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差錢”的聯想,仍然期待科創板的百億融資

當初“志在國際”的聯想集團,要回科創板上市了。
據多家媒體報道稱,1月12日晚間,聯想集團(HKSE:992)向香港聯合交易所提交公告,在公告中聯想表示,董事會已經批准可能發行中國存託憑證,同時公司也向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申請了CDR上市以及買賣的初步建議。
最新消息顯示,聯想已經初步選定中金公司作為CDR項目保薦人,上市價格將參考市場發行價,發行10%股本,至於具體上市時間則要等待內地監管機構審批。
受二次上市利好消息激勵,截止13日港股收盤,聯想股價報8.830港元,大漲9.69%。按此推算,其上市融資額預計將在100-110億港元左右,摺合人民幣90-100億元。
不過,聯想二次上市的動機依舊會令投資者感到費解——受2020年的巨量居家辦公娛樂需求影響,全球PC產業逆勢上揚,聯想作為相關領域的領頭羊自然是吃盡了紅利,從去年的幾張財報中也不難看出它強悍的盈利能力。在“不差錢”的大背景下,聯想為何還要選擇回內地上市籌資?
“不差錢”的聯想,仍然期待科創板的百億融資

二次上市籌資百億美元,能否堵上聯想的研發漏洞?
在剛剛過去的2020年裏,聯想交出的幾份財報數據均十分亮眼,特別是其在11月3日發佈的2020/21財年中報,聯想官方甚至稱其為“史上最強的業績表現”。
基礎數據方面,截至9月30日的2020/21財年第二財季中,聯想單季營業額首次突破了千億元大關,達到人民幣1005億元,同比增長7.4%,同時聯想還實現了人民幣21.5億元的淨利潤,同比增長53.4%。整個上半財年裏,聯想收入達到279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897.75億元),同比增長7%;歸母淨利潤5.23億美元(約合人民幣35.62億元)。
“不差錢”的聯想,仍然期待科創板的百億融資

從這些數據足以看出,聯想的盈利能力依舊優秀。此外,受聯想CEO楊元慶去年4月提出的“勒緊褲腰帶”戰略(加快收款、投資,保證現金流)影響,公司現金流在2020下半年得到了有效恢復。據財報顯示,截至2020年9月30日,聯想的經營活動現金流淨額已經從上個財季的3.17億美元回升至10.88億美元,勉強達到了去年同期水平。
倚仗全球範圍內旺盛的PC市場需求,聯想只要繼續優化包括回款方面的各項工作效率,就完全可以躺着數錢——理論上是如此。我們必須考慮到的一點是,聯想並不只有PC一項業務,其自2014年開始的智能服務化轉型,以及研發投入都需要大筆資金支撐。
一直以來,聯想的低研發費用都經常被看空者詬病。一個例子是,2019/20財年聯想的研發投入僅為13.3億美元(人民幣86.1億元),截至9月30日的2020/21上半財年裏,聯想的研發經費也只有6.39億美元(人民幣42億元),而“友商”華為在2020年的研發費用,高達1316.59億元——智能化賽道上奔跑六年的聯想,年研發支出還不及華為的十五分之一。這是一個巨大的問題,也是聯想亟需補上的核心漏洞。
聯想顯然也意識到了這一問題。在此前召開的聯想創新科技大會上,楊元慶曾表示,聯想未來在技術研發上的投入增長將會超過年營收增幅,每年也會投入100億元用於技術研發。當然,為了完成這一理想,聯想需要更多資金,而二次上市所籌集的近百億元正好能頂上它一年的研發資金空缺。
“不差錢”的聯想,仍然期待科創板的百億融資

