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外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趨勢分析

戰略性新興產業是以重大技術突破和重大發展需求為基礎,對經濟社會全局和長遠發展具有重大引領帶動作用的先導產業。在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加速發展及我國經濟社會發展進入全面實現現代化新階段的背景下,科技含量高、市場潛力大、帶動能力強、綜合效益好的戰略性新興產業,已經成為我國培育經濟增長新動能、構建國際競爭新優勢、掌握髮展主動權、實現從工業大國向工業強國邁進、打造中國製造“升級版”的重要抓手。因此,深入分析國內外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新趨勢、新特點,對於我國政府制定相關產業發展規劃和產業政策等具有參考價值和現實意義。

全球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新趨勢、新特點

當前,全球正迎來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一些重大顛覆性技術創新正在創造新產業、新業態、新動能,信息技術、生物技術、數字化智能化製造技術、新材料技術、新能源技術廣泛滲透到產業和經濟發展各領域,帶動以綠色、智能、融合為特徵的羣體性重大技術變革。全球正在步入一個新興產業孕育發展的關鍵時期。未來全球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將出現以下新趨勢、新特點。

新興技術不斷湧現,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潛力巨大。“十四五”和未來一段時期內,隨着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技術、新材料技術、新能源技術等新興技術的不斷湧現及與之相契合的產業化、市場化新路徑、新渠道的發現,量子信息、合成生物學、基因編輯、腦科學、能源互聯網等眾多前瞻性、顛覆性技術創新快速擴散,戰略性新興產業將向多個方向快速發展,新的增長點不斷湧現。信息、生物、能源、材料、先進製造等領域的技術突破和跨領域的交叉融合將創造新的經濟增長點,發展潛力巨大。以AI和5G產業為例,據專家預測,到2025年,全球AI產業總體規模將增加到1500億美元,全球5G價值鏈創造的GDP將達到1.5萬億美元,同時通過乘數效應可以帶動全球新增5.3萬億美元的經濟產出;到2030年,全球包括AI和5G在內的數字經濟總體規模將達到40萬億美元。

世界各國對新興產業發展主導權、控制權的爭奪將更加激烈。由於戰略性新興產業事關未來各國產業國際競爭力的強弱和經濟發展的潛力,世界各國特別是發達國家紛紛出台支持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戰略舉措。可以預見,“十四五”和未來一段時期內,為了奪取全球產業未來發展的制高點和主動權,各國之間圍繞戰略性新興產業的重點領域、重點方向、政策支持的博弈和爭奪將更加激烈。尤其是美國,為了繼續維持其在世界產業鏈治理中的主導權、繼續佔領全球產業國際競爭的制高點、獲取高額壟斷利潤,對動搖和挑戰其全球霸權地位的新興大國,不惜採取軍事上挑釁、政治上顛覆、經濟上脱鈎、技術上封鎖、產業鏈上斷供等多種手段進行全方位打壓,而且這種打壓措施很可能將越來越系統,打壓力度將越來越大。而新興大國也正在積極利用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帶來的“彎道超車”機遇,大力發展新一代電子信息技術、高端裝備、生物醫藥、數字經濟等戰略性新興產業,並由尋求單項突破轉向整體提升,擺脱全球價值鏈的“低端鎖定”和“高端鉗制”。其與發達國家在戰略性新興產業上的競爭將由錯位競爭全面走向正面競爭。因此,未來一段時期內,世界各國特別是以美國為首的發達國家與以我國為主的新興發展中大國,在AI、5G、量子信息、航空航天等戰略性新興產業領域的國際競爭將十分激烈。

產業融合趨勢增強,產業融合的廣度和深度不斷拓展。產業融合是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一個重要特徵,也是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形成新動能、新業態、新模式的重要途徑和重要方式。“十四五”和未來一段時期內,隨着全球各國工業互聯網、雲計算等產業融合平台和載體的進一步完善,全球產業融合將繼續向前推進,融合廣度和深度將不斷拓展。首先是各戰略性新興產業內部之間的融合將越來越多。如新材料產業鏈向下遊應用延伸,上下游產業縱向融合、協同發展,推動新材料日趨低維化和複合化、結構功能一體化、功能材料智能化、材料與器件集成化、製備及應用綠色化發展。其次是戰略性新興產業之間的產業融合將越來越多。如信息技術、生物技術、新能源技術、新材料技術等的交叉融合,正在推動戰略性新興產業從單點技術和單一產品創新加速向多技術、多產業融合互動的系統化、集成化創新轉變,集成多領域先進技術的新產品將不斷湧現。再如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與新能源汽車產業融合正在不斷催生出電動化、智能化、網聯化新技術和新產品,使得智能網聯汽車成為世界汽車產業發展的戰略方向。再次是戰略性新興產業與傳統產業的產業融合不斷髮展。如數字經濟從技術範式、價值形態和生產組織三個方面與傳統制造業、服務業實現深度融合,從而不斷催生新的增長點。再如,機器人技術、信息技術、人工智能與傳統醫療器械產業的融合催生手術機器人、人工智能支架等新產品,加速推動傳統醫療器械向新一代醫療器械轉型升級。

