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6日,央視新聞《一問到底》欄目聚焦人臉識別與個人隱私議題,推出專題報道。報道重點提及的“2元錢就能買上千張涉隱私人臉照”“人臉信息可能被用於洗錢、涉黑”等新聞事實,令不少網友大為驚訝,相關話題迅速衝上熱搜。這也讓“互聯網時代的個人隱私保護”這個老生常談的話題,再度登上了輿論爭議的舞台。
網民對隱私的擔憂與焦慮,自打互聯網普及以來,便一直如影隨形,與IT產業的發展幾乎同步。每當有更加先進、便利的技術在網上大規模應用時,想要享受新技術好處的網民,就不得不將自己的部分隱私上傳到網絡空間,以此作為一種“交換”。有些時候,讓渡隱私是使用這些新技術的必要條件,也有一些時候,採集隱私純粹是服務提供者向用户開出的“價碼”。儘管在採集隱私時,採集者永遠信誓旦旦地宣稱,他們不會將用户隱私挪作他用,但事實一次又一次地證明:任何信息到了網上,都很難得到100%的安全。
近年來,隨着IT產品應用範圍的擴大,各路信息技術服務提供者都不斷以“提高服務質量”為由,向用户索要更多、更深層次的隱私。與此同時,公眾的隱私保護意識也逐漸加強。人們開始明白:“隱私換便利”的交易很多時候並不划算。這兩股社會趨勢迎頭相撞,形成了一場“要技術還是要隱私”的大討論。在這一背景下,異軍突起的人臉識別技術大規模投入應用,難免引發更多人的警惕。
“2元錢就能買上千張涉隱私人臉照”,聽起來十分嚇人。事實上,對於熟悉國內互聯網“信息黑產”問題的人而言,這根本算不上什麼新聞,而不過是既有問題的最新表現形式。此前,有關部門時不時便會查處一些動輒涉及數千萬乃至上億條個人信息的隱私買賣案件,幾千張照片對那些資深的“信息販子”而言,自然是信手拈來。
儘管相關新聞反映的是一個積重難返的“老問題”,我們卻也不能忽視公眾心中的“新憂慮”。相比此前“信息黑產”倒賣的隱私信息,在人臉識別技術大規模應用的當下,人臉信息的泄露,很可能會帶來十倍百倍的問題。帶來這種改變的根本原因,在於普通人的生活與互聯網綁定得越來越緊,虛擬與現實的關聯越來越深,人臉識別就經常被用於涉及個人財務、公共管理的身份驗證。
從這個角度上看,治理“信息黑產”的緊迫性一直在不斷提高。為此,有關部門還應認識到:隨着互聯網技術在社會中扮演的角色不斷增加,“信息黑產”早已不再是一般經濟犯罪,而是公共安全的一項重大威脅。越早對其出以重拳,便能越早為社會進步掃清隱患,保護公眾的隱私與各方面的安全。
從國內外既有經驗上看,要有效整治“信息黑產”,必須要從法律與技術兩端同時發力。其中,在法律端上,有關部門還應及時研判“信息黑產”最新動向,及時調整、新設法律,通過嚴格限制互聯網服務提供者獲取、利用、泄露用户隱私的方式,為業界提供價值引導,訂立懲戒條款,形成有效威懾。在技術端上,企業與IT技術研究者則要在“保護隱私”這項價值觀的引導之下,積極推進信息安全技術研發,為廣大用户構建起足以阻擋不法之徒侵襲的網絡護盾。
來源:中國青年報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