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戰固態電池:有人進,有人退
來自企查查的信息顯示,3月5日,比亞迪(01211)公開“一種電解質聚合物基材、固態電解質及其製備方法、鋰離子電池”、“一種複合固態電解質及固態鋰電池”兩項與固態電池相關的專利。
此外,3月2日,比亞迪還公開“一種固態電解質及固態鋰電池”專利,公開號為CN112436181A。
同樣是3月5日,寧德時代公開“固態電解質膜片及固態鋰金屬電池”專利,公開號為CN112448023A。
在國內企業不斷髮布與固態電池相關的技術的時候,3月4日,據媒體報道,在大洋彼岸,美國車企Fisker的創始人Henrik Fisker在最近的一場採訪中表示,已經放棄固態電池計劃。
據瞭解,Fisker公司已經默默研發固態電池長達數年之久。早在2018年,Henrik Fisker就表示將在數月之內量產固態電池,但最終“跳票”。
有人進,有人退的固態電池領域,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妖孽”的固態電池QS
説到固態電池,不得不提“妖孽”的Quantumscape(QS.US)。
QS於2020年11月底在美國上市,其股價一度升至132.73美元/股,由於其總股本為36656.63萬股,由此可知其總市值一度達到了468.54億美元(約3145億元人民幣)。
截至3月4日收盤,QS報43.90美元/股,其總市值仍達160.92億美元(約1043億元人民幣)。
QS成立於2010年,擁有約200項固態電池專利及應用。QS背後的投資者包括大眾汽車集團、上汽集團,以及微軟創始人比爾蓋茨等。
2月23日QS發佈的年報顯示,自2010年成立至截至2020年12月31日止年度累計虧損約13.958億美元。
QS的年報更是指出,“我們將繼續每個季度出現運營和淨虧損,直到至少我們開始大幅生產鋰金屬固態電池的時候,預計這種情況要到2024年才會發生,而且可能會在以後發生。”
QS有何出奇之處?
從技術實力角度看,QS曾於2020年12月上旬的一場在線會議中,向投資者展示了一款用“夢幻”的“超級電池”:這款可在15分鐘內充到80%電量的固態鋰金屬電池,可提升電動車90%續航力並降低製造成本。
QS是首個發表在商業上可行的固態鋰金屬電池解決方案的電池企業。在鋰離子電池方面的研究而獲得2019年諾貝爾化學獎得者Stanley Whittingham認為,這是一個真正的突破,也是其受資本市場青睞的最直接原因。
眾多企業角逐固態電池
在固態電池領域,不可忽視的一股力量來自日本的豐田。
豐田是業內公認在固態電池領域最有實力的玩家之一。追溯其佈局時間來看,豐田最早提出相關動態是在2008年,與固態電池初創企業Ilika展開合作。
2014年,豐田宣佈其正在進行固態電池開發工作,並擁有最多的技術專利。2017年,豐田宣佈與松下攜手,表示雙方將在固態電池研發方面進行長期且深入的合作。
豐田採用的是硫化物技術路線,原本計劃在2020年東京奧運會展示固態電池研發成果。受疫情影響,不得不將計劃推遲到2021年。
儘管沒有透露具體數據,豐田表示,已經按照計劃成功製造出固態電池的樣品,且安裝到概念車上,希望成為全球首家量產搭載固態電池汽車的廠商,計劃於2021年推出原型車,2025年左右開始量產。
來自中國台灣的創新公司輝能科技也在發力固態電池領域。輝能科技表示,其原型電池已經制造出來,質量能量密度達到383Wh/kg,體積能量密度為1025Wh/L,循環測試可以做到500次。
關於量產計劃,輝能科技預定在2023年進行試產,2024年量產。與輝能科技公開合作的企業有4家,一汽、天際、蔚來以及愛馳。
輝能科技已經確定在浙江杭州的青山湖科技城選址建廠,該項目計劃總投資380億元,累計產能7GWh,預計今年6月前完成1GWh的產線建設。
最新消息是,輝能科技與越南汽車品牌VinFast簽署合作備忘錄(MOU),雙方將成立合資公司(JV),共同加速在越南當地的固態電池商業化腳步。
此外,法國博洛雷,英國邁克阿倫、戴森、Ilika,德國的寶馬、大眾、奧迪、博世,日本Hitachi Zosen、本田、東芝、村田製作所、三井金屬,韓國的現代、三星等企業也在發力固態電池領域。
中國固態電池的進展
作為鋰電池大國,中國目前還沒有企業如QS一般在固態電池領域“大出風頭”,但在上市公司層面,10多家企業已有深度佈局。
寧德時代早在2016年正式宣佈在硫化物固態電池上的研發路徑。目前寧德時代容量為325mAh的聚合物鋰金屬固態電池能量密度達300Wh/kg,可實現300周循環以容量保持率82%。全固態電池還在開發中,預計2030年後實現商品化。
比亞迪同樣於2016年確定固態電池為未來發展方向的基調。2018年1月,比亞迪推進固態電池項目商用,並將固態電池作為下一步研發重點,積極推進相關產品的產業化研發應用。
國軒高科在日本研究院有開展相應的固態電池技術研發,公開了固態電池時間表,表示兩年內引入相關技術,2022年開始進行固態電池技術的迭代升級,生產高安全固態電池;2025年後生產出能量密度超過800Wh/L、超過400Wh/kg、循環800次的全固態電池。
南都電源與浙江大學合作開展固態電池研發項目,同時與輝能科技達成固態鋰電池合作共識,共同推進固態鋰電產業化。20年7月,南都電源發佈非公開發行A股股票預案,擬投入募集資金不超過1.47億元,主要用於搭建固態電池和燃料電池中試線,建設國家認可實驗室測試中心。
長城汽車(02333)旗下的蜂巢能源在半固態電池技術研發方面已經有所突破,率先開發出四元正極材料,並基於該材料發佈了全球首款四元材料電芯。蜂巢能源計劃在2025年在量產車上應用能量密度達350-500Wh/kg的固態電池。
珈偉新能已於2017年度實現類固態電池的量產,目前已有6款電芯,2款電池組通過強檢,並投入市場。
贛鋒鋰業(01772)2017年引進中科院寧波材料所的許曉雄團隊,正式切入到固態電池板塊。2020年7月,贛鋒鋰業第一代2億瓦時的固態電池中試線已經順利投產,正積極與德國大眾等車廠客户對接固態電池的上車合作事宜。
天齊鋰業參股公司衞藍新能源(持股5%)是專注於混合固液電解質鋰離子電池與全固態鋰電池研發與生產、擁有系列核心專利與技術的國家高新技術企業,是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清潔能源實驗室固態電池技術的唯一產業化平台。
橫店東磁的研究院有成立專門的團隊對固態電池及其他新型電池進行跟蹤和研究。
當升科技固態鋰電材料已對國內外多個客户送樣,產品性能獲得廣泛認可,目前正根據客户反饋和需求進行後續研究開發。
非上市公司層面,清陶能源已在固態電池領域取得極優成績,萬向一二三、瑞浦能源、卡耐新能源等企業皆有佈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