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獵雲網北京】9月28日報道(文/韓文靜)
9月27日,京東健康於港交所發佈招股説明書,至此,今年以來第三家京東系公司拿到了IPO入場券。
招股書顯示,截至2020年6月30日,京東健康活躍用户為7250萬。2020 年上半年,京東健康累計用户超過1. 5億,總收入達88億元。
當日,京東發佈公告稱,擬通過以京東健康股份於香港聯交所主板獨立上市的方式分拆京東健康。分拆完成後,京東將間接持有京東健康不少於50%的股權,京東健康將仍為京東子公司。
公開資料顯示,京東於去年5月正式宣佈京東健康獨立運營,在僅僅一年多的時間裏,兩次拿到超10億元的融資,京東健康如何狂奔IPO?
上市的京東健康,劉強東的野心劉強東曾説過,“健康這個領域做好了,能再造一個京東”。天眼查數據顯示,京東健康A輪的投後估值估值達到了70億美元;據投行人士表示,B輪融資後,京東健康的估值目標是300億美元。
而估值達到三百億美金的京東健康,已經相當於四分之一的京東。
京東健康作為京東集團旗下唯一經營大健康相關業務的子公司,是繼京東數科和京東物流之後,京東集團打造的第三隻獨角獸公司。
京東健康的獨立拆分,一方面證明了京東體系內對這一業務的重視,另一方面拆分上市能夠幫助京東抵禦更多風險。
自成立之初,京東就與醫療健康行業結下了不解之緣,早在2011年,京東和九州通合作組建京東好藥師,發力網上售藥,2013年,京東切入非保健類醫藥電商零售。
不過直到2016年相關政策的出台,鼓勵物流企業進軍醫療健康行業,京東在那時才算真正的涉足醫療產業,其一整套物流配送體系也成為了自己進軍醫療行業的敲門磚。
如今,京東健康已形成了醫藥電商、互聯網醫療、健康服務、智慧解決方案四大業務板塊,並逐步完善“互聯網+醫療健康”的產業佈局。其中,醫藥電商業務依靠京東商城的流量與京東強大的物流供應鏈體系,已成為京東健康的核心,其營收佔比達90%以上。
招股書的數據也顯示了京東健康的供應鏈優勢。截至2020年6月30日,公司的線上零售平台SKU超過1000萬,入駐超過9000家第三方商家,在全國範圍內共有11個藥品專用倉庫和超過230個非藥品倉庫,O2O服務“京東藥急送”已覆蓋全國超過200個城市,提供最快30分鐘送藥上門的服務。
在京東體系加持下,京東健康獲得了京東集團在物流、供應鏈等領域的各種資源。
而京東健康的上市,也為京東在業務上的廣闊佈局儲備了彈藥。今年以來,以達達、京東數科為代表的京東系子公司正在向資本市場挺進,京東健康無疑進一步鞏固了“京東大廈”。
同時,京東健康的上市會使京東會獲得大量的資金注入,為京東輸血。
低調的京東健康,靠什麼得到資本青睞與阿里健康、平安好醫生相比,京東健康顯得尤為低調,前二者分別在2017年、2018年借殼上市和IPO登陸港股,而京東健康在2019年才宣佈獨立。
值得一提的是,京東健康在2019年5月獨立之就初完成了超10億美元的A輪融資,高居年度融資額之首,與平安好醫生、阿里健康主要依靠集團金主爸爸輸血不同,京東健康獲得了國內外多家投資公司的領投,包括CPE China Fund、中金資本和霸菱亞洲等。
今年8月,高瓴資本以超過8.3億美元的大手筆,就京東健康B輪不可贖回優先股融資簽訂了最終協議。
僅僅獨立一年的京東健康,成為了名副其實的“後起之秀”,它靠什麼接連獲得資本市場的青睞?
