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魔之怒能提供40%最大生命值的護盾,那麼它適合哪些英雄出呢?

王者榮耀中血魔之怒在S17賽季之前是一件非常冷門的裝備,幾乎沒有英雄會去選擇它,主要原因是當時的血魔之怒被動效果是生命值低於30%時會獲得持續8秒的30%最大生命值護盾,這使得它的觸發有以下兩種“意外”情況發生:

1,有時遇到敵人高爆發傷害,血魔之怒還未觸發英雄即陣亡,陣亡後血魔之怒才觸發。

2,生命值低於30%時,無論英雄是否處於戰鬥中,只要血魔之怒cd轉好直接觸發,無法掌控。

所以在S17賽季更新內容中,策劃將它的被動改為了主動效果(如下圖所示),自此血魔之怒的出場率有所上升,但從S17賽季至S19賽季這三個賽季我個人的對局來看,血魔之怒依舊很少有玩家會去選擇。

S17血魔之怒的重做

那麼這件能夠提供40%最大生命值護盾的血魔之怒,究竟適合哪些英雄去選擇呢?

血魔之怒

優勢:

1,高額物理攻擊力。

在防禦裝備中可以提升物理攻擊力的裝備只有兩件:反傷刺甲和血魔之怒。

反傷刺甲可以提供40點物理攻擊力,而血魔之怒在開啓主動技能後一共會提供20 80=100點物理攻擊力,所以在防禦裝備中血魔之怒可以提供的物理攻擊力最高。

反傷刺甲提供40點物理攻擊力

而在攻擊裝備中,也僅有破軍和無盡戰刃提供的物理攻擊力高於血魔之怒。

破軍提供180點物理攻擊力

無盡戰刃提供130點物理攻擊力

因此血魔之怒雖然是一件防禦裝備,但實際上擁有非常強大的攻擊屬性,尤其對於需求物理攻擊力的英雄而言,對於輸出能力的提升較大,這是它的優勢之一

2,高額生命值。

血魔之怒可以提供1000點最大生命值。

眾所周知雖然生命值屬性對於傷害的抵擋效果並不如單一物理或法術防禦,但也更加全面,因為生命值屬性可以變相抵擋包括物理、法術以及真實傷害在內的所有傷害類型。

所以血魔之怒提供的高額生命值對於英雄的坦度有一定的提升。

3,高額護盾值。

血魔之怒開啓主動技能後會逐漸獲得最大生命值40%的護盾值,這個護盾值會隨着英雄的最大生命值提升而提升,即最大生命值越高的英雄血魔之怒提供的護盾值就越高

打個簡單的比方:假設英雄有10000點最大生命值,那麼他在開啓血魔之怒後即可以逐漸獲得4000點護盾值,這個護盾數值還是相當高的,能夠承受大量傷害。

類比於張飛坦度重要來源之一的大招:張飛的大招在釋放時會獲得自身最大生命值40%的護盾,實際上與血魔之怒可以提供的百分比最大生命值的護盾是相同的,但不同點是張飛的大招可以直接獲得滿護盾,而血魔之怒是逐漸獲得。

張飛大招

所以提供高額護盾值是血魔之怒最重要的優勢所在,血魔之怒提供的護盾值可以大幅提升英雄的承傷能力,對於坦度的提升明顯。

4,主動技能冷卻時間較短。

裝備分為攻擊、防禦、法術等等類型,但我個人將一類裝備定義為保命裝,這一類裝備包括:名刀·司命、純淨蒼穹、賢者的庇護、血魔之怒、輝月、熾熱支配者以及救贖之翼(不常用),即可以在殘血狀態下有可能幫助英雄生存下來的裝備。

這類裝備有主動效果的,也有被動效果的,而主動效果裝備因為共用冷卻時間,所以我們通常只會選擇一件。

在這些主動效果的保命裝備中,純淨蒼穹、輝月都是90秒冷卻時間,而血魔之怒只擁有60秒的冷卻縮減,它的主動技能在這些裝備中擁有最短的冷卻時間。

輝月90秒冷卻時間

純淨蒼穹90秒冷卻時間

另外最常用的保命裝賢者的庇護冷卻時間為150秒,且只能使用兩次,而名刀·司命冷卻時間也長達120秒。

所以血魔之怒相對於其它保命裝而言,可以在對局中可以更為頻繁地為英雄提供保命能力,能夠作為賢者的庇護次數使用完或名刀·司命進入冷卻之後的備選保命裝,這也是它作為保命裝備的優勢所在。

劣勢:

1,逐漸扣除當前血量,逐漸提供護盾。

血魔之怒在使用時會逐漸扣除英雄當前30%最大生命值,逐漸提供40%最大生命值的護盾。

這意味着在英雄當前血量越高的情況下,使用血魔之怒損失的生命值也會越多,雖然提供的護盾值相比損失的生命值更高一些,但血魔之怒的護盾擁有持續時間,等到護盾消失之後會損失較多生命值,如果護盾存在時間內並沒有承受大量傷害,實際上是得不償失的。

