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生活還是工作還是走親訪友,曹楊新村街道街區的所到之處將皆可給電瓶車充電。
隨着,梅川路141弄沿街路段電瓶車充電樁的使用率越來越高,另一升級版的電瓶車路邊充電樁也走到了街邊。
近日,棗陽路近桐柏路沿街路段,出現了一排約1.2米高的雙層花壇,原木色的背景,白色的框架,花壇上層種植着玫紅色的盆栽,下層擺放着常春藤等綠色植物,花壇的延伸處還設計了休息坐凳。不少市民好奇地駐足研究,這麼美麗,竟是電瓶車充電樁。
今天,記者從曹楊新村街道瞭解到,為方便市民安全充電,除了在居民區內規劃充電裝置之外,街道計劃年內,逐步打造一個沿街3分鐘,解決電瓶車充電問題的安全生態圈。據悉,在現有兩個充電點的基礎上,下一步將在楓橋路(北楓橋園門口)、武寧片區門口、11號線楓橋路站3號出口處共新增四個電瓶車充電樁。
“你們弄的是什麼?蠻好看的。”“賣花的嗎?”
“不不不,這個是給電瓶車充電的充電樁。”
棗陽路上,街邊充電樁安裝完畢之後,最得益的就是街邊店鋪的工作人員。提及充電樁,棗陽路上一地產中介公司的小王和同事都直呼:“太好,太方便了,這絕對是解決了我們電瓶車充電的麻煩。”
對於地產公司的工作人員而言,電瓶車算得上是他們“吃飯”必需的代步工具。公司有20多人,電瓶車就有十幾輛。看房、洽談都離不開它,然而電瓶車唯一的麻煩就是充電。“有些電瓶車電瓶重,我們住的房子都是樓梯房,扛上扛下累,而且這麼多電瓶帶回去充電也不安全。何況有些兄弟的電瓶車電瓶壓根就拆不下來,只能放車上充。”所以,最早的時候,他們都是從店鋪內拖出拖線板放在人行道上充電。超5米的拖線板不夠長,就再接一個。一個拖線板插口不夠用,就再加一個……“直到二三年前,拉線充電被禁止了。我們就自己想辦法。”
得知附近一小區的地下車庫可以充電,大夥都奔向了那裏充電。一元錢可充電六小時。但在小王看來,去別處充電倒不是錢的問題,而是不方便。停到人家車庫,還要步行到門店上班。下雨下雪天最最討厭。疫情之後,安保各種核查,還一度拒絕他們進入小區充電。用四個字來形容那段日子,他説:“特別麻煩。”
説着曾經的麻煩,看着眼前的嶄新的充電樁,小王自己忍不住笑了。“這玩意裝好後,真的太方便了,就像是我們拖了個拖線板在外面,還特安全。”
他説,中介公司一般下午和晚上需要使用電瓶車,所以大夥基本上都是晚上將車子扔在充電樁,充上一個晚上或者上午過來充上四個小時。只是“那些插口是要‘搶’的,基本上沒位子。”而且,他停頓了一下,彷彿要告訴記者一個秘密:“這傢伙特牛,只要1分錢,可以充4個小時。”
這話音剛落,旁邊的同事跳起來:“什麼,一分錢?我怎麼不知道!”“你下載個雲閃付app啊。”小王答道。
記者注意到,棗陽路上的這個升級版的充電樁一共設有6個插口,每個插口上都有塑料硬殼罩着,既能擋風又能遮雨。雖然採訪當天,恰逢小王的同事們都休息,但是6個終端基本上都在作業。有市民將車停進空位後,發現是充電樁,便自覺地退出來把位子讓給需要充電的人。充電樁的坐凳上,有老人家在曬太陽。
這樣一個和諧畫面,正是曹楊新村街道致力於打造的街區。曹楊新村街道黨工委副書記王海峯坦言,安裝沿街充電樁的初衷,一是解決沿街商鋪電瓶車充電的困難;二是可以解決街道轄區內一些歷史風貌建築或特殊老舊小區電瓶車用量大,但是又不具備常規助動車有序停放條件及充電樁建設條件的難題;三是能滿足電瓶車車主隨需隨充的需求。“讓老百姓養成良好電瓶車充電習慣的同時,既能保證安全又能得到實惠。”
於是,街道與中國鐵塔公司聯手打造的花壇充電樁。中國鐵塔公司上海分公司項目經理王一鳴告訴記者,花壇充電樁能智能檢測電瓶車充電狀態,當電池充滿時,系統會自動斷電,保護電池,延長使用壽命。還能識別電瓶車充電功率,過載自動斷電,異常自動告警,漏電短路自動斷電,儘可能杜絕消防隱患。居民們可通過微信、支付寶掃碼,根據提示選擇對應端口編號,支付完成後即可為電動車充電。
最關鍵的是,目前使用銀聯雲閃付APP還能享受“1分錢4小時”的優惠。
梅川路花壇充電樁一經試點啓用,就吸引了不少居民圍觀,更有沿街商户直呼:“家裏充電不方便,外面也沒有充電的地方,這下終於也能充滿電回家,再也不用擔心來回出行電量不足的問題了,真是實惠又方便!”為此才有了第二個棗陽路充電樁,在第一個基礎上,增添的外觀設計和便民坐凳的功能。“未來,還設想添加手機充電功能、5GWiFi等,便民服務於等待充電的車主。”王一鳴介紹道。
更值得一提的是,為了保障電瓶車的安全,所有的充電樁旁都安裝了監控探頭。另外,所有的充電裝置也接入“一網統管”智聯普陀3.0大數據管理平台。“設備掉線、意外充電中斷等等,後台都會有及時反饋,工作人員會上前處理。”
資料:周到
編輯:楊軍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