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阿斯旺大壩能擋住尼羅河全年徑流量,長江下游為何不能效仿蓄水?

由 俎巧玲 發佈於 科技

地球上的水體總量為13.86億立方千米,約佔地球體積的1.28‰,雖然水體總量相對太陽系內的水星、金星、火星等兄弟行星都要大,但是由於地球約有71%的表面積被海水覆蓋,陸地面積只佔到了29%,因此地球上約有96.53%的水是不能直接喝的海水。

而地球上的江河水、淡水湖泊水以及淺層地下水這些人類比較容易利用的淡水資源總儲量分別約佔全球淡水總儲量和全球總儲水量的0.3%和0.7,其餘的淡水是兩級的冰川、高山永久冰川和深層地下水。
我國的河流湖泊眾多,是世界上淡水資源總量相對較豐富的國家,僅排在巴西、俄羅斯、加拿大、美國、印度尼西亞之後,排名第六位。但是由於我國人口眾多,是世界上第一人口大國,且我國水資源分佈呈現出年內分佈集中、年間變化大等特點,人均佔有量非常小,僅僅只有世界平均值的1/4,還不及日本的50%、美國25%、俄羅斯的8%,並且由於華北地區水資源不足的矛盾日益突出,為此我國實施了南水北調這一重大工程,分東、中、西三條線將長江豐富的水資源調往北方,緩解水資源不足的問題。

講到這裏,可能有很多人就會問,既然我國人均淡水資源量較少,為什麼不建大壩將長江、黃河的水攔起來,而是任由流向大海,並且長江、黃河等河流裏的魚類眾多,這些淡水魚被衝入大海後,按理説淡水魚無法適應鹹水,為什麼長江、黃河等入海口沒有漂浮大量死魚呢?下面我們先來簡單的分析一下第一個問題(第二個問題明日單獨分析)。
為什麼不像埃及阿斯旺大壩那樣完全攔住長江、黃河水?
眾所周知,阿斯旺大壩位於埃及首都開羅以南約800公里的尼羅河干流上,大壩的完工在其以南形成了一個巨大的人工湖——納賽爾水庫,蓄水能力1689億立方米,具有灌溉、發電、防洪、航運、旅遊、水產等多種效益。

值得一提的是,一個納賽爾水庫能夠吞下尼羅河的全年徑流,並能實現河水多年調節,為此很多網友會問為什麼我國不建一座像阿斯旺大壩這樣的大壩,實現長江或黃河的多年調節,這樣不就可以控制河流白白流向大海嗎?
略呈“梯”型的埃及總面積約為100平方公里,但是埃及59%的國土面積為沙漠或半沙漠區,這樣乾旱的氣候環境顯然是不適合發展農業生產和大規模主人的,而埃及人口規模過億,已達1.045億。也就是説埃及絕大部分的人口主要分佈在尼羅河沿岸不足5%的尼羅河沿岸、沙漠綠洲以及蘇伊士運河局部地帶。

尼羅河是埃及的“母親河”和生命線,根據跨國河流的有關國際協議,埃及每年可從尼羅河獲得555億立方米的水源,其中80%被用於農業灌溉。而埃及氣候炎熱、乾燥少雨,尤其是開羅以南的上埃及地區實際上是無雨區,加之沿途灌溉、蒸發和滲漏等原因,實際上尼羅河到達中下游的水量非常有限。因此阿斯旺大壩的建成並在其南面形成納賽爾水庫,既能實現調節尼羅河徑流,為埃及合理利用水資源提供保障,而且對於埃及這種經濟不是很發達的國家來説,不像沙特、阿聯酋等國靠石油就能躺着賺錢,阿斯旺大壩通過攔河發電每年產生的100億千瓦·時的電能,為埃及工農業發展提供低成本的清潔能源。

納賽爾水庫之所以能達到1689億立方米的蓄水能力,主要是阿斯旺大壩的壩址以及大壩以南的河谷地帶所處的地形有關。納賽爾水庫是尼羅河下游幹流被大壩攔截後所形成的長約550公里的回水區(其中101公里伸入蘇丹境內),總面積達5120平方公里,水深約30~35米,蓄水量分別是我國青海湖和三峽水庫的1.77倍和4.28倍。
很顯然,阿斯旺大壩所形成的納賽爾水庫所處的河谷是在變質岩、火成岩中切割而成,兩岸邊坡下陡上緩,因此蓄水量相對較大。並且整個尼羅河的年徑流量約為840億立方米,約為我國黃河徑流量的2倍,因此修建大壩吞下尼羅河的全年徑流相對比較容易實現。

而我國的長江和黃河東流入海,由於自西向東流經我國地勢的三級階梯,下游地勢相對平坦,尤其是長江,作為世界上徑流量第三大的河流,要想在下游平原地帶修建大壩吞下長江全年的徑流,其蓄水規模是納賽爾水庫的5.68倍,相當於25個三峽水庫。

但是,由於下游地帶地勢平坦,沒有中上游地帶山體作為儲存洪水的天然“圍欄”,這就意味着要修建超長的大壩,雖然我國有“基建狂魔”之稱,但動輒數十乃至上百公里長的大壩無論是技術難度還是投資規模都是天文數字,不亞於在喜馬拉雅山脈上打洞,而且平原地帶修建這麼長的大壩一旦洪水氾濫,其後果也是不堪設想的。

總之,長江、黃河下游修建大壩蓄水是不現實的,但是可以通過中上游水泥樞紐的梯級開發,從而實現對水力資源最大限度地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