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蘋果拋棄的供應商,只有死路一條?

編者按:本文來源創業邦專欄連線Insight,作者黃依婷,編輯葉麗麗,創業邦經授權轉載。

蘋果一翻臉,又一家供應商暴雷了。

近期,歐菲光發佈公告,官宣被蘋果“分手”的事實,承認蘋果已終止採購其攝像頭模組。短短几日,其股價從3月16日10.15元的收盤價,跌至3月24日的8.32元。

隨後,歐菲光進一步公告説明,受此事件影響,其2020年淨利潤可能為負。

被蘋果拋棄的供應商,只有死路一條?

歐菲光11月以來股價走勢,圖源萬德

恐慌的情緒在市場蔓延。3月23日,東方財富Choice數據彙總的95只蘋果產業鏈概念股中,有64只股價下跌。

“被蘋果拋棄-股價暴跌-業績急轉直下”,這樣的劇情在蘋果產業鏈上,早已不是第一次上演。

在蘋果多達上百家的供應商隊伍裏,每出現一個新面孔,背後都暗含被“拋棄”的廠商。從芯片、面板,到攝像頭、電池,產業鏈的每一個環節,幾乎都有過掉隊的廠商,經歷“從高處跌落”的過程。

他們之中,有些從此一蹶不振、消失於江湖,卻也有些在跌倒後爬起、重新恢復增長,不再受制於“蘋果”。

那麼,被蘋果拋棄的廠商,都有過怎樣的經歷?為何它們命運各異?國產“果鏈”供應商的前路又在何方?

1、歐菲光要涼涼?

暴雷的歐菲光,正面臨艱難的境遇。

數據顯示,2019年蘋果為歐菲光貢獻營收116.98億元,佔其當年總營收的22.51%。而此次被蘋果拋棄,不僅意味着歐菲光超過1/5的營收化為烏有,還有其專為蘋果打造的價值33億生產線設備,也面臨鉅額減值。

3月19日,歐菲光在對深交所的關注函中回覆道,“因該突發情況,公司已緊急啓動相關資產的評估工作,(預計)2020年度淨利潤可能為負。”

被蘋果拋棄的供應商,只有死路一條?

歐菲光關於深圳證券交易所關注函回覆,圖源公司公告

一連串的麻煩接踵而至。

儘管歐菲光聲明其操作符合信息披露規範,公司於3月12日方才接到蘋果終止合作的通知,並立即評估影響、發佈公告。但種種跡象在先,這種説法並不能讓市場信服。

早在2020年9月,就有媒體曝出歐菲光被踢出蘋果產業鏈的新聞,遭到其火速闢謠、強烈譴責。但隨後,歐菲光開啓了蘋果設備變賣計劃,並於今年2月宣佈,擬將蘋果攝像頭模組相關的生產線,轉讓或出售給聞泰科技。

一邊闢謠,一邊準備變現,無論歐菲光是否提早知曉內情,市場對其不信任,早已體現在股價上。從去年7月14日股價高點算起,歐菲光市值從629億跌至如今224億,蒸發了400億之多。

此次傳言坐實,歐菲光的誠信度無疑還將大打折扣。

另一邊,“接盤”的聞泰科技,亦處於輿論漩渦之中。按照雙方協議,聞泰科技已向歐菲光繳納3億元收購意向金,正展開盡職調查。若過程中雙方利益無法達成一致,聞泰科技可隨時“反悔”,收回意向金。

蘋果的態度,成了此項收購能否落地的關鍵。若其決定“翻臉到底”,不接納任何與歐菲光相關的產品,則聞泰科技與歐菲光的“姻緣”,也就到此為止。

這將獨留歐菲光抱着幾十億報廢資產,以及由此帶來的資金鍊斷裂風險。

核心護城河缺失,是歐菲光悲劇的核心所在。

儘管頂着“模組龍頭”的名號,但歐菲光的科技屬性並不高。據2019年年報披露,歐菲光多達3.6萬的總員工裏,研發人員僅有4739人。5%的研發費用率、高達72.8%的資產負債率、27.3%的固定資產比例,均凸顯其“資金密集”、“勞動密集”的屬性。

這種屬性也就意味着,歐菲光的宿命只能是被下游壓榨、投入高而利潤低。

被蘋果拋棄的供應商,只有死路一條?

歐菲光歷年業績,連線Insight製圖

2015年至今,其歷年毛利率沒有高過15%,淨利率沒有高過3%。

2019年,歐菲光營收519.74億,淨利潤卻僅有5.1億,佔營收比重不到1%。

從風光的“果鏈”概念股,淪落到如今“最慘打工人”,歐菲光經歷不過4餘載。在這之前,與歐菲光有着相同經歷的“果鏈”企業,不在少數。

2、蘋果產業鏈上的“悲慘打工人”

為蘋果打工,一種悲慘的命運是,將全部身家押注蘋果,勤勤懇懇、耗時耗力,最終一無所有。

極特先進就是個典型的例子。在沒有被蘋果“相中”之前,它是一家生產藍寶石熔爐的廠商。2013年,蘋果找上門來,要求其改為替iPhone生產藍寶石屏幕,附帶提供5.78億美元貸款。

