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號重開,遊戲行業原地過年
4月11日,國家新聞出版署網站公開了2022年4月份國產網絡遊戲審批信息,其中有45款遊戲獲得出版物號,這是繼去年七月後,時隔8個月首次重啓核發國產網遊版號。本次版號重啓延續了最近幾年版號數量持續減少的趨勢,並且不見騰訊、網易、字節等頭部大廠,但還是給遊戲行業帶去了希望,帶動次日遊戲股整體大漲。
圖源:國家新聞出版署官網
從經濟角度出發,遊戲版號重開有利於“宅經濟”的發展,在疫情環境下能給下行的經濟回血。根據數據機構Sensor Tower數據顯示,在全球App Store和Google Play的收入排名,共38箇中國廠商入圍全球手遊發行商收入榜TOP100,收入佔全球TOP100手遊發行商收入近四成,而這些收入是在版號停發的情況下取得的。
遊戲版號審批從嚴從緊審批始於保護未成年人的緊迫性,2021年8月。國家新聞出版署下發的《關於進一步嚴格管理 切實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網絡遊戲的通知》要求,所有網絡遊戲企業僅可在週五、週六、週日和法定節假日每日20時至21時向未成年人提供1小時服務。而就在版號重開4天后,國家廣電總局網絡視聽節目管理司、中宣部出版局聯合發佈通知,加強網絡視聽節目平台遊戲直播管理,規定各類網絡視聽節目均不得直播未經主管部門批准的網絡遊戲。
對此,比達分析師李錦清對媒體表示:“遊戲公司需要聚焦精品遊戲,提升自身競爭力。而且由於版號發放暫停數月,擠壓了大量遊戲,想要充分釋放還需要時間。”
長視頻平台降本運動,影視公司敗走劇本殺遊戲行業迎來曙光,而長視頻行業已久在黑暗中掙扎。“降本增效”是騰訊視頻最近在行業會議上提出的詞,和愛奇藝此前強調的“開源節流”有異曲同工之妙。簡單來説,長視頻平台2022年的目標都是降低成本、實現盈利。這一走向對產業中下游的視頻平台,尤其是頭部平台來説,尚能靠存貨度過影視寒冬,而對影視公司無疑是進一步的打擊。據業內相關人士爆料,影視公司今年幾乎沒有新籤的項目,某頭部視頻平台直接得到的股東指令是今年不開戲了,而正午這樣的頭部公司,下半年可能不開新項目了。而在營收下滑和影視寒冬的雙重影響下,檸檬影業決定向資本市場求助,於近期從A轉港,第三次遞交招股書。
頭部視頻“降本”運動給予了B站、芒果甚至一些新興平台發展契機,很多頭部平台黃掉的大批項目被他們接洽。當然並不是説他們沒有受大環境影響;B站自制今年也陷入裁員風波,同時在策略上也向內收縮,不再大量收購外面的版權劇項目,轉向找外部編劇改編自有IP,從而降低成本。新興平台儒意大有悶聲發大財的意味。根據其2021年年報,2021年南瓜電影註冊會員達7084萬人,累計付費用户達2868萬人,付費規模與B站相當。
在產業整體收縮的情況下,一些影視公司將影視劇本改編成了劇本殺劇本進行售賣。知名IP《慶餘年》甚至出現了兩個版本的劇本殺,一個由小説授權,另一個則是由電視劇版權方授權。4月11日,天眼查顯示,劇本殺平台“推理大師”關聯的北京夕文科技有限公司發生工商變更,新增了兩家網易集團的公司作為股東,此前就曾有消息稱推理大師獲得了網易集團數千萬元的A輪融資。
2016年,綜藝《明星大偵探》引發了國內劇本殺風潮,2017年一批劇本殺小程序開始湧現,,隨後的2018年,線上劇本殺更是迎來了“融資元年”,我是謎、戲多多、戲精大偵探等線上劇本殺相關公司紛紛完成了天使輪融資。值得注意的是,今年2月,在線劇本殺應用被劃分為“網遊”,4月11日官方傳出遊戲版號重啓核發消息,或許是網易搶佔市場紅利的利器。
知識化轉向,各平台“勸學戰”風起雲湧遊戲行業回彈尚需時日,長視頻行業整體冬眠,娛樂產業整體監管趨嚴,而此時,泛知識賽道加速成長,各大平台大打“勸學戰”。艾瑞諮詢數據顯示,2020年,中國泛知識內容行業已成長為千億級別的市場。與之呼應,這一年大眾的興趣點開始走出娛樂化走向知識化,疫情後對於科普紀實、新聞事實等嚴肅向內容的關注平均增幅達16.7%,娛樂向內容下滑3.2%。
4月11日,中國最大在線問答社區知乎向港交所遞交招股書,將在港交所主板上市。據招股書,2021年第四季度,知乎的平均移動端月活躍用户達9960萬人,平均每月瀏覽人次達5億,平均每月用户互動達3.9億次。截至2021年12月31日,知乎的累計內容創作者達5500萬人,累計貢獻4.2億條問答內容,涵蓋超過1000種垂直領域。
最初成立時,知乎憑藉其“高質量問答社區”打響名聲,在互聯網領域贏得一席之地,但隨後便一直陷在商業化與高質量的平衡難題中。如今,從知乎各類開屏廣告、信息流推廣,以及隱藏在其中的各類軟廣中可以看出,知乎顯然已經滑向商業化一端,不復當初的生態。
