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導語:產品經理每天要接觸到大大小小不同的需求,需求在產品經理的日常工作中佔了很大的比重。面對這些需求,只有選取恰當的方式進行分析處理,才能更好地幫助開發瞭解問題,從而制定相應的解決方案。那麼,該如何驗證我們的需求假設呢?本文作者基於自身經驗,對此展開了分析總結,希望對你有幫助。
需求是產品經理在日常工作中每天都在打交道的,我們每天總是在想用户可能需要這個,用户可能需要那個。
然而我們想的並不一定就是用户真正需要的,這就需要對我們提出的假設進行驗證。
用户有各種各樣的需求,有的需求是大眾需求,例如:網上購物需求、線上打車需求。
有的需求是小眾需求,例如:高達愛好者交流需求、老年人跳廣場舞需求,雖然面向的人羣有限,但用户的需求也足夠強烈。
還有一部分就是偽需求了,大到一個產品方向、小到一個產品功能,你覺得用户需要這個,但真正做出來之後卻發現用户根本不買賬,比如共享經濟比較火的時候出現的共享雨傘、共享籃球等等。
我們也許會問,既然是偽需求,那麼為什麼還有那麼多的人要做這件事,特別像一些創業公司,花費了百萬千萬的投資,到頭來卻是竹籃打水一場空,最後不得不關門大吉。
首先我們必須承認一個事實,每個人的成長經歷、眼界認知、行業經驗等等都不同,而這些就導致了我們對需求的理解不同。
同樣一個需求,可能是一個偽需求,但也有人覺得是用户的剛需。
我們經常容易犯的一個錯誤就是站在自己角度看問題,記得當年快手這個產品剛誕生不久,自己也下載過,打開裏邊的內容覺得這個整個產品看起來比較“low”,“有人玩才怪”,而如今快手的市值已經突破了1萬億港元。
周鴻禕也曾分享過一個他自己的案例,在滴滴很早期的時候,360是有機會投資滴滴的,但老周自己有司機接送,已經很多年沒打過車了,便覺得現在打車的人應該沒多少,市場不會太大,後來就沒投,錯過了入股滴滴的機會,又是一個幾十甚至上百億美金的教訓。
我們常説説產品經理要站在用户角度思考問題,這句話沒毛病,但説實話要做到這一點確實不容易。
就像讓你去做一個廣場舞產品,我們需要站在老年人角度去思考這個產品,二三十歲的我們從來沒有跳過這個,對老年人的需求也不瞭解,就是想破腦袋也想不出來該怎麼做。
因此還有一個做產品方法理念,就是多跟用户交流,不管是訪談聊天,還是看用户反饋等,據此瞭解用户真實的想法,加深我們對需求理解。
不論是換位思考、還是多接觸用户、瞭解用户真實想法,我們總是會受限於個人對需求理解程度、樣本數量的大小等因素,所以我們最終發掘的用户需求可能還會是我們的一廂情願。
特別是現如今大部分需求都已經被滿足的情況下,需求的真偽越來越難判斷,要求我們對需求、對用户理解的更深刻,同時還要去驗證是否和我們當初設想的一樣。
這還不像互聯網快速發展的時候,很多需求需求都是顯而易見的,儘管快速迭代獲取用户就是了,根本無需在驗證需求上花費太多時間。
那麼如何驗證我們的需求是否跟我們的設想一致呢?
這裏邊還得分為兩種情況:一是比較大的產品模式的驗證,比如你有一個想法,想創業做一個產品,這種情況更多是驗證你的想法;另外一種是產品版本迭代的驗證,驗證的更多的是產品裏的功能模塊。
01 產品模式驗證首先説產品模式的驗證,我們常説大道至簡,許多知識理論的本質都是一樣的,只不過同一套知識理論應用在不同的場景而已。
我們先拿一個日常生活中事情舉個例子,買房是我們人生中的一件大事,畢竟房子是高標的物,有時候還得掏空好幾個錢包,看了好多個,最終決定在哪買的時候還是謹慎再謹慎,因為一旦買錯了,造成的損失影響實在太大。
買房時要考慮位置、交通、學校、生活便利性等各方面因素,因為可能我們對這片區域不熟悉,所以這些因素可能只是瞭解一個表面。
可能你看房的時候是晚上,路上車比較少,所以房子內還算比較安靜,可當你住進了才發現白天的噪音確實很大;可能中介跟你説周圍有個大超市,可當你住進來時候卻發現離你四五公里;更誇張的,之前在新聞上看到的用户買完房之後發現屋後就是墓地。
所以這裏邊會有很多潛藏的問題,一旦買錯了,產生的成本還是比較高的。
但有的人會這樣做,當決定要買這片房子時,會先在這個小區或者附近租個房子,住個七天半個月的,基本上對所有的情況都能有一個比較深入的瞭解,這個時候再決定買不買,潛藏的風險就小了很多。
這就是一個典型的驗證我們假設的過程。
當你覺得這個房子的位置、學區、生活便利性等都很不錯時,並不是直接籤合同交錢,而是先通過租房形式驗證你的假設是否正確,只有真正驗證過後再做決定,驗證這個的成本可能最多一兩千塊錢,可是她卻能幫你減少了很多風險。
回到互聯網領域,有一個產品理論叫MVP(最小可行性產品),看概念好像比較難懂,其實它的本質同我們舉的買房的例子是一樣的,並不是一上來就開始上手做這件事,而是先通過低成本的手段快速驗證我們的假設。
我們經常看到有些創業公司,老闆有一個“石破天驚”的想法,成功的“忽悠”了一幫投資人拿了幾百萬投資。
項目啓動後,老闆特別注重用户體驗、特別追求完美,不等產品打磨好決不能推向市場。
