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之家 9 月 17 日消息,據環球時報報道,“長征十一號”火箭首任總指揮楊毅強近日接受專訪時稱,“中國商業航天已迎來最好發展機遇,已由基礎製造、產品研發的 1.0 時代進入應用牽引、市場主導的 2.0 時代,並將在 10 年內追上美國的發展水平。”
楊毅強稱,在商業航天領域,已形成一定市場規模的就是中國和美國。2015 年是中國航天商業化元年,目前,中國的商業航天已從 1.0 時代進入 2.0 時代,並有望在 5 年內進入 3.0 時代,期間,我們需要將火箭運力提升至 5 噸到 14 噸、建設全球性衞星星座、實現火箭可回收並降低成本。另有數據顯示,從 2015 年到 2020 年,中國商業航天市場規模年複合增長率達到 22.09%,這與中國擁有完整的自主知識產權和人才造血機制,以及國家的扶持有關。但從商業航天的經濟規模和整體企業估值來看,體量還相對較小,真正靠火箭和衞星盈利的企業較少,目前中國商業航天企業整體仍處於“積累”階段。
楊毅強還稱,最遲到 2027 年,中國商業航天的“春天”便會到來。商業航天的“春天”可依據以下標誌來判斷:第一,衞星星座大規模組建,運載火箭進入高密度發射階段,實現低成本大型液體火箭回收和複用;第二,獨屬於商業航天的商業模式,如太空旅遊,得以實現;第三,導航定位、導航增強、低軌互聯網及高時間分辨率遙感星座等能為大眾和企業提供服務。具體到太空旅行,目前可分三種。第一種是進入空間站,這對遊客的身體、心理素質等有嚴格要求;第二種是以維珍銀河的“白色騎士”為代表的通過雙機身航空運載飛機將遊客帶入太空,但該模式舒適感和安全性較差;第三種就是目前技術較為成熟的亞軌道旅行,適合大部分人羣。隨着商業模式的完善,2025 年,中國有望開始亞軌道旅行,票價約 200 萬到 300 萬元人民幣。
楊毅強還表示,中國航天商業化需雙輪驅動 —— 市場需求與技術創新。航天的商業化方向並不複雜,如商業火箭本質上就是運載工具,未來的主要盈利模式是按公斤收費,並發展廣告命名、文旅等延伸服務;而衞星的商業化路徑則是提供穩定、精確的數據,如衞星導航,以及遙感衞星與環境監測、城鄉規劃等的結合。我認為,中國商業航天的發展關鍵不是火箭或衞星,而是應用。越接近普通民眾和終端用户的業務收益越高,我們要讓商業航天深入到普通人生活中。
楊毅強表示,目前投資熱點還是火箭和衞星。但其實,火箭和衞星相關的企業數量已足夠多,且頭部企業已經顯現,資本的不斷湧入反而會造成這些企業的內耗,“所以我建議,資本方可以將焦點更多地放在上游的供應鏈(如發動機、元器件等)和下游的衞星應用(如導航、遙感等)上。因為,沒有優秀的供應鏈產品就不會有好的系統集成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