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滴互助、輕鬆互助突然關停!銀保監會提醒:互助不是保險,也無法代替保險

水滴互助、輕鬆互助突然關停!銀保監會提醒:互助不是保險,也無法代替保險

3天之內,兩大互助平台相繼宣佈關停,千萬用户都“懵了”。3月24日,輕鬆互助宣佈,原互助計劃將於當日18點正式關停;兩天後的3月26日,水滴互助也宣佈,將於2021年3月31日18點正式終止。

兩家互助平台相繼關停引發關注,其實不止是水滴互助、輕鬆互助平台,在今年的1月15日,美團也關閉了下屬的互助業務。有網友表示,突然關停讓人無法接受。這些平台都有着一定公益屬性,為什麼説關就關呢?

加入分攤容易,賠付到賬卻很難?

互助平台成立以來,一直遭遇不少非議。譬如“寬進嚴出”,雖然簽訂合約加入平台進行分攤很輕鬆,但在賠付時卻面臨種種條款。在水滴互助吧中,網友@策馬嘯西風吐槽,給父母交了兩年的互助費,但因為父親曾做過腮腺切除手術而不予分攤。

記者申請加入某互助平台,發現有明顯的健康確認頁面。不過,即便沒有拖動屏幕也可以進行簽約,無法保證每一位參與人都曾仔細核對其中的條例,也沒有提示之後是否有客服電話進行條例內容的確認。雖然,一些無法發放互助金的情況都清清楚楚寫在了投保須知、免責條款裏。對於普通人來説,即便仔細核對,也不能完全保證自己能理解條款內容。據紅網時刻新聞報道,某互助平台就曾因患者曾患有良性肝結節而拒賠鼻咽癌。

此外,賠付預期不穩定、定價相對粗放、可持續性受質疑等諸多經營弊端也考驗着網絡互助平台。例如,就定價問題,保險公司對被保險人的保費定價細化到具體年齡,30歲的成年人保費普遍比31歲更便宜。但按照互助模式,對於重大疾病類的年齡區別定價相對粗放。且隨着參與人數增多,發病可能性也會上升,有網友在2月份繳納互助費近百元。原有盈利模式難以為繼。

互助平台不是保險

從頁面內容來看,水滴互助、輕鬆互助將大病重疾、意外、慢性病等都包括在內,與重疾意外保險有部分重合。那麼,這些互助算不算保險呢?

以輕鬆互助為例,用户健康時,預存10元加入互助,成為互助會員。如有會員生病,輕鬆互助平台就會直接從這10元里扣取用户需要均攤的費用,幫助生病的用户渡過難關。即“一人患病,眾人均攤救助金”。在會員數方面,水滴互助在公告中稱,“水滴互助上線近五年來,作為互助社羣連接了數千萬會員”。截至今年3月22日,輕鬆互助平台的參與人數也高達1735萬人。由於用户技術龐大,每個用户只用承擔幾元錢。顯示“餘額不足”後,用户再進行充值就可以繼續享有保障了。

不論是水滴互助、輕鬆互助,還是美團互助、相互寶,並不是保險,而是一款網絡互助產品。《網絡互助行業白皮書》顯示,不同於傳統保險,網絡互助計劃是一種互助性經濟組織,利用互聯網的信息撮合功能,會員之間通過協議承諾承擔彼此的風險損失。因為不是保險,就意味着不適用於《保險法》,也不屬於銀保監會的監管,法律上也不受保護的尷尬境地。

不受銀保監會監管,監管處於真空

雖然互助平台和保險設計理念基本相通,都是“人人為我,我為人人”的精神,但仍然無法取代傳統保險。最大的問題在於模式的可持續性,隨着理賠案件的增加,均攤金額的上升,主要網絡互助平台的用户數量都出現了明顯的下降,導致劣幣驅逐良幣,最終無法持續。

網絡互助平台會員數量龐大,消費者權益保護處於監管真空,涉眾風險不容忽視。2020年9月8日,銀保監會打非局發文《非法商業保險活動分析及對策建議研究》,明確將相互寶、水滴互助等網絡互助平台定義為非持牌經營的非法商業保險活動。銀保監給互助平台定義為無主管、無監管、無標準、無規範的“四無”狀態。很顯然,網絡互助被定性為不合規,並提出堅持對所有保險活動實行嚴格准入、持牌經營,嚴厲打擊各類非法商業保險活動。

瀟湘晨報記者 李鑫智

【來源:瀟湘晨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email protected]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566 字。

轉載請註明: 水滴互助、輕鬆互助突然關停!銀保監會提醒:互助不是保險,也無法代替保險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