面對天降大任,極特先進火速集資9億美元,在亞利桑那州建立加工廠,轉型生產藍寶石屏幕。

一年之間,極特先進在資本市場實現股價翻番。但僅僅到次年,命運就給了其當頭一棒。

由於擔心藍寶石易碎,原計劃應用藍寶石屏幕的iPhone 6,全部採用了玻璃屏,讓極特先進數十億營收美夢化為泡影。一日之內,其股價跌近九成。

2014年10月,極特先進裁員超過650人,不得不申請破產保護。

在呈交給新罕布希爾州破產法庭的公文中,極特先進用“既壓抑又繁重”來形容與蘋果合作的感覺。

兩者合約顯示,蘋果要求其在規定的時間內生產出大量高良品率的藍寶石屏幕,但有權選擇採購與否,與此同時,極特先進不能將自己的產品和技術出售給其他任何公司。

不堪重負的極特先進,最終選擇關停廠房,還欠下數十億美元貸款。

被蘋果拋棄的供應商,只有死路一條?

同樣悲慘的,還有台灣觸控屏幕生產商勝華科技。

2014年12月上旬,在勝華科技東莞廠房門口,聚集了幾百個討薪工人,以及數十家被欠債的供應商。

他們都是這家倒閉廠商的受害者。就在前幾天,勝華科技宣佈,由於資金鍊斷裂,子公司東莞萬士達、東莞聯勝以及蘇州聯建停工。自此,在大陸幹了30年的勝華科技全線停擺,數萬員工就此失業。

這都是由蘋果一個改變的決定引起的。

在一代經典的iPhone 4上,勝華科技曾是其最大的觸控屏供應商。但到研發iPhone 5時,蘋果為了追求更纖薄的機身、更通透的顯示效果,選擇了另一種截然不同的In-Cell顯示技術,引來華為、聯想等手機同行紛紛跟風。

後知後覺的勝華科技,卻還在大舉增建廠房、擴大產能,殊不知很快迎來“被分手”的噩運。

關閉廠房後,勝華科技債台高築,直至被藍思科技以12.2億收購旗下子公司。2021年,勝華科技在台灣的多處廠房,也正尋求拍賣。

被蘋果拋棄的供應商,只有死路一條?

除了這些破產倒閉的悲慘案例,一些廠商由於技術路徑尚有價值,被蘋果時而拋棄、時而啓用,日子過得戰戰兢兢、如履薄冰。

台灣宸鴻科技就是這樣的典型。

2007年初iPhone剛剛發佈時,當喬布斯在台上激情澎湃地演講,坐在台下的江朝瑞和孫大明激動得失聲痛哭,他們即是觸摸屏生產商宸鴻科技的老闆。

江朝瑞在接受台灣《商業週刊》採訪時表示,自己為時6年,燒掉12億新台幣,就為這小小的一塊觸摸屏。在為蘋果聯合開發觸摸屏技術的兩年內,他們攻克了上百道精密工藝,與他一起合作的技術負責人,曾不下9次因為艱難而提議:“老闆,我們放棄吧。”

接下來,功夫不負有心人的戲碼,卻沒有上演。宸鴻科技多年琢磨出的高精尖技術,反而引來蘋果對其一家獨大的擔心。

仰仗着強勢地位,蘋果要求宸鴻科技將技術高價轉售給競爭對手。由於蘋果是其60%的營收來源,掌握其銷售命脈,宸鴻科技不得不從,只得將核心技術拱手相讓,引來諸多對手分食訂單。

2012年,蘋果iPhone 5轉向其他技術路徑,導致宸鴻科技七成訂單消失。2015年,其更創下每股57元的鉅虧紀錄。

儘管之後,蘋果又重新與宸鴻科技合作,但同時引入伯恩光學、京東方等多家對手,牽制其勢力。

2015至2019年,宸鴻科技歷經兩年虧損、3年盈利,而3年盈利中,其淨利潤同比增長分別為263.8%、-90.7%、-6.7%。過山車式的業績,顯示了其被蘋果隨時拿起、隨時放下的卑微地位。

每年,蘋果都會更新前200家供應商名單,剔除一些“舊愛”,補充一些“新歡”。

在2019年的名單裏,5家中國內地和香港企業消失,另有11家廠商補入。對很多供應商而言,此名單上一個小小的排位變化,意味着命運的重大轉折。

但也有極少數“果鏈”企業,幾經起落後,擺脱了蘋果的控制,跑出自己的增長曲線。

3、誰最終成功“去蘋果化”?

