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悉尼9月29日電 迪格·豪伊特在澳大利亞科利爾公司工作已有二十年,他見證了公司一直以來在中國的穩步發展。90年代中期,科利爾開始在中國進行耳蝸植入手術,1995年首位成年人接受植入,1996年首位兒童接受了植入。目前,中國約有8萬人正在使用科利爾人工耳蝸。
迪格·豪伊特接受《疫情之後》採訪
澳大利亞科利爾公司首席執行官迪格·豪伊特在接受財經節目《疫情之後》採訪時表示,希望中澳間強大的貿易關係能夠繼續下去,中國擁有巨大的市場,科利爾在中國的發展是長期的。
科利爾是一家澳大利亞科技醫療器械公司,1981年在澳政府的資助下成立,公司產品包括人工耳蝸、骨傳導和聲刺激植入系統。科利爾與中國多家慈善公益機構開展長期合作,致力於讓更多貧困聽障兒童重返有聲世界。
據迪格·豪伊特介紹,從1995年進入中國市場,公司在中國逐步建立了商業團隊。目前,公司在四川省成都市建立的工廠也已完工,正處於調試階段。“我們認為在中國建立工廠是真正有價值的,這樣既能滿足中國的需求,也可以出口。一方面,公司在未來需要更強的全球生產能力,另一方面公司看到了中國的潛力。當工廠建立時,我們考慮的是未來30年的發展。”
迪格·豪伊特稱,公司在中國發展有長遠規劃。目前中國接受科利爾耳蝸植入的患者90%是兒童,10%是成人。而實際上,絕大多數聽力受損的是老年人。隨着中國人口老齡化、財富增長以及醫療系統發展,將會有越來越多成年人接受耳蝸植入手術。公司認為,未來在中國將有五百多萬聽力受損的人從科利爾人工耳蝸中受益。
迪格·豪伊特説道:“通過公司與中國的貿易往來可以看出,中國對澳大利亞的繁榮而言非常重要。希望中澳間的貿易關係能夠繼續下去,這符合兩國的經濟利益。顯然現在的情況更具有挑戰性,但我們在中國看到的是更多的人進行耳蝸植入,業務在順利地開展,我們與中國的合作是長期的。”
《疫情之後》由人民網澳大利亞公司策劃,在澳大利亞專業財經網絡電視台Ausbiz播出,節目旨在關注中澳兩國經濟及企業在疫情後的發展情況和合作機遇。(張廣涵)
點擊觀看《疫情之後》第四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