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現場
11月18下午,“建行杯”第六屆中國國際“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子活動——“智享未來”全球青年學術大咖面對面在華南理工大學大學城校區舉行。活動以“創新・青年・未來”為主題,邀請“全球35位35歲以下科技創新青年”榜單( MIT TR35)入選者和在量子物理研究域內有突出貢獻的青年學者,與青年學生交流自己在科研道路上的奮鬥歷程,分享最新科學研究成果,預測學術前沿發展趨勢,暢談科學理想以及青年人的使命擔當。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一級巡視員宋毅出席活動並致辭。廣東省教育廳二級巡視員邱克楠、廣州市教育局副局長谷忠鵬、華南理工大學副校長李衞青等出席活動,教育部高教司、省教育廳和市教育局相關單位負責人蔘加了此次活動。
宋毅巡視員致辭
宋毅在致辭中指出,此次活動是是青年學者的聚會,是學術成果的交流,更是一次難得的思想碰撞的平台。他與大家分享了三點感受:一是創新為未來。唯有創新才能贏得主動,唯有創新才能立於不敗之地。要鼓勵青年一代敢於創新,樂於創新,為培養更多未來科技的發明家和企業家不斷努力。二是青春即未來。青年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要從四位青年學術大咖的分享中傳承奮鬥精神,找準目標,務實苦幹,敢於實踐,努力在實踐中取得創新成果。三是未來已來。新時代的新青年,要奮發圖強,敢闖會創,胸懷祖國,放眼世界,着力固根基、揚優勢、補短板、強弱項,在推動社會進步、打造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偉大事業中貢獻青春智慧和力量。
創新青年話未來
中科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研究員戴磊、清華大學物理系教授何珂、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研究員陳雲霽和英國曼徹斯特大學物理與天文學系的納米科學教授RadhaBoya等四位青年學術大咖,分別圍繞腸道微生物羣研究、量子霍爾效應、人工智能芯片發展及石墨烯研究等相關科技領域進行了精彩的學術報告。
戴磊在演講中介紹了腸道微生物對身體健康的重要作用。他指出,微生物在合成生命體設計原理、人工合成酵母染色體、人工改造細菌治療腫瘤等方面取得了研究突破,我國在此領域的機遇和挑戰並存,必須在科技創新的浪潮中更加註重生物技術。
何珂的報告主題是“構築拓撲量子世界”,闡述了低維拓撲量子材料系統的分子束外延生長及其電子結構和量子效應的研究成果。他指出,量子力學規律支配着微觀世界,拓撲量子計算有可能從根本上解決量子計算的糾錯問題。
在“深度學習處理器”的主題報告中,陳雲霽主要介紹了深度學習處理器的原理、設計策略和存在的意義。他認為未來每台計算機可能都需要一個專門的深度學習處理器,他的願景是“未來把阿爾法狗裝進口袋裏”。
由於疫情原因,RadhaBoya通過視頻錄播的方式介紹了石墨烯領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和技術——《由二維材料製成的單原子層厚度毛細管》。她認為,將石墨烯材料通過過濾技術處理達到原子級毛細管的效果,這將有助於解決當前世界上面臨的海水淡化的重要問題。如果可以改善脱鹽淡化膜的性能,人類將獲得更多的淡水資源。
與大咖面對面交流
在“創新青年話未來”環節,現場的三位青年大咖就“創新路上的苦與美”“創新路上的詩與遠方”和“創新路上的錦囊妙計”三個話題,與師生們分享了他們在創新路上的經歷與體悟。現場學生踴躍提問,與青年大咖們進行了深入交流。與會學生紛紛表示,活動搭建起高層次的學術交流平台,令人對所學的專業有了更深入的認識,對科研求學的道路有了更明晰的方向。
活動在“建行杯”第六屆中國國際“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總決賽期間舉行,旨在營造科技、學術活動氛圍,關注科技、關注青年,共饗創新、創未來的全球學術盛宴。參賽師生代表及學校師生代表近500人蔘加了活動。為惠及更多師生,本次活動還進行了線上直播,觀看人數達10餘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