2016年,京東才開始正式涉足醫療領域。隨着《國務院辦公室關於促進醫藥產業健康發展》的政策出台,其中明確提出:充分發揮郵政企業、快遞企業的寄遞網絡優勢,提高基層和邊遠地區藥品供應保障能力。
在物流領域有先天優勢的京東,此時入局醫藥行業恰逢其時。
2016年5月31日,京東大藥房正式上線,京東商城正式進入藥品零售,實現非處方藥的線上直接購買。從供應商管理、倉儲管理到前端銷售、客户管理及配送等環節,京東能為京東大藥房提供深厚的經驗。
2017年,正是互聯網醫院發展的關鍵期,國家發佈了一系列互聯網+醫療健康以及互聯網醫院管理方面的政策,同年12月,京東互聯網醫院上線試運營。
2019年,京東互聯網醫院宿遷分院宣佈上線,這成為公立醫院與平台型互聯網醫院的首次線上線下一體化合作。在多數企業仍主要集中在醫療和醫藥兩個環節的打通的情況下,京東率先在宿遷實現了互聯網“醫療、醫藥、醫保”閉環。
早年起步於保健品等非藥品類零售的電商業務,京東健康在2016年以後全面發力,佈局互聯網醫療、智慧服務等領域,打造線上“醫+藥”閉環,直到如今赴港IPO,京東健康踩對了不少時間點。
起步較晚,京東健康能更清楚地看到產業的格局和痛點,秉承“醫、藥聯動”的清晰思路,盈利能力也在增長。
業內人士表示,京東健康此時上市,符合目前資本環境對醫療健康類公司的關注。2020年,在醫療健康領域受到了空前關注的大環境下,資本市場的眾玩家資本在頻頻下注,對於京東健康而言,上市不僅是一條融資發展的好渠道,還可以抵禦更多風險。
巨頭扎堆,京東健康任重道遠互聯網醫療行業被推到了聚光燈下。
2020年,我國互聯網醫療健康行業進入快速發展階段,“互聯網+醫療健康”、醫藥、醫保等相關政策接連發布,更是推動各類玩家持續佈局生態體系。
京東健康是目前互聯網醫療的頭部玩家中,唯一實現盈利的公司。招股書顯示,京東健康在2017年至2020年上半年的總收入分別為56億元、82億元、108億元和88億元,剔除公允價值變動和非經常損益項目,京東健康在2017年至2020年上半年的淨利潤分別為2.1億元、2.5億元、3.4億元和3.7億元。
數據顯示,我國互聯網醫療存在着巨大的市場機會,市場規模在2020年預計可超6千億元。
在互聯網醫療領域,目前共有阿里健康、平安好醫生、京東健康三家企業在港股上市,獵雲網梳理了其主營業務、活躍用户數、營收和淨利潤情況。
可以看出,在年活躍用户數上,阿里健康佔據了絕對優勢,而在淨利潤層面,京東健康表現亮眼。
由於同樣在電商平台方面擁有巨大優勢,最容易被拿來與京東健康作對比的企業就是阿里健康。作為京東健康和阿里健康的核心業務的醫藥電商,不得不被提及。
今年5月阿里健康發佈財報,顯示其總營收中醫藥電商業務佔比達97%。如果把性質相近的預約疫苗、體檢、醫美等服務也算入醫藥電商,這一數字將達到99%。因此,阿里健康一直被認為是“披着在線醫療外衣的電商公司”。
在京東健康的四項業務裏,醫藥電商同樣佔比不低。數據顯示,京東健康的醫藥電商業務佔比比阿里健康低近10個百分點,但也達到了88%。
顯而易見,不論是阿里健康還是京東健康,其盈利都太過依賴電商業務,想要實現更快的增長,必須要尋找新的增長點。
“整個大健康行業市場會超過10萬億,但中國到目前為止沒有一家真正專業的健康管理公司。”京東健康CEO辛利軍認為,相對於歐美國家而言,中國整個健康管理行業才剛剛起步,因此在這個領域的玩家,其實都是友商,相對於京東數科、京東物流來説,京東健康沒有對標的公司。
作為業內市值最高的玩家,阿里健康目前仍未打破虧損“魔咒”;最早探路線上醫療之一的春雨醫生,也還沒有能實現上市的願景;而平安好醫生在5年裏,已經累計虧損近40億元。
雖然互聯網醫療前景可觀,但不可否認的是目前的互聯網醫療市場依然處在孵化期,還沒有能夠宣佈勝利的玩家出現,在互聯網醫療頭部企業仍在虧損的背景下,資本對於互聯網醫療的耐心可能會變得越來越小。京東健康雖然實現了微弱的盈利,但如何尋找新的盈利點、鞏固商業模式,依然任重道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