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飲機器人再掀新浪潮,距離取代人工還有多遠?

餐飲機器人再掀新浪潮,距離取代人工還有多遠?

文丨紅餐網

餐飲業正向着數字化、智能化轉型。在智能化領域,大家討論得最多的就是機器人的應用。餐飲機器人的應用現狀如何?未來可以取代人力,更好地服務餐廳嗎?

3月7日,碧桂園旗下的千璽機器人中餐廳在廣州舉辦了一場盛大的體驗活動:由迎賓機器人、烹飪機器人、送餐機器人、咖啡機器人、冰淇淋機器人等十餘款炫酷機器人組成的“天團”組合亮相,引發行業熱議。

餐飲機器人再掀新浪潮,距離取代人工還有多遠?

△圖片來源:碧桂園官方微博

值得一提的是,這並不是碧桂園的第一家機器人餐廳,更不是餐飲界第一家機器人餐廳。

近幾年,隨着碧桂園、擎朗、普渡等企業不斷加大餐飲機器人產業的佈局投入,機器人頻頻出現在餐廳,一步步拓寬餐廳服務的邊界。

一場模式上的顛覆似乎要來了。

機器人熱潮再次來襲,這次不僅是噱頭

實際上,餐飲機器人早在十年前便掀起過一波熱潮,但這波浪潮最終卻以一地雞毛收場:

2010年,濟南某自助火鍋店首現機器人送餐,兩年後便陷入傳銷風波關門了;

2011年,深圳、上海兩地出現可炒菜的機器人;

2015年重慶出現一家大排長隊的機器人火鍋店,其傳菜機器人是圓滾滾的卡通熊機器人,很多顧客衝此而來,但開了一陣時間後,顧客的熱情褪去,餐廳也關門了。

多年以後,沉寂了一段時間的餐飲機器人,又邁出了探索的新一步——機器人不再是僅用來吸引眼球的噱頭,而是開始探索與餐飲服務的實際結合。近幾年巨頭的紛紛入場就是最鮮明的例子。

2018年的時候,海底撈在北京開了一家黑科技餐廳,投資一億,就餐等位區設計成互動電影院,1000多平的用餐區採用了機械手臂取材、機器人傳菜,與人工服務相輔相成,探索服務邊界。

截至今日,海底撈全球餐廳中實用的送餐機器人,已經達到了上千台。

餐飲機器人再掀新浪潮,距離取代人工還有多遠?

△圖片來源:海底撈官方微博

2018年,盒馬鮮生第一家由機器人上菜的無人餐廳也落座上海,這家無人餐廳也將全方位的採用機器人來實現配餐與送餐。

阿里也開設了機器人餐廳,店內沒有服務員和收銀員,顧客自己點菜後,刷臉支付後就可取餐。

同年,京東首家X未來餐廳則在天津開業,採用了智能化後廚、自動駕駛傳菜機器人等,而後第二年,其機器人奶茶店也在北京開業。

2021年,繼第一家全體系無接觸的千璽機器人餐廳開業之後,碧桂園已成功運營近80家機器人餐廳,投放單機設備583台。

餐飲機器人的普及,依舊很遙遠

據瞭解,國內餐飲機器人的銷量近兩年正在迅速增長。

2020年底完成C輪融資的上海擎朗,其研發的送餐機器人截至2020年10月,已與10000多家B端客户合作,服務8000萬+人次,與65%的百強餐飲品牌達成了合作。

穿山甲機器人餐飲機器人大區總監張利強也透露,據不完全統計,2020年送餐機器人行業銷量幾乎有1萬台左右,預計2021年銷量可達2~3萬台。

餐飲機器人再掀新浪潮,距離取代人工還有多遠?

△圖片來源:品牌供圖 普渡科技送餐機器人

《中國機器人產業發展報告2019》指出,2019年我國服務機器人市場規模同比增長約33.1%,高於全球服務機器人市場增速。

2020年獲得B輪融資的餐飲機器人企業——深圳普渡科技相關負責人稱,目前來看,餐飲機器人的滲透率僅為千分之一,而理論上來看,有60%的餐廳可以使用送餐機器人,意味着行業至少擁有600倍的增長空間。

而根據中國產業信息網數據, 目前商用服務機器人市場滲透率僅為3%,其中送餐機器人滲透率還不到1%,可見,機器人要在餐飲業普及還很遙遠。

機器人在餐飲業的腳步為什麼邁不大?原因主要有3個:

1. 無法實現全自動化,功能相對單一

上海盒馬機器人餐廳店員曾透露,該餐廳目前只能實現廚師烹飪之前的簡易無人化操作,而且送餐過程中如果出現客人不在座位或機器故障等現象,仍然需要與人力運營有機結合才能保障餐廳有序經營。

此外,受到技術的限制,目前的餐廳機器人大多功能都比較單一,有些只能指路諮詢,有些只能點餐送餐,顧客如果需求再多一些,基本會處於“當機”狀態。

餐飲機器人再掀新浪潮,距離取代人工還有多遠?

