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formation Cocoon/信息繭房
隨着美國各大媒體11月7日判定拜登贏得2020年美國總統選舉(call the election for Biden),其他國家和國際組織領導人紛紛表示祝賀,這場異常喧囂的大選似乎告一段落。但特朗普及其支持者目前對這一結果仍有強烈爭議,凸顯美國社會的嚴重撕裂。有人戲稱,美利堅合眾國(United States of America)已經成了“美利堅分裂國”(Divided States of America)。造成這一極化(polarization)現象的原因不一而足,而新興技術、媒體、政治推波助瀾下的信息繭房(information cocoons)效應無疑是其中之一。
關於信息繭房這個概念,最為人熟知的來源是美國哈佛大學法學院教授、美國前總統奧巴馬團隊成員卡斯·森斯坦在2006年出版的《信息烏托邦》(Infotopia)一書。森斯坦在該書中援引了麻省理工學院教授尼古拉斯·內格羅蓬特提出的個性化定製產物“我日報”(The Daily Me)理念,指出傳播體系個人化所導致的信息封閉問題,即人們的信息領域只限於自己選擇的、讓自己愉悦的事物(The central problem involves...communications universes in which we hear only what we choose and only what comforts us)。久而久之,便會讓生活侷限於像蠶繭一般的“繭房”中。
雖然時有質疑聲音,但這番頗具前瞻性的論斷隨社交媒體、自媒體(We Media)和大數據時代的到來而廣受認同。一方面,人們獲取信息的習慣發生了深刻變化,根據《路透社新聞研究所2019年數字新聞報告》(Reuters Institute Digital News Report 2019)的數據,在其調研的39個國家中,有超過一半(55%)的互聯網用户使用社交媒體、搜索引擎等方式獲取新聞資訊,這不可避免地會過濾(filter)信息,促成繭房效應;另一方面,部分新聞媒體以流量為王,摒棄“真實、客觀、公正”的準則,將兩極對立作為核心商業模式,緻密了繭房。莫寧諮詢公司2019年公佈的一項調查表明,在美國15個最兩極化(兩黨消費者偏好差異最大)的品牌中,以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和福克斯新聞頻道(Fox News)為代表的新聞媒體就佔了12個。
也許更值得人們警惕、擔憂的是,政治在技術加持下對信息繭房效應的操縱利用。如2016年美國大選期間曾向特朗普競選團隊出售服務的劍橋數據公司,從選民在臉書網站上的“點贊”中獲得他們的信息,並詳細查閲相關投票記錄、人口統計數據和消費支出等信息,隨後將選民概況(profile)分為五個基本類型,進而以精準推送的博文、視頻、廣告,把選民送入一個個特製的信息繭房洗腦(brainwash),左右選民行為。
美國《新聞週刊》甚至稱,大數據、人工智能和策略師設計並操控的測算方法已經讓我們的世界陷入“圓形監獄”(panopticon),“看守人”將行為科學研究應用於影響人類有時存在的非理性決策方式,潛移默化地將選民推向某位候選人。如何在這般天羅地網下自處並突圍,是所有人應該深思的問題。(胡溦)
來源:參考消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