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者網訊)據法新社9月1日報道,一個國際古生物學家團隊在津巴布韋發現了非洲迄今為止最古老的恐龍化石,其年代可以追溯到2.3億年前。研究人員在近日發表的論文中指出,這具化石與南美洲和印度發現的部分同年代恐龍化石非常相似,它表明最早的恐龍可能集中在盤古大陸南端的温帶區。
法新社報道截圖
報道稱,在津巴布韋發現的是一種名為拉希姆比龍(Mbiresaurus raathi)的恐龍化石,它只有約一米高,體重約為30公斤,有一條很長的尾巴,用兩條腿站立。這種恐龍可能是以植物、小型動物和昆蟲為食的雜食性動物,屬於蜥腳形亞目。
“Mbiresaurus raathi”這個名稱中的“Mbire”來源於化石發現地的名字,“raathi”則取自一位名叫邁克爾·拉斯(Michael Raath)的古生物學家,他是首個發現該地區存在恐龍化石的人。
拉希姆比龍的假想圖 圖自美國弗吉尼亞理工大學網站
來自津巴布韋、贊比亞和美國的科考人員在2017年和2019年的兩次挖掘工作中發現了這具恐龍骨架。科考隊成員表示,該化石保存得相當完整,僅有前肢和頭骨的部分骨架缺失。
“這是非洲已知的最古老的恐龍化石,其年齡與世界各地發現的最古老的恐龍化石相當。”科考隊成員、美國耶魯大學研究員克里斯托弗·格里芬(Christopher Griffin)説,“它們存在於2.3億年前,即晚三疊世的卡尼階。這種化石極為罕見,僅在阿根廷北部、巴西南部和印度等少數地方發現過。”
格里芬展示的拉希姆比龍化石的一部分 圖自美媒
根據對這具化石的研究成果,格里芬及多位古生物學家8月31日在國際知名學術期刊《自然》發表論文。他們指出,來自津巴布韋的這組恐龍化石,與南美洲和印度出土的同時代恐龍化石組非常相似,這説明類似的脊椎動物曾大量分佈在這一緯度帶。
法新社指出,古生物學家們推測,津巴布韋與南美洲在盤古大陸時代基本處於同一緯度,這也是他們選擇在津巴布韋發掘恐龍化石的原因。
格里芬等古生物學家在《自然》發表的論文截圖
該論文指出,此前的一些研究發現,温室氣候、明顯的季節性變化以及較高的大氣二氧化碳濃度,在盤古大陸的東西部形成了很強的乾旱和潮濕氣候帶。由於當時幾乎沒有影響動物擴散的地理阻隔和大陸邊界,這些氣候障礙或許是影響早期恐龍在這片“超級大陸”上分佈的原因之一。
格里芬等學者認為,可能直到這些氣候屏障逐步緩解之後,恐龍才開始向盤古大陸的其他區域擴散,這種“氣候控制”可能也影響了最早的陸地動物羣的種類。
法新社稱,包括拉希姆比龍在內,所有在津巴布韋發現的恐龍化石都被保存在津巴布韋自然歷史博物館中。館長米歇爾·宗多(Michel Zondo)表示,對於津巴布韋和整個古生物學界來説,拉希姆比龍化石的發現令人感到驚喜,“它的骨架基本完整,將成為未來發掘的完美參考材料。”
同為科考隊成員的津巴布韋國家博物館和古蹟(NMMZ)副主任達林頓·穆尼誇(Darlington Munyikwa)則指出,來自三疊紀時代的恐龍化石是非常罕見的,這一發現將有助於揭示早期恐龍的進化和遷徙。他透露,津巴布韋還有多個地點有待勘探,但這需要視資金情況決定。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