移動業務低迷,數據中心平庸,聯想的出路在哪裏?
自1984年創辦至今的二十年裏,聯想除了後六年瞄準多元化發力外,剩下的精力都用在了PC市場。2005年,時值“藍色巨人”IBM衰朽不堪,聯想借機收購了它的PC事業部,並在2013年坐上了全球電腦銷售量第一的位置。不過,在惠普、戴爾和宏碁的競爭下,聯想與它們之間的距離變得越來越近,去年第三季度中,它甚至被惠普搶走了全球銷冠的寶座。
對於聯想來説,由PC業務延伸出的手機業務本應成為它在移動互聯網時代新的增長點,但它和摩托羅拉的聯手卻並未創造當年收購IBM Thinkpad那樣的奇蹟。
2014年,聯想與摩托羅拉的聯合出貨量進入全球前三,僅次於三星和蘋果,但這也是它最後的輝煌。隨後幾年裏,聯想移動業務聲量漸低,2017年聯想智能手機在國內市佔率僅為0.4%。在市面上能找到的機構統計報告中,都無情地將聯想手機列入了“其他”一欄裏。
近年來,聯想似乎吸取了前幾年在中低端手機市場表現不佳的教訓,轉而進軍高端市場。除了去年9月份推出的摩托羅拉的razr(刀鋒)系列之外,聯想還將筆電領域的拯救者品牌延伸到了手機上,推出多款拯救者電競手機。
“不差錢”的聯想,仍然期待科創板的百億融資

不管是電競手機還是摩托羅拉的刀鋒摺疊屏,其特點都是相對較高的單價,理想狀態下,這能讓聯想移動業務的利潤變得更豐厚,但事實永遠比理想更骨感。在電競手機領域,目前已有黑鯊、努比亞紅魔、Vivo旗下iQOO等黑馬品牌虎視眈眈,摺疊屏手機方面聯想還得面對華為和三星兩家大廠的競爭。實際上,刀鋒5G摺疊屏剛放出時,就曾被網友打上了“價高低配”的標籤,更有業內人士質疑聯想“2分鐘搶光”的宣傳詞是在搞飢餓營銷。
從財報中也能看出,儘管聯想做了不少努力,其移動業務仍然難以再起,甚至逐漸成為了集團的負擔。2020/21上半財年間,聯想移動業務收入同比下降13.3%至26.12億美元,僅佔集團總收入的9%;盈利則由上個財年的1300萬美元降至除税前虧損7200萬美元。
除此之外,聯想的數據中心業務表現雖不像移動業務那般差勁,但它也很難成為聯想的新增長點。據IDC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第一季度,聯想數據中心在全球的市場佔有率為5.3%,在中國的市場佔有率則為6.5%,與英偉達、華為等核心供應商相比,聯想數據中心似乎並不佔優勢。
“不差錢”的聯想,仍然期待科創板的百億融資

前瞻後顧的聯想,想轉型能有多難?
當然,聯想的殺手鐧並不止這幾把,與移動業務幾乎同時上馬的智能化服務,是聯想提出的另一項解決方案。
2014年將聯想集團拆分為四大業務板塊後,柳傳志和楊元慶開始領着聯想緩緩向智能化服務業轉型,今年4月聯想又提出了“3S戰略”(智能物聯網Smart lot、智能基建架構Smart Infrastructure、智能行業Smart Vertica),進一步聚焦智能服務賽道。
聯想在2020/21財年中報中曾提到,3S戰略業務下的智能物聯網業務、智能基礎架構業務和行業智能業務在上半財年分別實現了30%、20%和40%的增長,這意味着轉型仍在有序推進當中,在某些業內分析人士看來,這同時也標誌着智能化將成為聯想的下一條增長曲線。
但聯想的智能化服務轉型仍存在挑戰,比如説,聯想的智能化解決方案主要面對政企用户,涉及產品包括了雲、物聯網以及AI,但這幾方面華為、阿里、百度等企業也在大力推進,與這些強悍對手相比,聯想的優勢在哪裏?
另外,鑑於聯想的收入大頭依舊要靠PC業務支撐(一個例子是,2020/21上半財年聯想PC業務佔到了總收入的79%),它顯然不能拋下這塊大肥肉去專攻智能化服務賽道。一頭要顧着PC業務,一頭又要兼顧智能化服務,這會嚴重拖慢聯想的轉型速度。
某種意義上來講,聯想正在走着與“藍色巨人”IBM相似的路,唯一與它不同的是,聯想仍保持着PC領域的強勢地位,憑藉二次上市籌資穩住研發後,這樣的地位預期也會繼續保持下去。不過,聯想能否依仗智能化轉型在下一個十年重新崛起,還尚待時間檢驗。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894 字。

轉載請註明: “不差錢”的聯想,仍然期待科創板的百億融資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