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斯巴達霸權為何僅維持了短短30年,就如流星般隕落?

由 閻桂榮 發佈於 科技

大家好,我們的十日説歷史又來了,今天起我們一起來分享歷史知識,也許你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收穫哦。斯巴達霸權在維持了短短三十年後便如流星般隕落,其失敗的原因成了學者們研究的重點問題,但意見不一。大多數學者認為是其制度上的缺陷導致其霸權失敗的。也有學者提出公民人數下降,土地兼併嚴重等社會問題是導致其最終衰敗的原因。近年來,還有學者提出新的研究視角,那就是斯巴達國王阿格西勞斯個人因素對斯巴達衰敗產生了重要的影響。斯巴達的衰落必然是多因之果,需要全面分析與綜合考慮。具體説主要有以下原因:

一、斯巴達因戰爭頻繁走上衰落斯巴達與雅典的爭霸是從希波戰爭之後開始的。其實,在希波戰爭還未徹底結束之時,雅典勢力的日漸擴大就引起了斯巴達的警覺。從那時開始,雙方就摩擦不斷,比如公元前460年,雙方就已經爆發了“第一次伯羅奔尼撒戰爭”。但鑑於波斯大敵當前,雅典與斯巴達達成協議,未形成大規模的戰爭。但從另一方面來看,雙方在此時已有矛盾,都開始進行軍事擴張,可見爭霸之戰終究是不能避免的。公元前431年,聲勢浩大的伯羅奔尼撒戰爭爆發,這場戰爭具有兩個特點,一是持續時間長,長達27年,二是波及的範圍廣,除巴爾幹半島和愛琴海外,還波及到西西里島。這樣的戰爭其損耗無疑是巨大的,可以説是人力、物力和財力的總消耗。戰爭結束後,斯巴達獨領風騷,成為希臘世界的霸主。

然而,戰爭並未因此而停息,反而越演越烈,更加頻繁。斯巴達所推行的繼續對外擴張的政策使得其在世界各地陸續開展了軍事武裝鬥爭,通過這樣的方式在各地樹立威信,從而鞏固其霸主地位。這一系列的行動招致了希臘城邦和波斯帝國的不滿,在波斯帝國的挑唆和支持下,反斯巴達的科林斯戰爭爆發。戰爭爆發之際,也是斯巴達遠征小亞之時。兩個戰場同時作戰對斯巴達的消耗無疑是巨大的。斯巴達再次與波斯媾和,霸主地位得以保全。但是,斯巴達並未從中接受教訓,反而對底比斯進行了瘋狂的報復,繼續發動戰爭,直到留克特拉戰役的慘敗。也就是説,自伯羅奔尼撒戰爭爆發到留克特拉戰役的這幾十年間,斯巴達一直處於戰爭之中,缺少休養生息的恢復機會。戰爭帶給城邦最直接的消極影響就是公民人口數量急劇下降。我們知道,斯巴達的人口政策比較特殊。這表現在對新生兒健康的嚴格篩查,不合格的男嬰直接被拋到山谷之中,這就大大降低了人口的出生數量。所以,斯巴達雖然人口總數龐大,約40萬人,但希洛人和庇裏阿西人是被奴役的對象,而成年男性公民的人數最多之時也未超過1萬人。

我們知道,為斯巴達衝鋒陷陣,保家衞國的正是這些為數不多的男性公民。連年的戰爭,使得斯巴達軍人數量不斷下降,到留克特拉戰役失敗後,其公民數量僅剩下600人。人口數量減少帶來的社會問題就是土地兼併嚴重,呂庫古的公民土地不得轉讓的法律失去作用。隨着戰爭的頻繁,許多份地的主人也戰死沙場,這樣就出現了大量空餘的土地集中到了少數人手中的情況。這樣的惡例一開,土地兼併現象成為了一個嚴重的社會問題。因為這使得許多窮人喪失了土地,也就喪失了公民權,本來不多的公民數量就越來越少。公民是斯巴達戰爭中的主要力量,公民數量的減少無異於是斯巴達戰鬥力的減弱。此外,戰爭對城邦經濟也造成了巨大的損失。連年不斷的戰爭無法為經濟發展提供安穩的環境,同時對土地的破壞和掠奪使得農業發展也出現停滯。一方面經濟得不到發展,另一方面維持軍隊龐大的開銷也需要一筆豐厚的金錢。在這種情況下,經濟水平本來就不高的斯巴達遲早會被戰爭拖垮。這裏,我們還需要思考的問題是為什麼戰爭如此頻繁?難道此時爆發的戰爭都是不可避免的麼?

斯巴達獨霸後,戰爭的發起者基本上是斯巴達。這與斯巴達特殊的軍事化教育制度有很大的關係。這樣的軍事教育制度使得斯巴達人英勇善戰的同時也養成了尚武好戰的性格。正是因為軍事化教育,使得斯巴達人個個都是好戰士,成為希臘世界軍事強國。也正是因為這一制度,使斯巴達人走上了軍事擴張之路。他們以軍事自豪,以戰爭為生,因為他們生來就沒有從事過生產。此外,斯巴達缺乏必要的外交藝術,一味的窮兵黷武,對外擴張的結果是最終導致了霸權的喪失。可以説斯巴達軍事化的教育制度使其強盛起來的同時也將其引向了一種極端,那就是用戰爭來解決一切問題,甚至是外交事務。如此年復一年的戰爭,再強大的城邦也會付出慘重代價的,因而其走向衰落具有一定的必然性。

