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士康投資50億轉戰印度,最終慘淡收場,想回中國卻為時已晚
1974年,郭台銘在中國台灣創立了一個名為富士康的集團。
自此,這個名不見經傳的小公司步步高昇,通過發展代加工服務漸漸搶佔了中國市場。
隨着社會形勢的變化,富士康的相關決策也發生了改變,從中國到印度,從印度到中國。沒有永遠的成功,富士康永遠在改變。
富士康的成功之路20世紀80年代,改革開放的春風吹遍大江南北,中國與外國的經濟聯繫也日益緊密。
起初的中國是一個名副其實的加工工廠,中國製造也開始走向世界市場。
中國在各個領域都處於起步階段,因此我們的土地價格低廉,勞動力也十分廉價。
如此一來,西方的發達國家紛紛在華投資設廠,他們將沒有技術含量的加工工作交給中國的工人完成,這些國家只要支付極少的費用便可以獲得極大的利益。
富士康就是這樣一個善於抓住機遇的企業。
1988年,富士康開始投資中國大陸,憑藉着生產的高質量的3c產品,富士康成為了全球最大的電子專業製造商。
2004年,富士康的產品出口獲得了百億的經濟利潤,富士康也成為了全球最大的3c代工廠。2011年,富士康在全球500強企業中排名60位。
2013年,富士康與樂視網達成合作,樂視TV超級電視投入運營。
2018年,富士康在硅谷成立了一家新公司,致力於發展人工智能技術,從此富士康的定位開始從低端的代加工轉變為高端的科技研究。
在多年的發展歷程中,富士康從未停止腳步,它並未拘泥於代加工企業,而是不斷探索,多點開花,創造了一個又一個奇蹟。
作為一個基礎定位是代加工的企業,富士康的選址十分講究。
起初富士康看中了中國勞動力市場的巨大潛力而在國內建立了代工廠,中國工人只要負責的是手機的加工。
隨着科技的發展,中國國內出現了眾多的新型手機,與此同時,中國的經濟迅猛發展,土地與勞動力的價格也直線飆升。
無法打開中國的市場,無法將加工成本降到最低,富士康發展情景並不明朗。
起初的富士康發展勢頭良好,中國工人為了爭取進入富士康的機會而拼盡全力。然而隨着工人們工作的推進,富士康開始出現了醜聞。
富士康的工人控訴公司經常壓榨員工,他們將最繁重的工作交給工人,卻想方設法剋扣工資。
屋漏偏逢連夜雨,在多種因素的疊加之下,富士康開始尋找新的出路。
身處印度的進退兩難2010年,富士康先後在越南、印度等發展中國家建立了工廠。
在富士康的領導者看來,印度等國家經濟並不發達,因此他們的土地與勞動力價格必然很低。
與此同時,印度的科技十分落後,他們沒有能力加工製造眾多的高科技產品,因此印度國內的市場十分空虛。
富士康的到來必定能夠打開印度的市場,而價格低廉的土地與勞動力也讓富士康的加工成本降到最低。懷着美好的期待,富士康開始將中國的生產線轉移到國外。
富士康在印度投資了50億建立了工廠與完整的生產線,不久之後,富士康開始在印度當地招工。
獲得了更多的勞動力卻支付着更少的費用,富士康不禁為自己在印度投資設廠的選擇而暗自慶幸。然而隨着時間的推移,富士康在印度也遭遇了極大的困境。
富士康在印度招收了100萬名技術工人,這遠遠無法滿足富士康巨大的工作量。中國工人兢兢業業地為了自己的工作而努力,然而印度工人卻呈現着完全相反的面貌。
印度工人對自己的工作並不積極,賺錢就是他們唯一的目的,他們終日態度懶散,消極怠工,着實讓富士康的管理者頭疼不已。
人員的巨大流動性讓富士康的產品加工始終處於不穩定的狀態之中,富士康無法保證交貨時間,也承受着巨大的經濟損失。
代加工企業最重要的就是速度,在中國投資設廠的時候,富士康為了加快進度經常要求工人加班。印度人從來不加班,他們每天晚上準時下班,進入印度繁華熱鬧的夜生活。
印度工人的工作時間表嚴重拖延了富士康的效率,於是富士康便打起了自己的小算盤。
富士康給印度工人安排了超出正常額度的工作任務,如果想要在規定時間之內完成,印度工人別無選擇只能加班。
原本富士康想要通過這樣的方式逼迫印度的工人追趕進度,然而出乎意料的是,印度工人並不在意富士康的威脅,他們依舊我行我素,按照規定的時間點上班下班。
重振旗鼓,第一代工廠再出發勞動力質量不高的困境已經讓富士康焦頭爛額,然而等待着它的還有無窮無盡的的困難。
印度的經濟發展落後,人民的生活水平不高,而富士康代加工的產品價格遠遠超出了他們的經濟承受能力。
也就是説,印度的居民無力購買富士康的商品,富士康根本無法在發展中國家打開銷路。
印度的基礎設施建設十分落後,不論是水源還是電力都十分不穩定。
與此同時,印度的加工能力有限,因此他們無法完整地加工一個市場需要的成品。富士康通常需要將印度加工的半成品運往中國進行二次加工,這個過程不僅浪費了時間,更大大增加了富士康的運營成本。
儘管富士康利用印度廉價的勞動力與土地節省了一定的成本,然而印度的落後與工人狀況不容樂觀也讓富士康付出了更多,綜合考慮,富士康並未從其中收穫巨大的利益。
印度的投資建廠計劃瀕臨失敗,富士康只能選擇再次回到中國市場。
當富士康決定在中國重振旗鼓的時候,一個新的困境出現了。中國的另一個代加工企業比亞迪趁機迅速崛起,它壟斷了中國以及部分其他國家的代加工訂單。
2012年,比亞迪成為了加工手機的代工廠,三星、小米、諾基亞等著名品牌都是比亞迪的合作伙伴。
富士康離開中國之後,中國的各大手機營運商一時之間無法找到合適的代加工工廠,此時的比亞迪憑藉着高質量的產品與低廉的價格贏得了人們的青睞,眾多商場慕名而來,先後與比亞迪展開合作。
不久之後,比亞迪已經成為了世界第二大手機代工廠。
比亞迪在90年代就進軍電子產品領域,它是華為金牌供應商,而華為、vivo、TCL很多高端旗艦機都是比亞迪代工的。
不僅如此,比亞迪還在中國建立起了大型的工廠以及完整的產業鏈,富士康與比亞迪相比並不具備明顯的優勢。
目前富士康是中國的第一大代工廠,而比亞迪則是中國的第二大代工廠。
富士康與比亞迪之間存在着激烈的競爭,而被印度坑慘了的富士康也漸漸開始處於弱勢地位。富士康想要回歸中國卻為時已晚,商場投資失敗的後果不免讓人唏噓。
免責聲明:文章內容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號聯繫,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文章只提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