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工人”一夜爆紅,在百般況味中找尋尊嚴
“人可以一天不吃飯,但不能一天不打工。”最近,“打工人”這個詞火了,各種段子和表情包在網上流傳。據報道,“打工人”是對所有從事體力勞動或者技術勞動的人的統稱,無論是在工地搬磚的工人還是坐在辦公室“996”的白領,亦或是中層領導、創業者,都可以自稱“打工人”。
“打工人”彷彿一夜爆紅,讓人想起十多年前網上那句“賈君鵬,你媽媽喊你回家吃飯”,也是一樣“莫名其妙”地流行,被闡釋,被“解構”,被四處埋“梗”。
“打工人”,為什麼這麼火?
有人説,“打工人”流行背後,是年輕人對於生活重擔的調侃,是對於高壓環境的不滿,也是對於平凡人生的不甘,是屬於成年人的一種黑色幽默。換言之,它契合了年輕人的想法,道出了年輕人的心聲,讓年輕人容易共鳴和共情。同時,由於它介於佛系和喪之間,又有那麼一點樂觀色彩,故而容易被接受和傳播。
圖據網絡
言人人殊。“打工人”梗火爆的原因,不同的人會給出不同的解釋,但顯然,不能把“打工人”盛行簡單當成一個傳播學事件,也不能僅僅當成過不了多久就會降温的社會熱點。它的“橫空出世”,的確富有解剖價值。無論調侃還是吐槽,無論自我解嘲還是會意一笑,“打工人”確實反映了時代情緒。特別是網友炮製的一系列與其有關的造句和段子,更是讓人解頤之餘又陷入深思。
比如,“老天爺不會辜負你每一滴汗水,它們都會體現在你老闆的賬户餘額裏。早安,打工人!”再比如,“生活裏80%的痛苦來源於打工,但是我知道,如果不打工,就會有100%的痛苦來源於沒錢,所以在打工和沒錢之間,我選擇打工。”還有人模仿演繹,“沒進電子廠之前我有夢,關於文學,關於愛情,關於穿越世界的旅行。而今我在廠裏上着班,零件和零件碰到一起,都是夢破碎的聲音,晚安,打工人!”
無論笑也好哭也罷,甜也好苦也罷,品讀這樣的段子,總不免心頭一動,抑或生髮出苦澀的滋味。誰不是打工人呢?既然是打工,就能體會到工作的樂趣,奮鬥的意義,也會體驗到“揾食”的艱辛,加班的痛苦。每個身處其中的打工人,也許都有複雜不同的況味。
關注與“打工人”有關的調侃,也要關注他們的權利生態。有網友説:“別人過節我打工,別人睡覺我打工,別人上課我打工!打工人,辛苦了。××節上班也是3倍工資嗎?”
“打工人”,説白了,是有班可上的勞動者。既然是勞動者,就該享受勞動者的合法權益。堅持社會公平正義,排除阻礙勞動者參與發展、分享發展成果的障礙,就不能淪為口號,努力讓勞動者實現體面勞動、全面發展也不能只是寫在標語上。
此外,目前我國收入分配中還存在一些問題,主要是收入差距拉大、勞動報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較低、居民收入在國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偏低。這是不爭事實,需要解決。
而無法迴避的是,受疫情等因素衝擊,當前我國就業面臨嚴峻挑戰,找工作不容易,找到理想工作更難。故此,無論“六穩”還是“六保”,就業均居首位,如何造就更多的就業崗位,如何讓“打工人”更有尊嚴,雖是老生常談的話題卻不能不談。某種程度上説,有一份適合自己的較為穩定的工作是不容易的,是需要珍惜的,但是無論在哪裏打工,無論打什麼工,“打工人”都有權利追求自身價值。
有人説,“打工人”這一表達,在平凡中透露着追求,在屈辱中透露着堅強,雖然人在打工,卻不卑不亢。這正是一種較理想的生活狀態。有追求而不卑微,有挫折卻很堅強,無論面對老闆還是領導,都能保持不卑不亢的心態,靠雙手實現出彩人生,過得有滋有味,足矣!
紅星新聞特約評論員王石川
編輯 汪垠濤
紅星評論投稿郵箱:hxpl2020@qq.com
(下載紅星新聞,報料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