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於麗爽
科幻電影裏,主角想要進入錯綜複雜的城市空間,只需輕輕一點,眼前就會出現一個虛擬畫面,上面標示了城市構件所有的時空數據,彷彿為主角打開了“萬能視角”。現在,海淀區的城市管理者們也擁有了這樣的“萬能視角”。
9月下旬,海淀區城市大腦“時空一張圖”1.0版上線,涵蓋全區17萬多幢既有建築物信息、1.9億平方米建築面積、1萬多個攝像頭點位、249個數據圖層、百萬級圖層調用等,為城市交通、城市管理、公共安全、生態環境、街鎮應用等領域提供實時高效的地理空間服務。試運行兩個多月來,累計調用1067268次數據圖層,助力各委辦局及單位業務能力提升。
近日,網格員趙軍在巡檢中發現,海淀區紫竹院街道魏公村路口南側200米處的井蓋丟失,他立即打開大城管APP,將井蓋信息拍照上傳。後台收到照片,調用海淀區“時空一張圖”城市部件基礎圖層信息(井蓋權屬信息),與案件信息進行數據“掛接”,自動研判出丟失井蓋的權屬信息,並將案件工單派發到相應處置部門,處置部門根據井蓋案件信息進行處理,將井蓋復原。整個過程用時4小時。
“過去至少需要一天。”趙軍説,以前,網格員發現井蓋丟失,需要對井蓋信息拍照取證、人工判斷、人工匹配、手工派單等,才能上報給相應處置部門,再將井蓋復原,“‘時空一張圖’真是方便。”
據介紹,2018年,海淀區啓動城市大腦建設,作為城市大腦三大核心平台之一,率先搭建“時空一張圖”:把分散在各部門的時間、空間數據融合,把政務數據和以百度地圖為代表的互聯網數據融合,建成全區統一的二、三維一體化地理信息平台。“海淀區‘時空一張圖’試運行以來,已為城市交通、城市管理、公共安全、生態環境、街鎮應用五大領域提供實時高效的地理空間服務,正在與公共衞生、智慧教育、城市能源、產業經濟領域對接。”城市大腦“時空一張圖”項目負責人曲曉英説。在城市交通領域,基於時空信息對各類重點車輛進行研判與分析,固化違法證據,為交通提供時空智能化分析服務;在城市管理領域,基於可視化城市部件基礎信息圖層,高效支撐大城管、“接訴即辦”等業務,賦予城市案件時空分析預警能力;在公共安全領域,通過物聯網傳感器、高點視頻監控、精確點位消火栓以及周邊消防站等信息提供安全領域的空間防控能力,為安全告警、警情分析、救援指揮等場景應用提供強大的時空數據支撐;在生態環境領域,基於海淀區遙感數據,結合300個大氣監測微站點和129個水質監測站點的點位數據,實現對大氣污染、河流污染、裸露土地等監控分析,為海淀環境污染溯源與精細化治理提供支撐手段;在街鎮應用領域,通過樓宇單體化模型,掛接樓盤表,提供人口房屋匹配,社區網格服務,為街鎮社區治理提供抓手。
“海淀區‘時空一張圖’建設分三個階段,1.0版建設‘時空一張圖’,2.0版建設虛擬海淀,3.0版建設數字孿生海淀。目前海淀區已經完成第一階段建設。”海淀區“時空一張圖”建設單位、區房管局副局長孫懷強介紹。隨着數字孿生海淀建設的完成,“萬能視角”將成為現實,助力城市精細化管理。
原標題:海淀城市大腦“時空一張圖”上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