儘管進入下沉市場能讓知乎實現增量,但發跡於下沉市場的殺手級應用並沒有讓他它好過。《2021抖音泛知識內容數據報告》顯示,抖音泛知識內容播放量在2021年同比增長74%,已佔平台總播放量的20%,成為最受用户歡迎的內容之一。同是這一年,B站知識區創作者規模增長了92%,有超過300位名師學者和800多個認證高校號、近萬個學院號入駐,科技知識類UP主在2021百大名單中的佔比也同比增長了一倍,達到18位。與之呼應,泛知識內容在B站總播放量佔比達到45%,在B站學習的人數突破1.83億。2021年中旬,好看視頻的泛知識短視頻分發已佔全平台42%,泛知識創作者規模較2020年同期增長178%,而對外公佈的創作者規模在2021年突破了200萬。
推特醖釀毒丸戰略防馬斯克收購;崔健刷屏,微信加碼視頻號商業化;字節識區App上線據美國《華爾街日報》網站4月14日報道,馬斯克已發起全面攻勢,提出要買下該公司,並警告稱,如果遭到拒絕,他可能出售在這家社交媒體服務公司所持的股份。
報道稱,這位特斯拉公司掌門人週四上午出價430億美元收購推特,這是這位世界首富與推特圍繞“他會不會行動”發生的傳奇故事的最新進展。馬斯克在提交給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的申請文件中披露了報價,報價為每股54.2美元。據知情人士透露,推特目前還在考慮所謂的“毒丸計劃”,以阻止馬斯克惡意收購。毒丸計劃是上市董事會抵禦惡意收購的常用手段,通過股權攤薄手段向現有股東大量出售股份,以增加惡意收購方的代價。
“我投資推特,是因為我相信其作為全球言論自由平台的潛力,我相信言論自由是民主制度運行的基礎。但在投資之後,我現在意識到推特在當前的機制下既無法繁榮,也無法履行這一使命。推特需要轉型為一傢俬有公司。因此,我計劃以每股54.2美元的價格現金收購推特所有股份,這一報價較我開始投資之前的股價溢價54%,較我公開披露投資之前的股價溢價38%。這是我最高也是最後報價,如果沒有被接受,我會重新考慮自己作為股東的地位。”
馬斯克對推特董事長的公開信
馬斯克能成功收購推特嗎?首先,最為全世界最有錢的人,馬斯克以2190億美元登頂2022全球億萬富豪榜,如果他真的下定決心買下推特,在財富上是允許的。在TED活動上,他直言自己有足夠的資產能負擔這一收購;其次,推特股東真的願意賣嗎?推特市值僅為400億美元,遠遠落後於其同類社交軟件(TikTok、領英、Ins等),其股權結構鬆散,因此,馬斯克輕而易舉就獲得了最大股東身份。值得注意的是,推特第三大股東摩根士丹利是馬斯克此次收購推特的財務顧問。Wedbush Securities分析師丹•艾夫斯(Dan Ives)示他預計收購會成功。即使馬斯克給出的報價很低,但是很難出現其他競標者,因此推特董事會可能不得不接受這一報價;同時也有業內人士認為鑑於推特的前景,這個報價不足以讓董事會“賤賣”推特。
推特將何去何從,眾説紛紜,而在國內社交平台,4500萬人在崔健視頻號直播間狂歡。4月15日晚上九點,崔健視頻號開啓了自己的線上演唱會。這場演唱會,將近3個小時,崔健視頻號直播人數最高峯值超過4500萬人,點贊突破1.1個億,評論數超過17萬條。這份數據刷新了視頻號直播演唱會的觀看紀錄。去年西城男孩(Westlife)演唱會觀看人數達到2800萬,五月天跨年演唱會觀看人數1600萬,而4月初剛剛引起關注的張國榮演唱會,觀看人數1700萬。但更值得注意的是,這場演唱會是視頻號首場商業化演唱會。
圖源:崔健微信視頻號截圖
視燈研究院發佈《2021年視頻號發展白皮書》數據顯示,2021年視頻號DAU已超5億,2022年視頻號DAU有望達到6億。快手2021年四季度財報顯示,快手DAU達3.23億,媒體報道,截至2021年9月,抖音系DAU約達到6.4億。不難看出,依託微信這一國民級應用,視頻號有天然的入口優勢。
視頻號的發展不僅分走了其他視頻App的蛋糕,同時也擠壓了公眾號的生存空間。微信公眾號近幾年發展進入瓶頸是不爭的事實,大量優質文字類作者,找不到另一個更好的碼字平台,只能選擇逐漸沉默或者直接流失。最近,字節跳動新上線識區App,被認為是大數據時代下RSS訂閲的一次“文藝復興”。
在今日頭條開啓了“關閉算法推薦”按鈕前後,字節跳動上線了一款新的泛資訊與社區App——識區。識區中所有內容由區長人工決定,區長就像是“意見領袖”,用户看到什麼文章,由各個識區的區長通過類似RSS機制設置完成。
首先,作為內容創造者,先在平台創建一個【識區】,就像是內容小組,識區創建好了以後,可以訂閲內容源,這些內容源都來自於今日頭條,訂閲內容源以後,識區裏的內容會自動更新。創建識區後,用户自動變為區長,可邀請其他用户進入識區。其他人加入識區,可以在識區裏發帖。
圖源:識區App截圖
可以看出,字節不在用户基礎龐大的頭條中安插這一功能,是想更加精細化服務另一波人羣,他們對內容有着更高的要求,並且希望內容具有深度。同時App的社交屬性也能集聚更多高淨值人羣。
類似的App並不少見,就連識區產品負責人顧大夫也這樣認為。他在即刻上還發了一條自嘲的狀態:識區像系列已經形成了一個產品矩陣:豆瓣、即刻、貼吧、QQ圈子、網易雲音樂、輕芒、CH、reddit……識區能走多久呢?
圖源:識區App截圖
不難看出,識區企圖打破詬病已久的算法內容推薦機制,但靠區長人工推薦真能滿足用户需求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