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聯合院士和高校助農 讓農業高科技走出實驗室

阿里聯合院士和高校助農 讓農業高科技走出實驗室

阿里巴巴集團副總裁項煌妹表示,阿里要讓更多中國農業高科技走出實驗室

10月22日,在中國農業科技高級別展會——中國楊凌農業高新科技成果博覽會(以下簡稱“農高會”)上,阿里巴巴集團副總裁項煌妹表示,阿里將聯合農業領域的科研機構和高校,讓中國農業高科技走出實驗室,加速商業化、品牌化和產業化,為推動中國農業高質量發展不斷探索新模式。

本屆農高會首次實現了“雲上逛展”,由阿里雲提供技術支持和保障。阿里巴巴展示了一系列農業高科技和“黑科技”,包括智能養蜂、AI(人工智能)牧羊、衞星遙感、光譜識別、農產品區塊鏈溯源、農產品雲上交易技術等等。

早在六年前,阿里巴巴就提出了三大核心戰略:高科技(大數據和雲計算)、農村、全球化。去年,農村戰略又升級為內需戰略。過去幾年,阿里的農村戰略和高科技戰略深度融合,阿里逐漸成為中國農業高科技的引領者。

2017年,阿里提出了“畝產一千美金計劃”,啓動了興農脱貧業務,加速用數字技術幫助農民從畝產一千斤到畝產一千美金。

阿里聯合院士和高校助農 讓農業高科技走出實驗室

阿里巴巴在廣西落地的數字農業基地

在此計劃的推動下,阿里建設了1000個基於物聯網和大數據技術的數字農業基地。以陝西省柞水縣木耳產業為例,阿里雲幫助當地搭建了木耳標準化生產流程管理模塊和物聯網平台,通過“柞水木耳數字化生產服務平台”,當地的木耳產業實現了全鏈路數字化,農户實現降本、增產、提質、增收。而通過淘寶直播,柞水木耳作為“小木耳大產業”助農典範引發了全社會的熱議。

此外,阿里的物聯網蜂巢、AI牧羊技術還在湖南城步落地,實現了規模化應用。

除了推動農業高科技和升級中國農業外,阿里還利用其商業平台的力量,幫助農業高科技加速商業化。

阿里聯合院士和高校助農 讓農業高科技走出實驗室

袁隆平院士團隊研發的海水稻在天貓成為爆品

在阿里的推動下,袁隆平院士團隊研發的海水稻、國家穀子產業技術體系首席科學家刁現民研發的沁州黃小米等大批科研農產品成為線上網紅品牌。

去年天貓雙11,海水稻預售 10 天賣出35.8萬公斤,雙11當天2小時賣了1.65萬公斤。今年1月,袁隆平團隊又和阿里數字農業事業部簽署合作協議,宣佈未來3年在內蒙古興安盟開發20萬畝耐鹽鹼地水稻,讓當地水稻種植户收入翻番。根據協議,袁隆平院士站負責種植技術的推廣,阿里數字農業事業部負責搭建科技農場,打通產供銷體系。

據瞭解,阿里巴巴還將跟更多院士和農業專家合作,把更多的優質農產品送上天貓雙11。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971 字。

轉載請註明: 阿里聯合院士和高校助農 讓農業高科技走出實驗室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