在2007年第一場iPhone發佈會上,喬布斯引用了計算機圖像接口先驅Alan Kay的一句話——“真正認真對待軟件的人,就應該自己做硬件。”

很多蘋果硬件供應商為此深受其害。

最近營銷翻車的英特爾,被蘋果拋棄過兩次;IBM與蘋果合作近11年後,換來了喬幫主的一句“再見,沒開玩笑”。而GPU(圖形處理器)巨頭Imagination Technologies,在遭遇被蘋果“拋棄”、“挖牆腳”,而後“賣身”的悲慘變故後,依靠強大的技術能力,最終東山再起。

依靠芯片晶片和軟體IP(知識產權)技術,Imagination曾是蘋果圖形處理器的重要供應商,每年蘋果支付的許可費與專利費佔到了該公司總營業收入的一半以上。

有了蘋果這棵“大樹”,Imagination在移動GPU的市場份額一度達到50%以上。2015年以前,蘋果甚至成為Imagination持股將近10%的大股東。

儘管雙方合作愉快,但蘋果從未停止過GPU自研步伐。

2013年,蘋果曾秘密聘請了至少12名前AMD工程師,以及飛思卡爾、IBM等多家芯片供應商核心技術人才,組建“Orlando GPU團隊”。

2016年,蘋果的“黑手”伸向了Imagination。據美國媒體《Mac Rumors》爆料,Imagination多達25名員工被蘋果挖去,其中包括COO、硬件工程副總裁、多位高級研發人員。

挖空對方的核心人才,蘋果的“分手信”很快就來了。2017年4月,蘋果宣佈將在15~24個月內停止使用Imagination的GPU設計,轉而採用自己設計的產品。

此後,Imagination元氣大傷,股價曾在一天之內暴跌超7成。2個月後,其就以6.75 億美元的價格打包賣給私募基金公司Canyon Bridge。

被蘋果拋棄的供應商,只有死路一條?

Imagination 2016-2018年股價,圖源萬德

此後,Imagination一面深耕技術,一面謀求多元化,取得了突飛猛進的發展。

在智能手機領域,Imagination開拓了安卓手機市場,為中興、華為等廠商提供視覺和通信類IP。2019年,其佔據手機GPU市場約1/3的市場份額。

除此之外,Imagination還積極開發汽車、AIoT、邊緣計算、數據中心等新興市場。

在汽車領域,依靠圖形處理、光線追蹤、PowerVR等世界領先技術,Imagination在2019年汽車行業GPU市場份額高達43%;在人工智能領域,Imagination成為業內唯一一家可以同時提供半導體知識產權(IP)、射頻設計、軟件和認證的全系列產品的企業;在5G、物聯網等領域,其創造的收入也達到公司總營收的10%-30%。

而目前更戲劇化的進展是,蘋果由於GPU開發進展不及預期,重又謀求與Imagination合作。2020年1月,兩者達成一項新的多年期授權協議,蘋果將每年支付給Imagination專利授權費。

能讓蘋果吃“回頭草”,足以説明其技術之不可替代性。而有了汽車、物聯網、人工智能等多領域核心技術,Imagination也不會如昔日般將命運置於蘋果手中。

同樣被蘋果拋棄過,但成功實現多元化轉型的,還有國產鋰電池企業欣旺達。

2020年,欣旺達實現營業總收入296.9億,同比增長17.6%,其中手機業務營收比例,已從2015年的77%降至55%。筆記本電腦、動力電池兩大領域營收增速超過40%,成為增長主要來源。

被蘋果拋棄的供應商,只有死路一條?

欣旺達2020年營收結構,圖源高工鋰電

欣旺達多元化發展的契機,也是因為被蘋果“拋棄”。

2011年,在蘋果iPhone 3、iPod電池供應中,欣旺達佔比高達20%。但到了iPhone 4,蘋果就拋棄欣旺達,轉而與其他競爭對手合作。

失去蘋果訂單後,欣旺達一度創下史上最大利潤跌幅。2012年,其淨利潤同比下滑13%。

隨着國產手機崛起,欣旺達轉而投向小米、中興、華為等安卓手機供應鏈。

與此同時,通過自研、併購等手段,欣旺達切入動力電池產業鏈,成為雷諾日產、吉利、上汽通用等多家車企電池供應商。

2020年,儘管其汽車及動力電池業務仍未實現盈利,掉出當年動力電池裝機量TOP10榜單,但從其歷年平均20%以上的營收增長率、非手機類業務每年營收佔比提高的情況來看,其“手機電池廠商”的標籤,正逐漸弱化。

蘋果的強大,決定了它的強勢地位。而今,它還在壯大,近半年以來,隨着iPhone 12大賣、APP Store逐漸開業,蘋果的股價從2020年7月1日至今,漲幅將近35%。

與之對比的,卻是“果鏈”的一片“蕭條”。去年7月1日至今,立訊精密市值跌去上千億元,歐菲光股價跌幅高達55%,歌爾股份市值蒸發亦逾百億。

“代工廠撤離中國”、“337調查”、“歐菲光事件”等,與蘋果相關的一舉一動,都在牽動着代工廠的命運。一張蘋果入場券,固然價值不菲,但太過依賴蘋果卻極其危險。

如何培養核心技術,逃脱“寄人籬下”的被動命運,才是“果鏈”廠商們持續發展的終極出路。

本文為專欄作者授權創業邦發表,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創業邦立場,轉載請聯繫原作者。如有任何疑問,請聯繫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5186 字。

轉載請註明: 被蘋果拋棄的供應商,只有死路一條?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