例如:英雄在滿血狀態下開啓血魔之怒,等到護盾持續時間結束,實際上英雄本身被血魔之怒扣除了30%最大生命值。

所以血魔之怒只有在殘血狀態下使用才能獲得最大化收益,在高血量的情況下收益較低。

而又因為血魔之怒是逐漸提供護盾值的,那麼當英雄在戰鬥中殘血狀態下使用血魔之怒時,如果受到敵方較高的爆發傷害,可能英雄還未完全獲得護盾即陣亡。

因此血魔之怒的主動技能需要玩家在戰鬥中把握好使用時機,高血量時使用收益低,低血量時使用有風險,保命能力不夠穩定。

2,護盾被真實傷害針對。

真實傷害可以無視護盾(除了瑤的真實護盾)直接作用於英雄的血量,所以血魔之怒這件裝備被擁有高額真實傷害的英雄所剋制。

同時因為血魔之怒使用時還會扣除自身血量,在遭遇擁有真實傷害的敵人時,還會起到反作用,加速陣亡速度。

所以當敵方陣容傷害類型中擁有較多的真實傷害時,並不適合去選擇血魔之怒這件裝備。

3,持續時間短。

血魔之怒提供的護盾值只能持續4秒時間,持續時間較短。

打個簡單的比方:在戰鬥中你開啓了血魔之怒的主動技能,如果此時敵人有意識地拖延血魔之怒的持續時間,比如保留高傷害技能,利用控制或位移技能“風箏”你,那麼血魔之怒的護盾將發揮不了承傷作用,等到護盾時間結束,你則會非常容易被擊殺。

所以説護盾持續時間短也是血魔之怒的劣勢所在,持續作戰效果不佳。

首先我們需要了解護盾。

護盾(瑤真實護盾除外)可以抵擋除真傷傷害以外的所有傷害類型,其實相當於另一種形式的生命值。

我們都知道生命值是可以通過物理防禦、法術防禦、減傷等等途徑來提升其“質量”,即這些屬性越高,生命值能抵擋的傷害也就越多。

護盾也是同樣的道理,那麼這也意味着當英雄的這些屬性越高,護盾的“質量”也就越高。

所以適合選擇血魔之怒的英雄前提需要具備一定的坦度,那麼護盾才可以發揮出更大的承傷作用,而這類英雄大多是戰士或者坦克英雄,另外因為血魔之怒擁有較高的攻擊屬性,所以這類英雄最好還需求一定輸出能力的提升,因此我們可以得出以下結論:

1,坦克英雄較為適合選擇血魔之怒。

坦克英雄通常技能會為其提供較高的坦度,並且裝備上會更多的選擇防禦裝備,所以當他們獲得血魔之怒的護盾時,護盾的承傷能力也會非常出色,選擇血魔之怒可以進一步提升坦克英雄的承傷能力。

例如上文中提到的張飛:如果他擁有血魔之怒,那麼開啓血魔之怒並且釋放大招後,他短時間內一共會獲得80%最大生命的護盾值,僅護盾就可以承受相當於整條命的血量傷害,並且因為他會選擇較多的物理和法術防禦,護盾的承傷能力也較強。

所以類似於這種本身就具備較高坦度的坦克英雄,比較適合選擇血魔之怒。

2,需求輸出能力提升,並且擁有較強回覆能力的戰坦英雄非常適合選擇血魔之怒。

血魔之怒的護盾雖然能夠在短時間內提升英雄的承傷能力,但護盾擁有持續時間並且會扣除英雄的血量,所以一些擁有高回覆的戰坦英雄在獲得血魔之怒護盾的時間內,可以通過護盾承傷的同時,回覆自身較多的生命值,同時血魔之怒提供的高額物理攻擊力可以有效提升這些英雄的傷害。

例如:程咬金是一名擁有高回覆能力的英雄,並且他也需求一定的輸出能力。

他可以在戰鬥中通過大招高額的回覆能力來達到承受大量傷害的效果,那麼如果程咬金選擇了血魔之怒,他就可以利用血魔之怒的護盾在承傷的同時,使用大招回復大量的生命值,這樣能夠進一步提升承傷能力,並且血魔之怒提供的100點物理攻擊力對其輸出能力有一定的提升。

同樣的道理,如白起、狂鐵等既擁有高回覆能力,也需求一定輸出能力提升的戰坦英雄,非常適合去選擇血魔之怒。

3,需求輸出能力提升,並且擁有減傷技能的戰坦英雄適合選擇血魔之怒。

擁有減傷技能的英雄選擇血魔之怒,開啓主動技能後獲得的護盾也擁有更強的承傷能力,而且減傷屬性相對於單一的物理或法術防禦而言,傷害減免效果更全面,所以這類需求一定輸出能力提升,並且擁有減傷技能的戰坦英雄適合選擇血魔之怒。

這裏要特別提到曜這名英雄,曜的大招可以將所受傷害的40%在2秒內結算,這相當於他在剛受到傷害時擁有40%的減傷,之後這40%傷害再在2秒內結算。

他並不適合選擇名刀·司命這件裝備,因為即便觸發了名刀·司命,後續2秒結算傷害可能也會將其擊殺,而血魔之怒則恰恰是非常適合曜選擇的保命裝,2秒結算的傷害可以被血魔之怒的護盾值所抵擋,並且血魔之怒提升的物理攻擊力對曜的技能傷害有較大的提升。

曜的大招

4,敵方陣容中真實傷害高,都不適合選擇血魔之怒。

上文中已經提及真實傷害非常剋制血魔之怒的護盾,所以當敵方陣容中有較高的真實傷害,例如呂布、馬可波羅等英雄,所有類型的英雄最好都不要去選擇血魔之怒,因為護盾起不到很好的承傷效果。

血魔之怒能夠提供高額的護盾值,對於一些坦度較高、擁有較強回覆能力或者減傷技能的英雄而言,能夠有效提升他們的承傷能力,並且還能提升一定的輸出能力。

但因為護盾會被真實傷害所針對,所以在遭遇敵方擁有較高真實傷害的陣容時,這件裝備能夠發揮出的作用就較低了!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3642 字。

轉載請註明: 血魔之怒能提供40%最大生命值的護盾,那麼它適合哪些英雄出呢?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