二、斯巴達因循守舊走向衰落長久以來,斯巴達一直認真執行呂庫古這套法律,雖然被打上了守舊的印章,但我們不能否認斯巴達有着穩定的社會秩序和強大的軍事實力。進入公元前4世紀,歷史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呂庫古這套制度開始顯得不合時勢,種種弊端也開始突現出來。在政治上,斯巴達政制雖然受到很多古希臘哲人的推崇,如柏拉圖、亞里士多德等。然而,掌握實權的五個監察官的一年任使其政策缺乏連續性或經常變更。國王帶兵打仗時權力膨脹,能依靠赫赫戰功影響城邦的政治事務。海軍建立後,海軍大將一職也對斯巴達施加了重要影響。斯巴達獨霸時期的對外政策主要是國王和海軍大將決策。但是他們之間往往存在分歧,有的關注海上力量,有的則看重陸上利益,這些意見分歧就會使統治集團內部出現內訌,表現在對外政策上就是搖擺不定,缺乏穩定性。

在經濟上,呂庫古規定斯巴達公民不能從事任何生產勞動和工商業活動,專心於軍事訓練,一切經濟活動都由希洛人和庇裏阿西人來完成。這樣,斯巴達的經濟基礎建立在對希洛人的剝削和奴役之上。換言之,希洛制是斯巴達的根本制度,一旦受到破壞,就會造成巨大的損失。美塞尼亞的獨立,希洛人的獨立自由,這對斯巴達來説是個非常沉重的打擊,破壞了其賴以生存的經濟基礎。除了希洛制外,為了保持城邦的純潔,斯巴達城邦內只允許流通鐵幣,禁止金銀的流入,閉關自守,從不與外界進行交流,用法律的手段來保持城邦不受外界干擾。然而,這一切隨着戰爭的勝利被打破,大量金錢流入城邦,隨之而來的是貧富分化嚴重。這些問題也成為斯巴達出現危機的重要原因。在價值觀念上,過去是平等人公社,甘於貧苦。但時勢的變化使斯巴達的上層開始追求奢華的生活,不再以節儉為美德。海軍將領呂山德一個人就積聚上千塔蘭特(1塔蘭特約合26公斤白銀)巨資。人們意識到戰爭會帶來更多的財富,對財富的追求使他們喪失理智,被利益衝昏了頭腦。

三、領導者個人因素加快了斯巴達的衰落從斯巴達爭霸到獨霸再到其霸權衰落的這段時間,戰爭一直是這個時期的歷史主題。斯巴達國王同時擔任軍事將領的要職,因為戰事頻發。有兩個重要人物對斯巴達走上衰落產生了重要影響,一個是海軍總司令呂山德,另一個就是斯巴達國王阿格西勞斯。呂山德憑藉在擊敗雅典的重要戰役——伊哥斯波塔米戰役中所立下的赫赫戰功,得到了大多數人的支持。他所創立的十人委員會遍地安插自己的親信。因為他擔任海軍將領的職務,所以更重視發展愛琴海地區的霸權,所推行的是強硬的軍國主義道路。

由於其權勢過大,對當時的國王構成威脅,於是受到了兩位國王的控制。但是,他對斯巴達的政治影響力並未消失,他成功的扶植了與自己關係甚密的阿格西勞斯當選斯巴達國王,想通過控制國王而干預政治。事實證明,呂山德的想法是錯誤的。公元前400年,斯巴達開始了阿格西勞斯時代。阿格西勞斯也釆取軍事擴張的外交政策,一直試圖打壓底比斯的力量,連連發動對底比斯的戰爭,然而最終也未能成功。所以,我們可以看出,無論是呂山德還是阿格西勞斯,他們既然都是軍國主義的執行者,也就不會想到用更靈活的政策來維護斯巴達的霸權。強勢的武力征伐最終使斯巴達走上了衰亡之路。

四、各城邦反霸鬥爭加劇了斯巴達的衰落斯巴達置身於希臘城邦世界這個大環境之中,不可能不受到城邦制度的影響。城邦制度為古希臘世界所獨有。這一特殊性很大程度上受到了希臘地理環境的影響。多山的地理特徵把希臘世界分成大大小小不同的城邦。城邦與我們所説的領土國家有很大的區別,領土國家往往包含了很多個城市,而城邦是以一個城市為中心的獨立主權國家。既然是獨立主權國家,那麼每個城邦都有自己的法律、議事會、執政官和法庭。各個城邦都竭力保持自身的獨立,不願屈從於任何別的城邦。這種存在決定了古典作家的意識,眾所周知,亞里士多德就是“城邦至上”主義者,他把理想的城邦設置為領土能觀察遍及;人口能熟悉品性。

雖然希臘歷史上建有雅典的提洛同盟和斯巴達的伯羅奔尼撒同盟,但其成立之初都是因為共同的利益和需求而聯合在一起的。他們受同盟領導者的指揮,但僅僅限於軍事戰爭,一旦涉及到干涉內政的行為,盟邦就會奮起反抗。不僅是盟邦內部,就是整個大希臘世界,一旦有霸權的出現,其他城邦就會聯合起來羣起而攻之,為得就是保衞城邦的自由與自治。雅典如此,此後的斯巴達亦如此,乃至最後底比斯稱霸,同盟只要干涉城邦內政,必然會引發反抗和鬥爭,這使希臘人總是難以建立起一個更大更統一的帝國。所以,在城邦自治這個大原則下,一切霸權最終都會走向失敗,斯巴達也不會例外。

參考文獻:張松林《斯巴達由盛到衰原因論—試析斯巴達的稱霸、爭霸、獨霸及其衰落》劉洪釆《希臘波斯關係研究》戴鑫《斯巴達霸權的衰落》張繼華《古代希臘城邦自治觀念與霸權興衰》喜歡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説説自己的意見,我們一起來討論,分享自己的觀點,説的不對的也要指出來