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和北大都嫌貴的知網,有多暴利
能買得起知網的大學,越來越少了。來源 | 網易數讀(id:datablog163)作者 | 黃可樂設計 | 白氣泡兒 楊波浪繼翟天臨之後,知網又雙叒叕火了。這次令知網走上風口浪尖的,是它貴得離譜的價格。2022 年 4 月,據紅星新聞報道,因高達近千萬元的天價續訂費,中國科學院計劃停用中國知網數據庫。而後,知網和中科院“互相闢謠”,知網稱該消息造假,而中科院內部人士又向媒體證實該消息屬實 [1]。早在中科院之前,其實已有許多高校不堪重負,放棄訂購知網數據庫,但知網依舊憑藉着近乎壟斷的地位賺得盆滿缽滿。這張捕捉知識的網,到底捕捉了多少財富?01母校花鉅款買的知網且用且珍惜中國的大學生但凡是自己寫論文的,很難沒聽説過知網。沒了知網,找文獻與查重都會變得舉步維艱。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為了讓我們享受到知網的服務,母校付出的代價可真不小。如今,還在採購中國知網學術數據庫的高校真的不多了。根據教育部,2021 年中國高等院校數量超過 3000 所 [2]。但據中國政府採購網顯示的成交公告,在 2021 年購買或續訂了中國知網學術數據庫的高校不到 100 所。這些高校採購知網數據庫的成交金額總計超 6000 萬元,平均每所高校向知網付出了近 70 萬元。而且絕大多數採購項目的使用期只有 1 年,還不包括採購「學術不端文獻檢測系統」(即查重系統)的錢。2021 年採購知網數據庫花費排名前列的高校,多為 985、211 院校。花上百萬購買知網數據庫一年使用權,是稀鬆平常的事。這其中,北京師範大學最“財大氣粗”,在 2021 年花費 198 萬元重金買下中國知網數據庫 2022 年度的使用權,光是付給採購代理機構的代理費就花去了 2.58 萬。緊跟其後的是清華大學,斥資 188 萬元購買中國知網 CNKI 系列 34 個數據庫,使用期同樣只有 1 年。值得一提的是,天眼查顯示,運營中國知網的《中國學術期刊(光盤版)》電子雜誌社有限公司由清華控股有限公司 100% 控股。清華大學是後者的實際控制人,購買知網相當於在支持自家生意了。對比這些動輒花上百萬訂購知網的頂尖高校,許多普通學校由於購買的內容或師生下載頻次有差異,花費便不是很高。比如江西財經大學和位於安徽的徽商職業學院,同樣是購買知網數據庫一年服務,花費都不超過 10 萬元。除了貴,知網還年年漲價。知網沒有公開每年數據庫服務的收費標準,但從各高校的採購記錄來看,知網真的越來越貴了。2019 年,中南大學採購知網數據庫時,中標金額為 119.5 萬元,2021 年就攀升到 142 萬元。蘭州財經大學 2020 年時還能維持上年價格採購知網,到了 2021 年,採購價同比也上漲了約五分之一。面對知網水漲船高的價格,許多高校與科研機構都預算吃緊,宣佈計劃放棄續訂知網。紅星新聞報道,從 2012 年至 2021 年的 10 年間,至少有 6 所高校發佈公告表示暫停使用知網,原因均為知網漲幅過高 [1]。2016 年,武漢理工大學便發佈聲明“痛斥”知網的漲價行為,稱 “ 2000 年以來,CNKI 公司(即中國知網所屬公司)對我校的報價,每年價格漲幅都超過 10% [1]。”連一年預算超 200 億元的北京大學,都曾在 2016 年發通知説即將停用知網,理由是“數據庫商漲價過高” [3][4]。02投資知識的知網賺得盆滿缽滿知網能賣這麼貴,一大原因便是收錄的文獻資源豐富,難尋對手。作為一個學術論文數據庫,知網在中國可以説是一家獨大。對於每個學術研究者而言,知網就像空氣一樣不可或缺。早在 2004 年,根據 CNKI 工程市場工作報告,知網的產品——「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在中國主營市場佔有率已達到 95%,市場份額在萬方、維普等數據庫之上 [5]。截至 2020 年底,知網官網顯示,知網累計收錄的文獻量已達 5191 萬餘篇,其中,核心收錄期刊 1584 種,種類齊全。於是,通過對比機構採購不同學術數據庫的價格,我們會發現,知網的一年使用費要明顯高於其他常見學術數據庫,比如萬方、維普、超星讀秀等。2021 年,合肥工業大學一口氣購買了中國知網、萬方數據、超星讀秀、維普四個數據庫,其中知網的費用達到 82 萬元,而萬方數據不過才 24.8 萬,不到前者的三分之一。除了面向機構的服務,知網面對個人用户的服務也比其他數據庫要貴一些。從各數據庫官網來看,維普數據庫的用户在淘寶網官方店鋪支付單篇文獻的統一價為 3 元。萬方數據庫的話,其學位論文最貴,為 30 元每篇,但期刊論文每篇則只需 3 元。而知網常規數字出版的期刊論文需按頁收費,每頁價格為 0.5 元。在知網下載的一篇期刊論文頁數如果超過 6 頁,用户的花費就能輕鬆超過其他數據庫。在大學生畢業必備的查重上,同樣一篇已發表的 3000 字論文,在知網的查重費需要 68 元,而在萬方和維普上,9 元便能搞定。但因為知網查重的權威性更高,大學生還是隻能“忍痛”付費。憑藉着這樣的高收費,知網的生意賺得盆滿缽滿,年毛利率穩定在 50% 以上,是控股公司同方股份最賺錢的子公司之一。毛利率 50% 是什麼概念呢?蘋果公司在中國銷售的 iPhone13 Pro 毛利率也不過 48%,都不如知網賺錢 [6]。2011 年,提供中國知網服務的同方知網(北京)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同方知網)毛利率甚至高達 72% [7]。近年來,同方知網的毛利率雖然已有所下降,但淨利潤依舊可觀。