當整個團隊加班加點做了一年,老闆覺得產品打磨的差不多,該放大招了,終於等到自己上場了,於將產品開放給用户,結果卻發現使用者寥寥無幾,滿心歡喜變成淚眼汪汪,整個團隊一整年的成果瞬間化為烏有。
MVP的理論核心其實就是低成本的快速試錯。
02 低成本的快速試錯當你有了一個想法時,首先通過一個低成本的手段去驗證你的想法。
假設你覺得男士化妝品很有前景,想做一個專賣男士化妝品的產品,並不是一上來就建網站、做App,可以先通過你的朋友圈(前提是好友裏有你的目標羣體)賣一段時間試試,看看大家的反響如何。
如果無人問津,那麼可能目前市場還不成熟,大家對這個的需求不大;如果有許多人感興趣,那麼你可以在朋友圈跑通流程之後,逐漸增加公眾號、小程序等新渠道。
其次就是要快,對於我們來説,時間是最大的隱形成本,時間就是金錢,時間就是機會,所以要快速的驗證你的想法是否正確,如果驗證正確,那麼需要快速迭代佔據市場。
如果錯誤,那麼要及時止損,不花費過多時間,尋找其他的方向再次嘗試。
以上跟大家分享了通過MVP形式驗證我們的想法,接下來再跟大家聊聊如何驗證我們產品功能模塊。
03 產品迭代驗證作為產品經理,我們日常工作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工作就是產品的迭代了,每一次迭代的功能模塊如何設計、迭代後的效果如何,都需要我們進行驗證,通常對於一個功能模塊,有以下幾種驗證手段:
1. 改版數據數據是最具有説服力的形式,當然前提是數據的埋點得正確、數據分析時對比的維度也要一致。
比如説這個版本做這個功能預期是提升產品的人均時長,那麼我們可以在版本上線後查看新版本的人均時長數據,比較老版本提升了多少,如果沒有提升,那麼我們就要去想是哪個環節出了問題、還是當初太理想化了
2. 用户反饋用户反饋是產品經理瞭解用户的常用手段之一,雖然説用户反饋也是驗證功能迭代的一個手段,這個這個手段其實比較主觀,並沒有太大的説服意義。
像我們去年對產品做了一次升級,產品的頁面變化較大,結果一批老用户就來吐槽,因為他們習慣了原有的產品樣式,但對於我們來説,產品不可能一直停留在幾年前的風格樣式。
而且很多覺得改版好的用户他們也大概率不會發表意見,屬於沉默用户,所以給人整體感覺上好像大家都在吐槽,但其實仔細一看,吐槽的只是佔據所有用户中很小的一部分。
3. AB測試有時候在設計產品的時候,可能有多個產品方案,每個人都説不準哪個方案更好,那麼這個時候就可以使用AB測試這種形式。
AB測試是將我們的假設製作兩個(A/B)或多個(A/B/n)版本,除了我們想要驗證的假設之外,其他所有的條件都不變,在同一時間維度內目標人羣隨機訪問這些版本,然後我們看每個版本的數據情況。
例如幾年前做直播產品時,關於直播feed流是用單列大圖、還是雙列小圖,大家都各執已見。
後來我們就把feed流內容樣式分為AB兩個版本,A版本用户使用的是單列大圖、B版本用户使用的是雙列小圖,其他部分不變,AB版本隨機分配50%的用户,最後看AB版本的數據效果。
當然如果公司沒有現成的AB測試平台,得先需要搭建AB測試的環境,還有一定的開發量,另外在做AB測試時有些事項也需要注意:
首先是AB組一定要隨機分配,絕對的隨機幾乎不太可能,只能儘可能的接近真隨機;
其次在測試這塊時間內,用户的行為是不變的,而且測試時間要長,因為有些新功能可能需要給老用户一定時間去適應。
另外AB測試畢竟還有一定的成本,並不是所有的改動都需要用AB測試,否則就是小題大作了。
4. 灰度測試微信每次發佈比較大的版本,我們會發現有些人已經用上了新版本,而自己去檢查更新卻提示已經是最新版了,這其實就是微信更新的灰度策略。
因為微信用户體量實在是太大,每天有10.9億用户打開微信,3.3億用户進行了視頻通話,有7.8億用户進入朋友圈,1.2億用户發表朋友圈,如果功能更新一下全部推給所有用户,即使騰訊的測試再嚴格,也怕萬一出點bug什麼的,那影響的用户可太大了。
所以通過灰度測試的形式,先把新版本推給一部分用户,比如10%的用户,這些用户使用過程中沒有什麼問題之後,在逐漸擴大用户的比例,直到推給所有用户。
除了擔心有潛在問題之外,通過灰度測試也可以看到用户對這個版本的反饋,比如用户如果對其中的一個功能比較反感,那麼也可以及時調整策略。
灰度測試一般適用於體量較大的產品的迭代更新,特別是產品要推出全新的功能或者大的版本改動,那麼驗證我們的此次迭代,灰度測試是一個比較安全保險手段。
以上就是跟大家分享的驗證產品需求的一些方法,這些其中的思維模式也並僅僅不侷限於我們做互聯網產品,在日常生活中我們也能找到很多相似的地方,希望能對大家有幫助。
#專欄作家#HQ,公眾號:產品那些年,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專欄作家。社交路上不斷前行的創業產品汪。關注社交社區,打過工創過業,擅長產品規劃與設計,純乾貨,不摻假。
本文原創發佈於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 基於CC0協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