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工經濟”時代,勞動者權益如何保障?

  我們正不可避免地進入“零工經濟”時代。

  曾記否,21世紀初的中國社會有個高頻詞——“刷盤子”。那時,“刷盤子”就是打零工的代名詞。想攢點錢去遠方旅行,去刷盤子吧;想出國留學掙點學費,OK刷盤子吧。對於那一代的中國年輕人,許多人的經濟獨立是從刷盤子開始的。

  但今天的年輕人們,大概已很少再聽到這個詞了。

  為什麼?難道是中國的餐館變少了嗎?當然不是。這些年來中國餐飲業的蓬勃發展有目共睹。真正的原因是:人們打零工、靈活就業的選擇,前所未有地變多了。

  你可以選擇成為一名快遞小哥,也可以兼職做一名外賣騎手,或者當網約車司機……這些崗位的收入,都遠遠超過了“刷盤子”獲得的收入。

  靈活就業的選擇變多了,零工市場的規模也空前增大了。中國的勞動人口的總數不到9億,而根據中國人社部等部門的數據,2020年中國靈活就業從業人員規模已達2億人左右——“零工經濟”的時代已經到來。

  什麼是零工經濟?美國學者黛安娜·馬爾卡希在《零工經濟》中寫道:“如果把當前的工作世界看作一把尺子,設想它一頭是傳統意義上由企業提供的職業階梯,另一頭是失業,那麼兩頭之間範圍廣、種類多的工作選擇便是零工經濟。”這種描述,也恰恰點出了零工經濟的好處:給社會提供大量工作崗位。

  以網約車為例。過去8年,累計超過3100萬名司機和車主在滴滴平台上獲得了靈活收入,而對於其中的650多萬人來説,這筆錢是他們家庭的唯一收入來源。為了家庭獲得更好的生活,他們奔波在全國2200多個城市,在上百億次出行中服務了5.5億乘客。

  

“零工經濟”時代,勞動者權益如何保障?

  某種意義上,這些靈活就業者成了我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基礎設施”。快遞小哥、外賣騎手、網約車司機,他們身披不同顏色,穿梭於城市中間,方便了千萬家庭。

  然而,新事物必然也面臨新問題。

  當傳統的“企業+員工”模式,轉變為“平台+個人”模式,零工勞動者權益該如何保障,日益成為社會的焦點。

  前不久,一些外賣平台的騎手感慨自己日益被“困在系統裏”,如果猝死可能都拿不到有尊嚴的保險賠付金,更是把零工從業者保障問題推上了輿論的風口浪尖。

  近日,各地也密集出台了相關措施,探索對靈活就業者的權益保護。比如,山東省政府、江西省總工會就各自出台了文件,推進零工經濟就業羣體發展、完善靈活就業人員社會保險制度;上海市總工會則上線了“申工社APP”,幫助靈活就業人員維權。

  而一些關鍵的零工經濟互聯網平台也開始探索自己的路徑。比如,在備受關注的司機勞動權益保障方面,作為行業代表,滴滴最近就專門成立了網約車司機生態發展委員會,探索司機勞動權益保障,公開徵求社會意見。

  

“零工經濟”時代,勞動者權益如何保障?

  滴滴網約車平台公司CEO孫樞表示:“我們對司機師傅的服務和保障還做得遠遠不夠,司機委員會將做更多的努力,讓師傅們有安心的收入、放心的從業保障。司機滿意度是我們努力的目標。”

  聚沙成塔,集腋成裘。每個委員會的成立,都是進步的一小步。但如果有更多企業和行業能夠跟進,匯聚起來將是中國零工勞動者權益保護的一大步。期待這一步能夠早日到來。

  在積極探索零工勞動者權益保護的同時,網約車也應該需要通過科技手段來更好地保障用户出行的安全。

  我們準備了一份關於出行安全方面的調查問卷,歡迎大家點擊閲讀原文積極參與。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351 字。

轉載請註明: “零工經濟”時代,勞動者權益如何保障?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