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玩世代
泡泡瑪特是造星神話還是一夜流星?
疫情之下,泡泡瑪特依然領跑增長:2020財年,泡泡瑪特售出5000萬隻產品,年營收達到25.1億元,同比增長49.3%,經調整淨利潤達到5.9億元,淨利潤率高達23.5%。作為潮玩TOP 1企業,泡泡瑪特的賺錢能力依然不俗。
可看似漂亮的財報,股價卻一路震盪下跌,從2月17日創下最高紀錄107.6港元,到3月24日的51.05港元,縮水一半。儘管財報發佈後其股價又重拾升勢,截止4月8日收於63.25港元,但仍較最高點下跌近40%。讓處於風口的泡泡瑪特備受爭議。
賣得了貨,賣不出好IP
泡泡瑪特一直被質疑的三點爭議:
第一,販賣''未知''的廉價。
市場普遍認為59元的盲盒形式''欺騙''玩家,因為購買的羣體都是90後、00後,''年輕小'',''掏錢不理智,衝動'',''玩家終將會醒來''。盲盒玩家尤其是女性用户非常沉浸在這種愉悦中。美其名曰''低慾望生存'',換言之,''老孃就是要簡單的快樂,至於騙不騙,有沒有用,關你P事。''
第二,品類單一。
所謂品類單一,從玩具行業的角度看,3.5寸無論從配件、工藝、還是玩法都是入門級。對標成熟的海外市場,玩具市場品類更豐富、多樣。例如手辦、潮流玩具、可動、拼裝,兵人、車模等等,潮流玩具也僅僅是是玩具市場的細小分類。
第三,IP的生命力。
泡泡瑪特迅速成為資本市場新貴,Molly 功不可沒。但是未來如何延續Molly的商業價值,如何能持續孵化更多爆款IP,IP沒有內容,光靠產品很難持續商業價值。
泡泡瑪特的''當家花旦'' Molly 正面臨着成長的煩惱。噘嘴小女孩Molly過去一年銷售近600萬隻盲盒。其中''Molly 的一天''系列,截至2020年底銷售額已超1億元人民幣(2020年8月上市)。直到目前,泡泡瑪特店裏該套產品依然長期處於缺貨狀態。儘管爆款當道,但Molly 的銷售額已從2019年底的4.56億港元,下滑至2020年的3.57億港元。外界更多的認為這是一種發展下滑頹勢。
拋開數據,這個小女孩的形象除了不停換裝,變成畫家Molly、泡澡Molly、熟睡Molly……''換裝''式玩法,換湯不換藥,本質上對Molly 的價值加成並沒有多大變化。用頻繁換裝吸引玩家復購,只會讓玩家提前失去新鮮感。
再仔細回顧過去一年,泡泡瑪特給Molly 帶來了很多''跨界聯名''。比如王者榮耀、星巴克、芬達、味可滋、蒂芙尼……從餐飲到遊戲、飲料等,其中還囊括國際一線品牌。這些案例確實獲得為IP贏得了曝光,但是更多的意味是,這個''噘嘴小女孩''更像是甲方的品牌營銷''工具人''。聯名營銷出格,對IP增值無以附加,於長期來看,這些動作只是在消耗IP。
這個長在腦海裏的Molly,依靠千人千面,沒有價值觀加成,難以建立深度長期的粉絲連接。IP被''困''在了盲盒裏。
IP產業化待''補課''
市場上做IP、衍生品的成熟企業也是屈指可數。泡泡瑪特、52TOYS、十二棟文化、尋找獨角獸、B站、分子互動、IP小站等等。據知情人透露,剛剛入局潮玩行業的TOPTOY近期也會推出自己孵化的IP。縱觀各家在孵化運營過程中,都有自己的''方法論'',風格迥異。
中國現階段IP孵化依然不能與日本、美國等相抗衡,但IP內容已經初見崛起之勢,甚至很多IP圈粉能力巨大。中國IP的孵化的路徑分為兩種,第一,從內容入手,包括''輕內容''和''重內容''。第二,從產品入手孵化IP,通過強大渠道直接投入市場,接受市場考驗。
第一、從內容入手
在早年,打造IP更多依靠電影、動漫內容創作。由於這類內容創作,製作週期長、資本投入高,先投入後市場發行,也帶來更多市場不確定性。彼時IP打造更像是孤注一擲。高昂成本自成門檻,更多話語權歸於大玩家。
伴隨移動互聯網發展,國內社交媒體環境為IP提供了新土壤。依託表情包、條漫、短視頻就可以快速刷''眼緣''。憑藉一個鮮明的''人設''就可以紅出圈。線上流量孵化,再向產業下游探嘗多元變現,比如授權、電影、出版物、衍生品等。吾皇、阿狸、羅小黑、長草顏糰子等皆是由此誕生,開啓了''形象化IP''的時代。
第二、從產品入手
2018年盲盒逐漸火熱,市場上針對盲盒類產品成為了稀缺貨。更準確的説,是缺少優質IP類產品。而此時移動互聯網也加快了整個玩具行業生態鏈的構建。與過去孵化的方式不同,市場上出現了以產品+渠道驅動的孵化IP路徑,玩家通過與產品一面之緣,產生某一種情感碰撞,從而進行消費。例如Molly、Dimoo、Pucky、The monsters、Kimmy&Miky、Farmer Bob等產品系列。玩家因為購買產品,從而認識了IP。目前市場上的盲盒類產品多如牛毛。IP的設計類型多以可愛、萌、另類、獨特吸引大眾眼球。而盲盒則提供了另一條路徑——憑一款產品就可以被大眾所熟識。更多的人通過潮玩來認識IP,喜歡IP。