△圖片來源:品牌供圖

還有一些專門研發的烹飪機器人,也只能專注某一種功能,如炒鍋機器人、煲仔飯機器人、粉面機器人、早餐機器人、咖啡機器人、煮麪機器人……

中餐飲食文化豐富多彩,烹飪方式更是花樣百出,單一技能的機器人並不能滿足餐廳的大部分需求,也因此,當前中國餐飲業對機器人的嘗試,大部分還集中在火鍋燒烤之類無需複雜菜式容易流程化的餐廳,比如海底撈在北京的智慧餐廳,機器人在這類餐廳需要參與的環節僅僅是配菜、傳菜等簡易的食品準備環節。

2. 缺乏人性温度,與顧客仍有距離感

“之所以喜歡海底撈,是因為他們的服務讓我覺得很治癒。不管壓力多大心情多差,跟服務員小姐姐嘮嘮嗑就能讓我忘記煩惱。”消費者小劉在選擇餐飲店的時候最看重服務,“但是機器人服務冷冰冰的,讓人感覺少了很多人情味兒。”

有時候,機器人聽不懂顧客的方言,也會給溝通造成一定的障礙。

餐飲機器人再掀新浪潮,距離取代人工還有多遠?

△圖片來源:紅餐網攝

人類説到底還是情感動物,需要人與人之間的交流,機器人餐廳可以獵奇,但如果成為常態,沒有任何人與人的交流,很多消費者並不十分樂意接受,轉而會選擇更有人情味的餐廳。

3. 購買成本較高,維修養護成本也高

紅餐網在某機器人採購網上搜索“餐廳機器人”,發現根據不同的功能和大小,機器人的價格從幾千到幾十萬都有,功能越多價格越高。而這些機器人,大多隻能做點餐、送餐、迎賓等基礎功能。

如果以一個機器人使用壽命5年來説的話,相比一位月薪3千的服務員價格,優勢並不太明顯。

餐飲機器人再掀新浪潮,距離取代人工還有多遠?

△圖片來源:機器人總動員

除此之外,餐廳一旦採用機器人,後期的維護保養成本也普遍較高。對很多真正希望用機器人提高效率、降低成本的餐企而言,在機器人實現大規模生產前,成本還是過高了。

餐飲機器人的未來明朗,但長路漫漫

紅餐網曾經報道過餐飲界招工難的現象:未來數年,隨着人口紅利的消失和就業觀念的轉變,餐飲業會面臨長期的人力短缺困境,尤其是服務員、廚師等崗位。

餐廳使用機器人的優勢顯而易見,續航時間久,可以滿足傳菜員、服務員的排班,不怕苦不怕累,能夠任勞任怨地工作。

千璽集團的機器人餐廳最快能夠做到20秒出餐,這對很多餐企而言十分誘人,特別是快餐、簡餐等特別注重高峯時段效率的品類,能大大提高翻枱率,也就意味着營收的增加。

餐飲機器人再掀新浪潮,距離取代人工還有多遠?

△圖片來源:擎朗智能公眾號

基於此,雲啓資本董事總經理陳昱對餐飲機器人的未來很樂觀,“未來中國一定會出現勞動力短缺、用工成本上升問題,而藍領勞動力有多少,服務機器人的市場就有多大,他們的比例將是1:1。”

據不完全統計,2020年送餐機器人行業銷量幾乎有1萬台左右,預計2021年銷量可達2-3萬台。有業內人士向媒體透露在大眾點評上有400萬個餐廳,機器人哪怕僅滲透10%,就可以擁有40萬個點位。

關於餐飲機器人未來的發展方向,陳昱表示,“未來的餐飲,一定是數據化、智能化的,餐飲機器人不僅要提升温情度,也要在人性化定製上下功夫。”

餐飲機器人再掀新浪潮,距離取代人工還有多遠?

△圖片來源:電影《機器管家》

“機器人和人不是替代關係,而是工作夥伴。”擎朗科技公關總監池曉敏告訴記者,“讓服務員從最基礎繁瑣的傳菜、跑腿兒工作中釋放出來,有精力去做更好的後續服務——尤其是在最繁忙的就餐高峯期。機器人和人之間,其實是互相合作的關係。”

池曉敏表示,不同於早些年笨重的餐飲機器人,現在的機器人越來越講究實用性和人性化定製,解決餐廳經營的實際問題。

除了解放人力外,機器人還可以很大程度地降低前廳後廚的錯誤率,以及經營過程中的食品安全風險。

對於機器人的成本問題,池曉敏透露,擎朗科技目前已經根據餐企的需求,研發了高級配置和基礎配置的機器人,分別對應不同的價位,餐飲機器人不僅可以出售,也可以租賃,在租賃期內,公司還會負責維修的費用。

“未來,隨着科技的發展以及機器人的進一步應用,成本這一塊也會逐漸降低的。”

結語

餐飲行業的數字化、智能化轉型是不可阻擋的趨勢,然而機器人產業產業的發展情況、成熟度、產量而言,尚不足以支撐其在餐飲業的普及。

如何提高餐飲機器人的開放普及程度,讓其創造更高的價值,這是通向未來的道路上最重要的一環。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3192 字。

轉載請註明: 餐飲機器人再掀新浪潮,距離取代人工還有多遠?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