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曠視進入智慧物流航道的商業邏輯 智慧物流已成為曠視新的增長引擎

由 尉遲長喜 發佈於 科技

曠視是一家讓人有點看不懂的企業。這是國內最早進入AI航道的公司之一,憑藉刷臉支付一站成名,佔據“刷臉”市場的大半壁江山。從2012年起,曠視就憑藉AI技術常年成為各大科技榜單中的Top 5。近兩年來,隨着曠視高歌猛進的踏入機器人領域,把AI越做越重,外界不太能看懂其背後的商業邏輯。

2020年10月15日,曠視在北京召開了一場針對智慧物流領域的發佈會,向外界分享了智慧物流業務的心路歷程,以及曠視的目標與策略,同時在現場發佈了河圖2.0版本,和7款最新的智能物流機器人設備。這是繼去年年初的河圖發佈會後,曠視第二次講述自己的供應鏈物聯網故事,整體來看,曠視正在變得越來越“硬”。

三級火箭的推進力,曠視“1+3”戰略版圖成型

曠視將自身定義為人工智能產品和解決方案公司,深度學習是曠視的核心競爭力。經過9年的發展,曠視現在形成了“1+3”的戰略結構,“1”是指以AI生產力平台Brain++和深度學習框架天元為核心的技術能力,“3”是指個人物聯網、城市物聯網和供應鏈物聯網三大業務領域,這是曠視認定的可以用算法創造極大價值的賽道。

以智慧物流為切入點的供應鏈物聯網是曠視業務發展的三級火箭中最新的,也是增速最快的一個。AI企業從誕生起,就容易吸引眾多投資者的關注,當拿到新的投資,資本市場對於企業的業務發展就會提出更高更快的要求。對於企業不同業務之間,印奇認為是互相帶動的關係,在初步做好A的前提下,適當加速B,同步規劃C。但產業的規律,決定了技術應用落地的週期是不能完全靠壓縮時間來推進的,只能一步步踏實的做。

曠視在智慧物流領域的踏實前行就是例證。

2019年年初,曠視發佈了河圖的1.0版本,這是業界第一款機器人網絡操作系統,通過將不同廠商、不同型號的機器人設備和各類軟件管理平台接入到河圖,實現統一管理和調度,曠視嘗試用AI去解決傳統技術無法解決的問題。

發佈會很成功,也有“意外”收穫,河圖得到了行業專家們的認可。專家們發現曠視做出了他們一直想做、但囿於算法和軟件能力一直沒有做出來的“東西”。他們認為河圖的邏輯是可行的,是真正能夠加速智慧物流發展的“利器”。他們中的一些人選擇加入曠視,讓智慧物流更早實現。

徐慶才在“曠視智慧物流戰略暨‘AI+物流產業聯盟’發佈會“上

徐慶才是中國物流系統領域的頂級專家、是多項物流行業標準的起草人,現任曠視物流業務事業部總經理;中國現代化物流中心規劃的頂級專家、京東“亞洲一號”項目部負責人王銀學,也選擇加入了曠視,現任曠視物流業務事業部戰略和規劃發展中心負責人;另一位加入曠視的大神是擁有30年領域經驗、中國機器人領域頂級專家、中國移動機器人產業聯盟主席王宏玉,他現在是曠視機器人產品部總經理。

曠視提出了4 in 1的人才陣型,正在努力打造AI人才和行業人才全面融合的新型組織。這次發佈會,某種程度上也可以理解為是供應鏈物聯網新人才陣型的“成果展”。

智慧物流已成為曠視新的增長引擎

發佈會上,徐慶才公佈了曠視在智慧物流領域的戰略定位:全球領先的、以AI技術為核心的智慧物流產品和解決方案提供者。在智慧物流領域,曠視希望通過以AI核心算法為基石的技術力、以軟硬一體化體系為核心的產品力,以及整倉式集成交付的生態力,三力齊發,創造客户價值。

從現場公佈的數據來看,曠視在物流業務上已經取得了不錯的成績。曠視成立了4個創新中心、3大研發製造基地,有數十款AI賦能的智能物流設備,河圖接入的生態合作伙伴近30家,有100多個商業項目應用落地,自動化集成項目覆蓋12個行業。

曠視也贏得了全球最大柔性服裝類智能倉的訂單。這個項目需要依託河圖連接並調度10類近4000台智能物流裝備,包括700餘台移動機器人,對作業效率、多類型機器人協同、大集羣機器人管控等綜合能力提出了近乎苛刻的要求。憑藉河圖卓越的生態連接、協同智能、仿真能力及紮實的落地交付能力,曠視最終贏得了這個訂單。

曠視取得這樣的成績不是靠“獨角獸”光環。唐文斌在發佈會現場總結曠視智慧物流心路歷程時提到,曠視是從一個個項目做起,腳踏實地的服務客户,每一次交付都真正為客户創造價值。價值不是靠口號喊出來的,是在充分尊重行業,持續積累經驗的同時,用技術創新引領,用方案和產品幹出來的。

曠視聯合創始人兼CTO唐文斌

唐文斌在解釋對於物流行業“銷售”的方式時表示:“AI不創造新需求,只提供新的解法”。曠視能夠幫助客户實現的,是在可接受的3-5年中,創造更大的價值,幫助企業完成升級。在智慧物流領域場景真實發生的是預算的轉移,要解決的問題沒有本質的變化,曠視正在用新的解決方案,為行業帶來成本和效率的變革。

印奇曾經解釋過AI產業落地的三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是0-0.1,進行的是技術可行性和產品價值的驗證。比如在早期曠視用人臉識別完成金融支付,這是本質的創新;

第二個段是從0.1~1的MVP產品價值打造,也就是打造“最小的可用產品”。當一個AI公司觸達了行業客户,並且客户為此買單了,才能算是實現了“1”,完成了最早起的商業實現和落地,價值是客户定義的;

第三個階段1~N的規模化應用階段。未來10年時間裏,AI的規模化應用一定是用軟硬一體化的方式來實現。

如果一個AI公司只有算法,只有軟件是很難走到第三步,很可能不斷地在0-0.1、0.1-1之間徘徊。AI要與傳統行業緊密結合才能創造價值,而軟硬一體化的產品是AI和傳統行業融合的關鍵,也是實現規模化應用的關鍵。這也解釋了曠視要做“最硬的AI公司”的原因。

曠視此次發佈了4大類7款物流機器人產品,涵蓋了T系列物料搬運AMR、S系列SLAM導航AMR、智能無人叉車和人工智能堆垛機。曠視已經構建了從機器人研發到製造的全鏈條生產能力,正在通過軟硬一體化加速AI在物流行業的應用落地。

2B是一門“重”生意,曠視看得很清楚

曠視是做2B生意的企業,這就意味着每個行業都很“重”,必須要有長期投入的決心和很深的行業“know-how”。2B行業是基於理性的決策,以物流場景為例,決策是否要引入AI技術改造就是算賬,三年回本立刻就馬上幹,而如果五年回本則需要仔細想一想,如果需要十年,那就根本不會做。

本次發佈會上亮相的曠視AI+智能物流硬件新品

曠視是市場上最懂物流的AI公司,具備應對大型複雜物流項目挑戰的綜合能力。圍繞物流延展出來的工業製造場景也將是未來很長時間國家重點投入和發展的領域。從引領刷臉支付,到最早實現AI城市治理落地,曠視再一次在智慧物流的大賽道中脱穎而出。

從客户需求,到客户價值,這是所有2B企業的生存根本。曠視給自己在行業中的角色是務實者和領跑者。敢於做重是務實,創造價值是務實。而領跑,往往都來自務實做事後的水到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