2020 年,同方股份整個公司的淨利潤不過 1.03 億元,而同方知網就淨賺了 1.93 億元 [8]。可以説要是沒有同方知網這個子公司,同方股份就要陷入虧損了。知網的暴利也引來“涉嫌壟斷”的質疑。浙江理工大學的副教授郭兵就曾起訴知網“濫用市場支配地位” [9]。2022 年 4 月 25 日,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在回覆長江日報記者網上留言時也表示:已關注到各方面反映的知網涉嫌壟斷問題,正在依法開展相關工作 [9]。03知網暴利,作者艱辛維權不過,知網的暴利並不意味着知識生產的回報有多可觀。自稱“論文搬運工”的知網,賺到的許多錢並沒有真正惠及生產論文的作者們。知網收錄學術刊物時,一般會向期刊社支付一筆費用,而後有償供應給高校、科研機構及個人使用者。但是這筆費用金額往往不大,遠低於傳統的期刊徵訂費用標準 [10]。而且,知網並不會因為電子出版獲得的利潤而額外付給論文著作權人回報。支付給碩博論文作者的費用標準更是完全由知網自身決定,金額少得可憐 [10]。南方週末曾報道,截至 2022 年 2 月,知網收錄的「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和「中國優秀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分別有 42.2 萬篇和 200 萬篇論文 [5]。如此龐大的論文數量,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很多都被知網無償收錄,哪怕有付費,報酬也多是交到學校那裏,碩博士生難以獲得 [5]。直到 2016 年,知網官網公佈關於領取學位論文稿酬的公告,稱被成功收錄的學位論文作者可以憑學位證書,發郵件找知網“領錢” 。對於 2008 年及以後發表的學位論文,碩士生可領取現金稿酬 60 元加面值 300 元的知網檢索卡,博士生則可領取 100 元和麪值 400 元的知網檢索卡。而對於 2008 年以前的學位論文,稿酬標準更低。一本爆肝幾年、冒着禿頭風險寫的 10 萬字以上的博士論文,只能換取價值 500 元的稿酬,幾乎算是被“白嫖”了。以武漢大學某哲學博士生髮表的博士論文為例,其在知網的下載量為 2803 次,按照知網收費標準,知網能從這本論文上獲得 2.66 萬元的收入。而知網後續無需再為作者支付報酬,可以説是一本萬利的生意了。因為這種盈利模式,知網與論文著作權人發生的知識產權糾紛屢見不鮮。據裁判文書網,截至 4 月 26 日,以“知網”為當事人的法院文書中,6 成案件的案由都是知識產權與競爭糾紛。還有 21% 的案件是知網因為合同、不當得利等糾紛被起訴。狀告知網的人裏不僅有普通碩博士,還不乏學術大牛。2008 年 12 月,78 名博碩士起訴知網侵犯學位論文著作權案公開宣判,其中 21 起獲法院支持,獲賠金額 2000-3500 元不等 [5]。2017 年,文字著作權協會起訴知網未經許可使用的作品中涉及多位協會的權利人,著名作家汪曾祺的短篇小説《受戒》就在侵權作品之列 [11]。2021 年,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年近九旬的退休教授趙德馨也將知網告上法庭,原因是知網擅自收錄了自己撰寫的 100 多篇論文,但本人卻並未從中收到一分稿費 [1]。知網“躺”着賺錢,而作者艱辛維權,也難怪天下苦知網久矣。甚至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都就“中科院停用知網”一事,發文呼籲“開放科學” [12]。要“搬運知識”的知網,最終反而阻礙了知識的傳播。而對於普通大學生而言,趁着學校的知網服務還在,還是趕緊多下幾篇論文,且用且珍惜。參考文獻:[1] 蔡曉儀, & 潘俊文. (2022). 中科院因近千萬續訂費暫停與知網14年合作?官方:屬實,年內應無合作計劃. 紅星新聞.[2]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2021). 全國高等學校名單. [3] 北京大學信息公開網. (2022). 北京大學2022年部門預算. [4] 蔣欣, & 葉雨婷. (2016). 北大因知網漲價暫停續訂 多地高校圖書館預算難追數據庫漲幅. 中國青年報. [5] 周小玲. (2022). 知網數字版權“做大之路”. [6] iFixit. (2021). iPhone 13 Pro Teardown. [7] 同方股份有限公司. (2012). 同方股份有限公司2011年度報告.[8] 同方股份有限公司. (2021). 同方股份有限公司2020年度報告.[9] 俞瑤, & 強亞銑. (2022). 市場監管總局回覆紅星資本局:已關注到知網涉嫌壟斷問題,正依法開展工作. 紅星新聞.[10] 王豐年. (2017). 我國學術文獻數據庫公益性和商業性的博弈——走向公益性的學術文獻數據庫. 科技與出版, (5), 110-114.[11] 人民網. (2018). 文著協訴中國知網一審有果. [12] 蔣子文. (2022).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微博關注中科院停用知網:呼籲開放科學. 澎湃新聞.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4241 字。
轉載請註明: 中科院和北大都嫌貴的知網,有多暴利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