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5月15日,在太空飛行了10月之久的天問一號登陸火星,這一時刻的到來,將震驚全球。
在天問一號飛往火星的過程中,中國探月工程總設計師吳偉仁透露:美國宇航局曾多次致電我們國家,要求中方向他們提供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的軌道運行數據。
我們為什麼要提供?美國到底在想知道什麼,擔心什麼,他們國家不是也發射了毅力號嗎?
我想,美國害怕的是他們失去航天霸主的地位,怕我國在航天領域跟他們平起平坐。就在2020年6月,我國宣佈與18個國家參與中國空間站的建設,但把美國排出在外。
這也許就是他們多次要求我國公開航天領域相關數據的原因,想知道我國航天領域到底發展到哪一步了。
我們回到天問一號,天問一號在2020年7月23日北京時間12時41分,由長征五號遙四運載火箭搭載,在海南文昌衞星發射中心發射。
同一時間段發射的還有,阿聯酋的“希望號”火星探測器,NASA“毅力號”火星探測器,都是在2021年到達地球。可以説,2021年的火星,真的太熱鬧了。
這次探測火星的任務主要分為3步走,分別是“繞,着,巡”。“繞”就是環繞火星飛行,“着”就是怎麼着陸火星,“巡”就是火星車在火星地表巡視。
“天問一號”在2021年2月10日,已經完成了第一步“繞”,環繞火星成功。接着經過多次軌道調整,進入火星停泊軌道,進行預選着陸區探測。
這個着陸的過程就比較麻煩了,火星到地球的通信要延遲20分鐘左右,整個着陸過程需要探測器自主完成,不受地面控制。探測器需要在9分鐘內從約每秒4.9公里降速到0。
並且當到達火星地面距離約100米的時候,需要懸停在半空。然後慢慢的平移到火星地面,實現安全着陸。最後,再放出“祝融號”火星車對火星地面進行巡視,完成第三個步“巡”。
我國在航天領域的成就逐年增多,從2003年10月15日,宇航員楊利偉乘坐神州五號上了太空,完成載人航天的第一步。
再到2012年6月18日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與神州九號成功對接,建立駐留空間實驗室,完成階段性的第二步。
2020年,中國開始計劃建立天宮空間站,即將實現載人航天的最後一步。我國每隔十年,就能克服一次航天大關,這是無數科學工作者的心血和無數個日月的付出。
“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的發射,將是中國航天進行深空探測最關鍵的一步,為之後的木星探測做準備。
其實在天問一號之前,中國曾發射過第一顆與俄羅斯合作的火星探測器“螢火蟲一號”,但第一次探測以“螢火蟲一號”墜入太平洋失敗而告終。
在此我們緬懷一下先烈“螢火蟲一號”。現在,你終於看到了你的後輩,“天問一號”的成功。
火星探測有什麼意義呢?難道真的是為了移民火星?當然不是這個商業噱頭那麼簡單!
“天問一號”此去火星的目的,主要是去探測火星的空間環境,地貌,磁場,表層大氣等。説近一點增強國際競爭力,提振國人士氣。
深遠意義就是為了進一步瞭解太陽系生命,確認是否有可能存在地外生命,開採地外資源等等。
400多年前伽利略將望遠鏡指向了深空,從那時候起,宇宙的神秘使人類既好奇又嚮往。1877年天文學家觀察火星,發現火星上存在暗條紋,人們就猜想這是火星上的運河,推測遠古時期的火星是存在生命的等等。
如果在火星上發生存在生命的痕跡,對於人類將意義重大,
上個世紀美蘇爭奪太空霸權,就不斷對火星進行探測,雖然他們當時啥也沒發現,但對火星的研究一定程度上幫助科學家預測未來地球的變化。
我國“天問一號”的成功,深空探測又進了一步,未來的“天問系列”“二號,三號”裏一定會走得更遠,它們將跨越星辰大海,走向更深的宇宙星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