潮玩不足以支撐IP長青,海外巨頭們走過的路,已經給出了答案。
比如變形金剛,最開始是日本株式會社TAKARA開發的系列玩具,早年市場反響表現平平。直到上個世紀80年代初,孩之寶獲得了版權,並賦予了每個角色以個性的名字和故事背景,重新整體商業包裝,才形成了現在變形金剛品牌。隨着動畫與漫畫的推出,變形金剛進一步贏得了市場,更成為一代人的記憶,真正釋放IP的魅力。
又比如hello kitty,早先只是日本三麗鷗公司為文具圖案而設計的形象。如今hello kitty的衍生品不僅包羅萬象,同時它也是擁有動畫、主題樂園、咖啡館等多元佈局的卡通IP。每到hello kitty所至的地方,都會激起少女情懷。
搭建一個有內容、有產品再到消費市場的閉環生態,才是撐起高價值IP的根基,也是IP企業長期增長的基本面。
反觀IP巨頭公司迪士尼亦是如此。旗下擁有四大業務板塊,包括媒體網絡,主題樂園/體驗及消費品,影視娛樂,DTCI。其中衍生品僅僅是商業生態中的組成之一。
顯然,泡泡瑪特也已經意識到,IP整體運營可以帶來更大價值空間。業績線上説明會上,泡泡瑪特創始人、董事長王寧表示,正逐步發展主題樂園及內容業務,且未來可能涉足遊戲業務,期望公司日後定位不僅限於潮流玩具及盲盒,相關收入佔比逐步下降。
可以想象的未來理想狀態是,泡泡瑪特可以基於成熟的IP,將商業維度延展至IP產業的每一環節中,從更多的環節中挖掘企業營收的新增長,充盈整體營收結構。
但是無論是遊戲、還是樂園、亦或是內容,這些對於泡泡瑪特來講都是''盲區''。現在的泡泡瑪特依然有機會、有資本去補課。
泡泡瑪特的未來一定不是盲盒公司,甚至不只是潮玩公司,而是更廣闊的IP賽道。
下一戰,獨家IP''大亂鬥''
潮玩紅利面前,整個娛樂消費品市場颳了一陣旋風,各家投資機構摩拳擦掌都在尋找下一個''泡泡瑪特''。前有泡泡瑪特,後有追兵無數,眾多企業也紛紛入局想搶佔市場份額,不想錯失這門年輕人的''生意''。52TOYS、TOPTOY、十二棟文化、尋找獨角獸、B站、分子互動、IP小站等都已入局。而故宮、陝西曆史博物館、河南博物院等也推出了特色盲盒;BAT大廠也在嘗試佈局。不只是潮玩設計類IP,故事類IP和形象類IP幾乎均有涉足盲盒,甚至有一種錯覺,企業不是正在做盲盒,就是在做盲盒的路上。
從IP售賣數據上看,國內IP的孵化更新速度,遠遠追不上國內玩家的''嚐鮮''速度。玩家對於IP的審美疲勞的速度,也要比想象的更快。因此各家無奈先搶佔挖掘、簽約獨家授權IP。例如迪士尼、萬代、孩之寶、漫威等旗下高知名度IP,相比與自研IP,這類IP屬於經典型,就算當下沒有大電影上映,在玩家心中也有知名度,再結合自身創意與產品力,推新品上市反響不會差。
去年9月,52TOYS生產迪士尼白雪公主旋轉木馬系列上市,銷售火爆,訂單量猛增。今年,52TOYS與華納合作,在《貓和老鼠》電影上市之際,推出了《貓和老鼠》的盲盒、桌遊產品。
2021年3月底, 泡泡瑪特與萬代合作,在店內銷售高達3.5寸盲盒系列。讓過去原本看上去硬、猛的高達變形玩具, 瞬間被冠上了''可愛'',''萌''的字眼。讓原本只屬於男性向粉絲的高達,火速收穫了女性向粉絲。
在Molly的週期到來之前,泡泡瑪特更想找到下一個Molly。除了自有部分,外部IP合作是最容易拿下的一環。去年,泡泡瑪特簽約了超120個IP,並與米老鼠、小黃人、HELLO KITTY等全球知名IP也建立了合作。根據財報,2020年泡泡瑪特新授權IP的無形資產增長了7000萬,前一年的無形資產僅有1860萬。
玩世代編輯獲悉,今年國內收藏玩具品牌52TOYS設立5000萬資金,扶植設計師、藝術家成長。而知情人透露, TOPTOY因為剛剛入局,所以也在簽約國內外設計師,就是希望能這條賽道上拿出爆款IP,確立自己的江湖地位。
未來,考驗頭部企業的兩條路,延續自家IP的生命力;搶佔獨家IP補足國內IP的孵化速度,以超前的創意產品能力破局。溯洄從之,道阻且長。無論是Molly,還是更多的Molly們,無論是中國的迪士尼,還是世界的泡泡瑪特,中國IP需要時間去成長,中國IP公司們還需要去試錯、去驗證。
2021年會是大浪淘沙的一年,市場會擠掉很多玩家出局。真正的潮玩時代才剛剛開始,真正的競爭也剛剛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