國內戰略性新興產業未來發展新趨勢、新特點

創新發展進入新階段,並跑、領跑的戰略性新興產業技術領域不斷增多。過去很長一段時期內,我國戰略性新興產業主要採用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的發展路徑,產業發展處於跟跑狀態。如在國外成熟技術和產品的基礎上,國內互聯網產業較多開展應用模式創新,生物醫藥產業依靠仿製藥來參與全球產業鏈。目前,隨着國內技術水平穩步提高、國際國內技術代差快速縮小,一方面我國技術引進的可操作空間越來越小,另一方面發達國家也不可能把其先進技術轉讓給我國。在核心技術、關鍵技術要不來、討不來、買不來的情況下,“十四五”和未來一段時期內,我國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必須在創新驅動戰略推動下,夯實技術創新基礎,突破關鍵核心技術,提前佈局前瞻性技術和顛覆性技術,在越來越多的產業領域實現與發達國家的並跑甚至超越與領跑。預計到2025年,我國信息技術產業領域將建成具有較強核心競爭力的新一代信息技術綜合發展體系,產業國際影響力進一步增強,物聯網、通信設備、智能聯網汽車(車聯網)等部分領域將達到國際領先水平;生物醫藥領域將形成從科研到成藥的全產業鏈能力,生物新藥物和新療法的技術基礎將更加堅實,基因治療、細胞治療、免疫治療等部分領域將進入世界先進水平;高端裝備領域中,除高鐵繼續處於領跑地位外,集衞星遙感、通信廣播和導航定位功能於一體的北斗導航系統將進入世界領先地位,大型運輸機、大型客機等也將實現發展的新跨越。

新興產業仍將較快增長,產業間增速將出現分化。2015—2019年,我國規模以上工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年均增長9.7%,規模以上戰略性新興服務業年均增長15.1%,均明顯快於整個工業和經濟的增長速度。同時,在戰略性新興產業內部,服務業增速明顯快於工業。未來較長一段時期內,我國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仍將保持較快增長,戰略性新興服務業增長仍將快於工業戰略性新興產業,但產業間增速將出現明顯分化。從技術創新能力、技術成熟度、市場需求潛力等多個維度看,未來5—10年,集成電路和光電子等電子元器件製造業、5G和產業互聯網等新興信息服務業、與基因技術相關的原創新藥與醫療服務、先進功能和結構材料、航空航天裝備與工業機器人、新能源汽車和智能網聯汽車及其上下游產業鏈、產業的數字化智能化改造升級領域等,將成為我國戰略性新興產業增長的引領產業。而一些技術不成熟、市場待培育、盈利主要依靠政策補貼支撐的戰略性新興產業,未來幾年產業發展將步履維艱,產業增速將出現明顯回落。

區域產業發展態勢出現明顯變化,但三大都市圈仍將佔主導地位。近年來,全國各地都把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作為培育地方新的增長動能、實現趕超進位和跨越式發展的重要抓手,紛紛出台產業發展規劃、實施戰略性新興產業的重大項目和重大工程、出台重大支持政策。在這場競爭中,長三角、珠三角和環渤海地區已經佔據了領先優勢,成為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引領者,我國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區域佈局呈現出明顯的東部凸起、中西部凹陷的不合理格局。“十四五”和未來一段時期內,隨着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長江經濟帶發展、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京津冀協同發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等國家發展戰略的深入實施,我國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東高西低、南快北慢的區域發展態勢和格局有望逐漸改變,中西部地區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發展速度有望加快,發展水平與東部沿海三大都市圈的差距將逐步縮小,但中短期內三大都市圈的產業主導和領先地位仍將不可動搖。預計到2025年,我國戰略性新興產業將形成以長三角、環渤海、珠三角地區為核心,以中部、西部和東北地區為支撐,中西部地區快速發展的產業空間發展格局。

(姓名:周維富 系中國社會科學院工業經濟研究所副研究員)

來源:《社科院專刊》

關注河北新聞網,瞭解河北最新新聞。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3488 字。

轉載請註明: 國內外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趨勢分析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