年暑假,長沙學院電子信息與電氣工程學院“北斗探夢”科普暑期社會實踐團來到該村,為他們開展“北斗”系列主題公益科普課堂,讓大家對北斗有了初步的瞭解。
本次公益課堂為期五天,主要有三部分內容,包含科普宣講、科普DIY,智能小車循跡科普體驗等。
“小朋友們,去年我們國家的北斗三號最後一顆全球組網衞星發射成功,大家有了解過北斗衞星嗎?”一片熱鬧的問答聲中,科普課堂開啓第一階段內容。
本階段涵蓋了基於面向青少年編程教育的微型計算機Microbit的三個內容——“專屬表情包創作”“石頭剪刀布遊戲”和“小小氣象站”。在主講老師對其中涉及到的原理進行生動講解後,小朋友們在小組老師的帶領下利用Microbit進行程序設計,逐個動手體驗DIY表情製作、測量室温以及使用Microbit進行小遊戲比賽。
在課堂第二階段,小朋友們將已提前編寫好循跡程序的Microbit裝在具有雙紅外傳感器的智能小車上後,在地圖上沿着長沙地鐵3號線進行循跡體驗。通過本次課程,小朋友們在歡聲笑語中掌握了LED繪圖、温濕度傳感器的原理。同時,也建立起了北斗系統是由多個類似Microbit這樣的“小心臟”組成的概念。
“既培養了他們的動手能力,增進了知識,又開闊了視野、增強了愛國意識。”老河口村村委會幹部表示,感謝長沙學院的學生、老師們遠道而來,到鄉村散播科學的種子。
據悉,“北斗探夢”科普暑期社會實踐團隊是依託長沙學院“北斗探夢”科普基地(市級科普基地),以長沙市開福區立項的志願服務項目“小小科學家”為基礎,立足所學專業知識,結合小學生的特點,以趣味科普、實驗展示、動手實操等方式,為小學生帶來生動有趣、開闊眼界、增長知識、展望未來的公益課堂團隊。
2019年8月,長沙學院“北斗探夢”科普基地由長沙市科技局授牌成立。基地負責人馮路介紹,2年多來,基地開展了日常科普、主題科普、特色科普等形式豐富的科普活動,參與學生累計超過26000多人次。
以日常科普活動為例,基地佈置有一定數量的展品,常年對社會公開(中小學生)展出。同時基地每年9到11月開展面向大學生及周邊社區中小學生的“致遠科技素質月”科普活動,參與人數累計超過8000人次。每年組織不少於10場的科普講座,參與人數累計超過10000人次。
在主題科普活動方面,基地根據當今科技發展,不定期開展各類主題科普活動。已開展北斗導航製作競賽、電子科技製作競賽、通信網絡安全知識競賽等,累計參與人數超過5000人。
“北斗探夢”科普基地在多方式多途徑開展科普教育活動的同時,也非常重視科普產品的開發創作。電子信息與電氣工程學院教師近2年來主持科研項目68項,學院學生參加各類學科競賽獲獎69項,其中國家級競賽獎項10多項,省級獎項53項。學生主持各級創新項目70多項,其中國家級大學生創新項目3項,省級項目20多項,申報專利10多項。依託學院教師科研工作、大學生創新活動的開展,積累了大量優秀的科普產品,已形成“致遠科技素質月”品牌科普活動,在校內及周邊社區形成一定影響。
“科普基地各項工作得到了社會各界的認可,這也為基地的不斷完善提供了重要依據。”馮路表示,今後基地將利用位於大學校園的優勢,結合全國科普日和學校校園科技素質月等一系列重大科普活動,對更多在校學生推進開展衞星導航與智能嵌入式的科普宣傳、科普講座與動手操作等活動,讓更多的青少年瞭解北斗、熟悉北斗、應用北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